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语言、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
1804年5月,路易斯和克拉克率领一个考察队对美国西北地区进行探险。这在美国历史上是**次。路上,他们到达了一个叫做首首尼的印第安部落。考察队和首首尼人进行了交流,但交流的过程却极不平凡。考察队里有一位印第安女子,能听懂首首尼语。她把首首尼语翻译成她丈夫也懂的另一种语言,黑达察语。丈夫将黑达察语翻译成法语,告诉考察队里一位懂法语的士兵。这位士兵再把法语翻译成英语。路易斯和克拉克就这样艰难地“听懂”了首首尼人的语言。当然,交际是双向的,首首尼人也要经历同样的过程(只不过方向相反),才能“听懂”英语。
语言是人和人进行交际的*便捷的工具,可是在日常生活中,这一点常常被忘掉。只有当我们听不懂对方的语言时,语言的重要性才会清晰地显现出来。上面这个例子虽然**,但却很能说明问题。在过去,和其他语言社团成员进行交流的机会不是很多,懂不懂外语也无关紧要。但是,在现代社会里,世界变小了,交流更多了,学习外语几乎成了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相应地,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等问题也成了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要想讨论语言学习问题,我们就需要一些基本概念。
**语言和第二语言
这是按照时间先后定义的两个术语。“**语言”(first language,L1)是我们从小学会的语言,简称“一语”,也叫“母语”(mother tongue)。在掌握**语言①之后,人们还可以继续学习并在不同程度上掌握“第二语言”(简称“二语”,second language,L2),甚至第三、第四语言。“目的语” (target language),指人们正在学习的语言。“外语”(foreign language)也是一个常用术语,指的是外国语。作为术语,外语是从**角度定义的,**、第二语言则是从个人角度定义的。比如,阿拉伯语在英国是外语,但对阿拉伯裔英国人来说,则可能是他们的**语言。更多的时候,外语和第二语言相连。比如,英语在中国是外语,也是大部分中国人的第二语言。如果一个人学习了好几种外语,则可以有**外语(一外)、第二外语(二外)等。这里的“一”和“二”也是从个人角度进行的区分。有时也可以看到“英语是中国的**外语”这样的说法。这是说,在中国,把英语当成外语来学习的人是*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