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旅游文化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旅游文化学

  • 作者:章海荣
  •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39139
  • 出版日期:2007年08月01日
  • 页数:285
  • 定价:¥2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追寻古人足迹,回溯文化源头,人类自从文明史源初走来,从没停止过追寻和拓展生活空间场所的脚步。旅游不仅体现出社会限制和家园疆界的突破,同时意味着民众对异乡的知识的认知。《旅游文化学》除绪论与综论外共分六章,论述了旅游文化学学科的理论、旅游的主体——一定文化的负载者、旅游地生态文化系统、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人际交往与文化传播、旅游文化震惊和文化冲突等。《旅游文化学》的特点是配合案例,同时提供阅读材料及文化链结,使全书更通俗、更完整。
    《旅游文化学》适合各大专院校旅游等专业师生,广大旅游爱好者。
    文章节选
    二、东西南北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品味。这品味或许就是长期因地理环境和文化熏陶而成的个性特点。
    北京地处北方内陆,气候条件较为恶劣,春天沙尘弥漫,夏天酷热难耐,冬天寒流滚滚,惟有秋天,天高气爽,比较可爱。据说,老派北京人重礼数,善待人,颇有尊贤礼让之风。此地市民身居京畿之地,首善之区,棋盘式的城市格局宏伟整齐,老北京建筑极尽**气派,所以北京人见多识广,既受官文化熏染,又承八旗子弟余风沐浴,常以“官”的眼光居高临下,又以玩世的心态体味人生。居高,故睥睨世界,纵横捭阖,尤其在“地方上”的人面前,盛气凌人;玩世,故油嘴滑舌,善打哈哈,于是侃爷辈出,背上了“京油子”的恶名。
    上海人的品味就大不同于北京。上海��业繁华,建设突飞猛进,高楼林立,霓虹闪耀,除香港外可算国内*具现代大都会气派的城市。上海人的公民素质和敬业态度在国内各城市中亦算**,服务业可见一斑。在公共场合,上海人也总是衣冠整洁、修饰得体。遇到纠纷,至多用争吵的方式来解决,很少大打出手,对此,北方人多有不屑,以为这是上海人孱头的表现。上海人在外地人(外国人除外)面前也颇为自负,但与北京人不同。北京人总把外地人视为下级,斥得理直气壮,骗得正气凛然。上海人则把外地人视为乡下人,即使内心不屑,也很少粗暴对待。相反,如果有外地人遇上麻烦,上海人大多还能援手相助。上海人私交比较理智,做事善于权衡利弊,注意与人保持距离。在这里,你可以找到精神上的知音,却别指望两肋插刀的哥们。所以上海出了不少银行家、商人和学者,却难出诗人和武将。上海女人举止得体,装束淡雅,言谈柔和,很有女人味,但却没有那种为了爱不顾一切的“烈女”,上海男人在媒体中常常被丑化为“小男人”,其实,他们有鉴赏趣味,懂得尊重女士,体贴妻子,似把西方的绅士遗风中国化了,别有可爱之处。
    我们再来看广东人。广东地处华南,其原住民外貌更多地带有马来人种的特点。有人说食在成都,也有人说食在广州,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成都小吃遍地,吃的花样百出,而能够在“吃”方面与成都人相媲美的,非广州莫属。与成都人相比,广州人吃得更“野”,从蛇到鼠,从猴到虫,几乎什么都敢吃。这也反映了“南蛮”“食蛇民族”的某些野性。 人是动物。这话无论从物理学或人类学来说都是对的。人的本质就在行动。“树挪即死,人动则活”。中国的古话也很早就叙说过这样的道理。
    依据人类学的现行说法,人类祖先*早在非洲发源。后来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人类开始走出非洲,向四方扩散,成为如今广布全球的物类。以此推测,早期的人类移动,主要受自然界的食物牵引,范围限于资源数量、种群规模和获食能力。一般来说,只要能够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特定的人群和个体大多会有较为稳定的生活区域。除非生态环境发生剧变,人类不会轻易作出长距离空间转移的决定,尤其不会到生计艰难的地方去。
    后来人类发明了驯化植物和动物的方法,从而不仅改变了食物来源并也转变了自身,即分别演变出靠种地为生的农民和以放牧为业的牧民等不同“族群”。在新演化出来的生存方式里,农民开荒种地,春播秋成,精耕细作,乐业安居。这种农耕类型的群体,多依大河流域繁衍,念土思家,重守成,轻迁徙。在东亚内陆,经过漫长岁月的陶冶承继,形成了费孝通所言之“土地捆绑”的文明。而在大漠草地,牧民们居无定所,跟随自己赖以为生的牛羊,逐水草而行,无论日常活动的半径还是总体移动的空间,都大大胜于终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不过农牧民之外,人类还演化出另一种靠海为生的类型。他们或下海捕鱼,或出洋贸易。而相比之下,后者的游历范围显然又超过了草地牧民。
    中国的文化,自秦汉以后便越发以农耕为主,并滋生出“我为**、四方荒野”的心界。秦始皇大筑长城,分割了城墙内外农、牧两种类型。墙外的游牧部落,平时在各自的冬、夏草场生息,战时则彼此联盟,纵马驰奔,游动在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地,突显着自由自在、游动不拘的习性。长城里面的农民,不但受着土地的捆绑,还遭到**集权的诸多控制,越来越丧失人作为“动物”种类的迁居自由和行走天性。到了明清时代,政府不但在全国强化编户管辖,甚至在各地遍设关卡,强令不得不跨地经营的民间商贾,必须先向官方领取印照,验证放行;在西南地区甚至规定马贩出行“伙伴不得过十人”,违者惩办①。
    目录
    绪论 追寻古人足迹,回溯文化源头
    一、迁徙的足迹
    二、神话的启示
    三、智者的业绩

    **章 旅游文化学学科和核心理论
    **节 旅游文化学的理论构成及学科归属
    一、旅游文化定义及其思考
    二、以文化交流为核心的体系构成
    三、非定居的全球趋同的旅游生活
    四、休闲、游憩与旅游一体的学科
    [阅读材料l-l 美国**大学旅游学研究和专业归属]
    第二节 旅游文化学的支撑学科
    一、旅游学文化内涵的学科化研究
    二、文化社会学对目的地的文化研究
    三、专注于文化传播的跨文化交流学

    第二章 旅游主体是一定文化的负载者
    **节 人是文化的产物
    一、人类起源和文化起源同步
    二、自然环境是影响文化创造的**变量
    三、区域性文化特征与民族性格
    第二节 主体的文化身份与文化品味
    一、主体的文化身份与人格个性
    二、东西南北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阅读材料2-1 中原文化,忠义厚道]
    三、旅游主体文化人格的塑造
    [阅读材料2-2 为旅游的生活]

    第三章 旅游地生态文化系统:村落与市镇
    **节 农耕经济为基础的村落文化
    一、村落文化的起源
    二、村落聚居地的一般特征
    三、村落文化举例:徽州与黔东南
    第二节 文化、文化丛和文化区域
    一、文化与文化创造
    二、文化层与文化丛体
    三、文化圈与文化区域
    第三节 市镇起源与繁荣的商贸文化
    一、商业、手工业兴市
    二、开放带动了移民
    三、河运促进了商贸
    四、繁华商贸誉满九州
    案例思考1 江南古镇,碧波中的一叶
    一、石桥廊棚水中游
    二、粉墙黛瓦居家人
    三、水乡明珠永留存

    第四章 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
    **节 城市的文化生态系统和早期城市
    一、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
    「阅读材料4-1 北京的门,又多又大又雄奇」
    二、西方早期城市的历史观察
    [阅读材料4-2 城堡山中世纪的布达佩斯]
    第二节 城市形象的改造与观赏
    一、旧城与新区,城市形象的评价
    二、生态与通达,城市形象的感悟
    三、城市景观与空间序列的美
    第三节 城市的个性和文化特色
    一、感悟城市的文化个性和特色
    二、北京、香港、巴黎和纽约的文化特色与精神品位
    案例思考2 中国民居与北京四合院
    一、我国各地民居择英
    二、四合院,中国民居建筑的代表
    三、北京四合院与胡同游览

    第五章 人际直面交往与文化传播
    **节 旅游,当代民间跨文化交流活动
    一、跨文化交流与当代世界旅游大趋势
    二、旅游,在异质文化中的交往
    [阅读材料5-1 我在原始部落走婚]
    第二节 旅游跨文化扩散与涵化法则
    一、旅游带动的文化扩散
    二、文化涵化和涵化因素
    三、文化涵化的一般优势法则
    第三节 旅游跨文化整合与转型
    一、旅游跨文化整合
    二、旅游目的地的社会转型
    三、旅游主体文化身份的转型
    案例思考3 民族旅游和旅游民族
    一、他乡期待:旅游启程前的“异者幻像”
    二、现场观赏:展演互动中的身份转移
    三、村寨旅游:客人进门后的日常变异
    四、分析与结论

    第六章 旅游文化震惊和文化冲突
    **节 旅游交往中主体的文化震惊
    一、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差异
    二、旅游者的文化震惊
    三、文化震惊产生后的障碍
    「阅读材料6一1 感受萨乌那」
    第二节 文化震惊的原因与理解
    一、文化震惊的心理探索
    二、种族**主义和文化相对论
    三、对跨文化的理解和适应
    [阅读材料6-2 一位文化学者的意大利之旅」
    第三节 旅游在我国民族地区产生的影响
    一、利弊影响的分析和关注
    二、超容量接待引发的文化冲突
    [阅读材料6-3 权力边缘的曼春满]
    综论 当代休闲消费:演绎文化的产品
    一、当代文化消费趋势
    [阅读材料综一五环球嘉年华登陆上海」
    二、休闲文化与休闲生活
    三、走向后现代的文化消费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