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计算机进行音乐创作是计算机音乐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之一,长期以来,这部分内容被局限于计算机音序的输入与编辑,即所谓MIDI部分的学习,这样的结果是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掌握这些技术后仍然无法利用计算机进行音乐创作。其中关键的问题是作曲技术如何融入计算机音乐制作的学习之中被忽略了,这可在各种介绍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的书籍中得到证明。
有人会问,作曲本身就是一门系统的学问,其中包括所谓的“四大件”和作曲主科的学习,要在短短的一学年(甚至一学期)内既要学会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的操作,又要掌握一定的作曲知识,可能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了解清楚这样一个前提:大多数人学习计算机音乐制作的目的是什么?估计在众多的答案中,占前几位的会是——为歌曲配伴奏(编曲)、为影视或广告配乐、编写舞蹈音乐、做电子舞曲等,可能很少人会打算利用计算机来制作交响乐。上述答案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大多数人是为了应用性的目的而学习计算机音乐制作,而应用性作曲从技术层面来说,其难度远远低于一部交响乐的写作,因此,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应用性作曲知识的学习是有可能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开始了如何将应用作曲技术与计算机音乐软件使用的学习相结合的探索。
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上如何安排才能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其次,得决定哪些知识点为应用性作曲所必需;第三,学习时间多长才合适。一般来说,音乐类专业大学一、二年级基本上都完成了音乐基础理论与和声课程的学习,因此,在三年级开始开设计算机应用作曲的课程比较合适。在具体安排上,可以先学习计算机音乐基础知识和相关应用软件的使用,然后再开始应用性作曲技术的学习,同时将这两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知识点的选择上,一定的作曲基础知识,如主题写作、旋律发展手法、曲式结构、和声与复调的应用、配器常识等是必须掌握的。此外,音乐织体的类型与运用是多声部写作必不可少的基础,还有各种类型乐器的音色特点也必须了解和掌握。至于学习时间的安排,可以根据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的情况灵活掌握,非作曲专业的音乐类学生学习计算机音乐的时间通常为一学年,在这���年时间内,将计算机绘谱和计算机应用作曲的内容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是可以完成所有学习任务的,这一点在笔者所在学校的多年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证实。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将应用作曲技术与计算机音乐软件使用结合起来同步学习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困难,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只不过以前将它们分散在不同的课程中进行而已。要说二者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计算机音乐软件的使用偏重技术的成分更大一些,而应用作曲技术的学习则是技术与艺术兼而有之。当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时候,二者已经很难分出你我,不好说哪个更难掌握,计算机音乐制作的学习,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那么一回事。
令人高兴的是,我们的实践得到教育主管部门与同行专家的充分肯定,本教材首先是以《计算机辅助作曲》的书名获得广西高等学校“十一五”**教材项目立项,后来经过教育部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音乐组专家们讨论,建议更名为《计算机音乐与作曲基础》,并决定将该课程正式列入2008版《教学基本要求》艺术类小公共课程的目录之中。有了这么强有力的支持,相信会有更多的有识之士会逐渐认识到将二者结合起来同步教学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加入到我们的实践行列中来。
本教材**将作曲技术与计算机的学习相结合,就是为了突出学生能够动手去做,通过每一个步骤和每一种技术的学习,在掌握软件操作的同时学会与此相关的作曲技术,从而使学生真正能够使用计算机来进行音乐创作。但愿我们的努力和实践能够帮助广大学习者早日掌握计算机音乐制作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