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五、沃尔玛在中国的策略分析
进入一���市场,对于实力如沃尔玛的跨国大企业来说,**不是一件难
事,但要成功地进入一个市场,就需要市场进入前期的充分准备工作做基础
,对于一个直接面对不断变化的消费者的零售业企业来说,更是如此。为了
进入中国市场,沃尔玛曾做了长达6年的准备。早在1992年7月,沃尔玛就获
得了中国国务院的批准,并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专门从事中国市场的调查工
作,包括中国的经济政策、官方支持、城市经济、国民收入、零售市场、消
费水平、消费习惯等。这些都为沃尔玛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
96年8月,沃尔玛中国集团的首间购物广场及山姆会员店在中国深圳同时开
张,标志着沃尔玛正式进驻中国市场。2001年,沃尔玛又将采购总部迁至深
圳,同时此年开店的总数是前五年的总和。沃尔玛在中国的发展脚步越来越
快了。但是面对中国独特的消费群体特征,沃尔玛还能够做到“顾客满意”
吗?以下,我们将略作分析。
1.目标群体定位和“天天平价”策略
沃尔玛在美国的目标消费者是中低层收入的消费者,但是来到中国之后
,由于国内有车一族还很少,而且有车的人多是中产**以上。另一方面,
类似于沃尔玛这样的购物广场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沃尔玛调整他
的目标群体为中高层收入人群。针对中低层收入人群的“天天平价”策略,
对中国的中高收入人群是否依旧充满了吸引力呢?如果他们是价格敏感的群
体,那么驱车几十公里购物,对他们来说也算得上高成本。尽管低价格的产
品能够增加一部分的顾客价值,但是*终形成的顾客让渡价值也不会得到很
大的提升。如果他们对价格并不敏感,那么沃尔玛的价格策略对他们就没有
多大的吸引力了。因此,沃尔玛一贯追求的*低价格对这部分中高收入人群
产生的效果,显然不会如同针对中下层收入人群来得行之有效。 况且,要
在中国实现真正的平价,还有待时日。“天天低价”的背后是“天天低成本
”,沃尔玛中国没有规模优势的情况下要做到这点谈何容易。沃尔玛一向靠
先进的信息和物流系统来降低成本,在美国如果供应商没有EDl系统(电子数
据交换系统)就无法和它做生意。但在中国,供应商的不成熟,让供应链这
“牛车”根本无法在它原有的“高速公路”上奔跑。同时中国市场的不规范
化,让“透明”采购的沃尔玛反而“老实人吃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