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时期:从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结束。这一时期美国动画傲视群雄,在上一阶段发明创造的基础上继续推动了技术的一次次突破性进步。从动画片开始具备叙事功能和通俗趣味起,美国和欧洲动画的发展开始分道扬镳。在基本技术确立以后,美国动画开始了大踏步前进,发展成为风头甚健、一时无两的动画王国,并据此形成了成熟的动画工业模式。而20世纪20年代,“一战”后的欧洲各种思潮风起云涌,艺术观念纷呈,电影创作者关心的是如何重塑电影的形式,他们对新的美学观念的兴趣更甚于对技术开发的兴趣。英国开始探索动画片的功能性,德国发明了实验型动画技法,还有一些**采用了不规则构图、印象主义与抽象主义画风,蒙太奇技法等也开始进入动画世界。
美国的沃尔特?迪斯尼公司创立于1923年,从此以后,迪斯尼一次次突破了世界动画电影技术的局限,迪斯尼的发展历史成为一部动画技术的发展史。1924年3月,世界上**部真人与卡通复合的影片《爱丽丝海上之日》由迪斯尼推上银幕;1928年世界上**部有声动画《威利号汽船》和1932年**部用三基色色染印法拍摄的胶片动画片《花与树》由迪斯尼推出;1937年,迪斯尼**次使用多层摄影机营造视觉深度拍摄了《老磨坊》;1940年,世界**部多层次动画《木偶奇遇记》诞生;同年拍摄的**部立体声技术动画《幻想曲》,无论在声音与画面的对位,还是摄影技术、色彩等方面,迪斯尼都首开历史之先河,甚至比同时期故事影片的技术更先进,极大地促进了动画的发展。
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零星的动画艺术改造活动。1926年,欧洲*早的动画故事片之一的《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使用了一种特殊的黑色剪纸,同时还大胆尝试利用新的材料——蜡和沙子辅助制作动画,被公认为是剪纸动画片领域中的经典之作;苏联动画片起步较早,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批造型和内容都很**的作品,如大型木偶片《新格列佛游记》等;德国的奥斯卡?菲斯辛格以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1931年)为主旋律表现的抽象动态图案,和音乐中的特定元素产生同步对位的效果;动画在英国开始迈开大步,1935年,连?莱发明了直接在胶片版上画的“直接动画”,1937年,《商品交易的花纹》尝**废弃的镜头,贴上各种抽象花纹,创造了技法动画片;法国和加拿大都开始步入了动画的发展阶段,纷纷采用新的材质和制作手段来丰富动画的表现力,如运用涂了颜色的石膏像制作立体动画,用大头针深浅不一地插在白色原画布上的“针幕拍摄法”制作图线动画等;
…… 对于动画的教育和研究,我是一个外行,但作为一个动画爱好者,自忖对动画的喜爱程度可能在平均水平之上。且不说童年时代观看《大闹天宫》等经典动画片后的终生难忘,也不说作为家长陪伴儿子观看《猫和老鼠》、《狮子王》、《七龙珠》等舶来品时的其乐融融,即便时至**,虽然公务繁忙,但只要有诸如《赛车总动员》、《加菲猫》、《变形金刚》等佳作播映,我仍尽可能抽出时间来一睹为快。
不过,一个众所周知、且令国人不能不感到苦涩的现象是,这个领域和市场多年来被海外特别是美欧日韩等**的产品“垄断”得太久了,甚至连孙悟空、花木兰等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也被这些海外产品所运用而大获其利,可本土的**动画产品却几乎销声匿迹了。对此,如果单以“文化帝国主义”的义愤和口号责之,似乎并不全面(文化产品的输入输出毕竟是自愿交流的过程),也于事无补。
但不管怎样,近几年来,从**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从家庭到学校,从成人到儿童,在全国范围内有一种呼声日趋强烈,有一个共识正逐渐形成,即这种局面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因为,在当今这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无论从经济(文化娱乐产业作为拉动国民经济的火车头)、政治(文化精品构成提升**形象的软实力),抑或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教育(培养新一代接班人)角度看,振兴包括动画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都已然是一个迫切需要探讨、解决的现实而重大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