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史学史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史学史

  • 作者:谢保成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72629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405
  • 定价:¥4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教材从中国史学现状出发,自“史”的产生写至“新史学”的兴起与反思,回顾4000多年来史学发生、发展的过往来程,着重史学自身的演变特点与发展趋势。采取按时间跨度和按基本系列相结合的框架,把与史学密切相关的基本知识纳入史学发展演变之中叙说。对影响中国史学发展演进的基本问题,进行新的清理和探讨,注意总结其利弊得失。适合高校讲授中国史学史课程需要,同时提出一些启发硕士、博士、博士后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以及研究趋势。
    文章节选
    马端临生平,《宋元学案》有小传,并为《新元史》采用,但因简略造成一定混乱。本节以现存*早的有关材料,将马端临生平与《文献通考》编著加以系统叙述。
    一、马端临编著《文献通考》
    马端临,字贵与,饶州乐平(今属江西)人。父马廷鸾,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贾似道专权,“颇疑异己”,南宋度宗咸淳八年(1272年)“九疏乞罢政”,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卒。据顺治《乐平县志·人物·文学》、《选举·乡举》,马端临“年十九以恩荫补承事郎,明年漕试**”,咸淳九年(1273年)“解试”列名,其年20,则生当理宗宝祜二年(1254年)。《宋元学案》以其“父卒,稍起为慈湖、柯山二书院山长”,当在至元二十六年或稍后。
    李谨思《文献通考序》云:“自书契至唐而《通典》成,至宋过江而《通志略》成。……近始嘉定,远接天宝,溯而上之,于是过江四丁未矣,而《通考》又成。”所谓“过江四丁未而《通考》又成”,指自高宗建炎元年丁未南迁,到第四个丁未年即l 80年后的元成宗大德十一年丁未(1307年)书成。《抄白》云“其书本儒用心二十余年”,知其始编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前后。书成之后数年为道士王寿衍访得,于仁宗延;占六年(1319年)四月上奏朝廷,“承奉省府札付缮写成帙,校勘无误”。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六月官府镂版,“礼请马端临亲赍所著《文献通考》的本文籍赴路誊写校勘刊印施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是经邓小平等**领导人批准于1978年建立的我国**所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其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1998年江泽民同志又题词强调要“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办成**的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在党**的关怀和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已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哲学、法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9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6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自主设置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2个,是目前我国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设置*完整的一所研究生院。建院以来,她已为**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其中绝大多数已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有的已成长为****干部,有的已成长为学术带头人。实践证明,办好研究生院,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文和社会科学人才,不仅要有**的导师和老师队伍、丰富的图书报刊资料、完善**的后勤服务系统,而且要有高质量的教材。
    20多年来,围绕研究生教学是否要有教材的问题,曾经有过争论。随着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迈上了规范化轨道,故而教材建设也随之提上议事日程。研究生院虽然一直重视教材建设,但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研究生教材建设未能跟上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目录
    导论
    一、历史·史学·史学史
    (一)历史,人类社会演进的客观过程
    (二)史学,记述和研究历史演进以展示未来的学科
    (三)史学史,史学的学科史
    (四)本书编写原则
    二、如何认识中国史学
    (一)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二)传统史学的基本特征
    (三)史学传统的利弊得失
    从“史”的产生到**次系统总结
    **编 史学的起源
    **章 神话传说与历史意识
    **节 神话传说中的“史影
    第二节 神话传说政治化、历史化
    第二章 “史”向“史官”、“史书”的演变
    **节 殷商之“史”不“记事
    第二节 西周之“史”非专职“记言”“记事”官
    第三节 东周列国之“史”始指“史官”与“史书
    第三章 口述传说与成文记事
    **节 成文记事的开端
    第二节 口述传说的流传
    第四章 历史编纂兴起与**部完备编年史《左传》
    **节 历史编纂兴起
    第二节 按年编纂的*初成就——《春秋》
    第三节 **部完备的编年史——《左传》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其他历史编纂
    第二编 中国史学的划时代之作——《史记》
    **章 司马迁的时代与《史记》的成书
    **节 天翻地覆的时代与“物盛而衰”的经历
    第二节 传之不朽的“绝唱
    第二章 《史记》的编纂特点
    **节 “环北辰,共一毂”的架构
    第二节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的原则
    第三节 “以无数个人传记集合成一史”的成就
    第三章 《史记》的思想构成
    **节 稽成败之理
    第二节 究天人之际
    第三节 通古今之变
    第四节 崇货殖之富
    第三编 逐渐成长的汉唐之际史学
    **章 断代为史的开端
    **节 两汉之际的思想变异与《汉书》的成就
    第二节 断代本朝史与编年前朝史开篇
    第三节 《三国志》与《三国志注》
    第四节 诸家东汉史与《后汉书》
    第二章 史官建置与**修史
    **节 设官修史制度形成
    第二节 南朝宋、齐书与北朝魏书
    第三章 史学范围**拓展
    **节 史独立为学,史书独立门类
    第二节 纪传、编年,角力争先
    第三节 反映社会风貌的各类著述
    第四节 少数民族史学崛起
    第四编 承前启后的唐前期史学
    **章 “正史”独尊与唐初“八史
    **节 设馆修“五代史
    第二节 《隋书》的特点与成就
    第三节 南朝梁、陈书与北朝齐、周书
    第四节 新修两晋南北朝史
    第二章 **修史制度化
    **节 史馆修史制度的完善
    第二节 系统修撰本朝史的开端
    第三章 史学形成期的总结——《史通》
    **节 《史通》的撰著与结构
    第二节 《史通》的思想体系
    第三节 刘知戏的史学贡献

    分支发展,各成系列
    第五编《通典》展示的史学新趋势
    **章 《通典》的纂修与旨趣
    **节 唐前期的典志纂修
    第二节 《通典》开出认识社会结构的新体系
    第三节 《通典》的性质与内容
    第二章 会要、会典的兴起与变异
    **节 会要的创修
    第二节 会要的续修
    第三节 会典的出现与变异
    第三章 “融会错综,原始要终”的《文献通考》
    **节 《文献通考》的编著与结构
    第二节 《文献通考》的旨趣:“推寻变通张弛之故
    第三节 明代续修《文献通考》
    第六编 修史制度的演变与国史的纂修
    **章 宋代修史制度与国史纂修
    **节 修史机构
    第二节 国史纂修
    第二章 辽、金、元修史制度与国史纂修
    **节 辽代实录纂修制度化
    第二节 金代实录纂修制度化
    第三节 元代实录纂修制度化
    第三章 明代修史制度与国史纂修
    **节 修史制度
    第二节 实录、“国史”的纂修
    第七编 日趋程式化的纪传体“正史
    **章 唐、五代史的纂修与改写
    **节 两部《唐书》纂修
    第二节 两部《五代史》比较
    第二章 “各与正统”的辽、金、宋史
    **节 宋元之际的“正统”论辩
    第二节 辽、金史纂修
    第三节 宋史纂修与特点
    第三章 “国可灭,史不可灭”的元史
    **节 “国灭史不灭”的提出
    第二节 《元史》纂修与得失
    第八编 编年史及改编各成系列
    **章 《资治通鉴》与“通鉴”系列
    **节 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
    第二节 《资治通鉴》的特点
    第三节 《资治通鉴》的注释与订补
    第四节 “通鉴”系列的出现
    第二章 《资治通鉴纲目》与纲目系列
    **节 《资治通鉴纲目》的特点
    第二节 纲目系列的形成
    第三章 《通鉴纪事本末》与纪事本末系列
    **节 纪事本末的源起与独立
    第二节 袁枢与《通鉴纪事本末》
    第九编 三大系列这外的史书撰述
    第十编 史学领域进一步扩展
    古典史学终结“史界革命”开始
    第十一编 从“以史经世”到“稽古右文”的清前朝史学
    第十二编 “增其新而不变旧”的清后期文学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