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力资源是高增值性资源
目前在国民经济中,人力资源收益的份额正在迅速超过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在现代市场经济**,���动力的市场价格不断上升,人力资源投资收益率不断上升,同时劳动者的可支配收入也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出现的还有一种变动,就是高质量人力资源与低质量人力资源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人力资源的经济作用日益强化,不仅仅是人力资源质量提高的结果,同时也是人力资源的使用过程是一个不断自我补偿、更新、发展和丰富化的过程所决定的。
4.人力资源是再生性资源人力资源的再生性,主要基于人口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通过人口总体内个体的不断更替和"劳动力耗费一劳动力生产一劳动力再次耗费一劳动力再次生产"的过程得以实现。
当然,人力资源的再生性不同于一般生物资源的再生性,除了遵守一般生物学规律外,它还受人类意识的支配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就是开发人的潜在能力,使之转化为贡献社会的显能。
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
(1)开发健康水平,就是要造就身心健康的人力资源。为此,要创造较好的工作、生活、文化条件。
(2)开发知识水平,主要是指文化科学知识。联合国有一份调研报告指出,小学毕业的人可以提高45%的劳动生产率,中学毕业的人可以提高108%的劳动生产率,大学毕业的人可以提高300%的劳动生产率。
(3)开发技能水平,就是开发业务能力。
(4)开发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具有强制性,由三个部分组成:职业理想,也就是必须热爱这个职业;职业责任,这个职业、这个岗位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必须很清楚,这样才能尽职尽责;职业纪律,这个职业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也必须清楚明白。
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有四个途径。
(1)政策开发。要制定出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
(2)制度开发。制度是政策的具体化,相对于宏观和微观来说,制度开发属于中观开发。
(3)使用开发,也叫微观开发。人与事的合理结合才能够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要做到人适其事、事适其人。
(4)教育开发,也叫主观开发。教育应推行无边界教育,使教育经常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竞争的日益激烈,人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人本化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的核心内容,于是顺应这一发展趋势诞生了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HRM)的前身实为人事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基本管理职能之一,与生产、管理、营销处于同等地位,但传统的人事管理已经明显不能适用于日益突出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的企业,在70年代以后旧的人事管理从管理的观念、模式、内容、方法等全方位地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的本意是相比人事管理承担更多的战略功能。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性质上都与人事管理有了本质的区别。
在提倡“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杨顺勇、王学敏、查建华主编的这本《人力资源管理》教材独具时代性。全书系统地论述了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环节的有关问题。包括:员工招聘、培训、薪酬管理、工作分析等。同时,参加编写本书的都是在一线从事了多年教学工作的教师,他们对课程的设置、把握都十分了解。
此外,本书每章后面还附了具体案例,以便读者理解和掌握,尤其是书中引入了一些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作为例子,因而读者读起来更生动有趣,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名词的译意又符合中文习惯,力求通俗简洁。我认为,这是一本适合大专以上特别是本科在校大学生使用的较好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教材,相信它的出版,一定会受到读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