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比较分析法。是把两个或两类市场的调查资料相比较,从而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逻辑分析方法。不能孤立地认识一个市场,只有与其他市场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通过比较分析,才能在众多的属性中找出其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比较分析法是调研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
4.结构分析法。是指根据调查资料,分析某个市场现象的结构及其组成部分的属性,进而认识这一市场现象的本质。结构与属性是各类现象的普遍特征,因而结构分析法也是定性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Ⅱ.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是指从市场的数量特征方面人手,运用一定的数据处理技术进行数量分析,从而挖掘出数量特征中所包含的市场本身的特性及规律性的分析方法。常用的分析法有相关分析法、判别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这里仅简单介绍前四种方法,回归分析法在下一节介绍。
1.相关分析法。相关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析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和相关程度,并用适当的数学表达式来表示的统计分析方法。在相关分析法中,还要分析相关关系中哪些是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这些因素间的关系如何。
当一种市场现象的数量随另一种市场现象的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两者间有确定的关系时,则这两个变量之间是函数关系,如y=3x+2。当这两个变量的关系不能够完全确定,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相关时,称它们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如商品的销售额与商品价格的关系,影响商品的销售额除了商品价格这个因素以外,还受商品的质量、包装、销售地点、收入水平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2.判别分���法。判别分析法是判别样本所属类型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通常用于已知研究对象被分为若干组的情况下,确定新的研究对象属于已知类型的哪一类。如判别某个顾客是可能购买者还是可能非购买者,是某产品的可能使用者还是可能非使用者。
3.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是将大量的变量和样本进行归类,并寻找变量之间的数据结构,构造少量的因子去解释大量的统计变量。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求观测数据中的基本结构,且用少数一个“类别”变量来表示基本的数据结构。分析影响变量或支配变量的共同因子有几个、各因素的本质如何,由表及里地探索市场之间的本质联系。在市场研究中,因子分析法常用来分析消费者对各种消费品的态度,研究消费者选择消费品的因素,从而为制定营销策略、拟定广告宣传主题提供参考
……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它以企业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对象,具有全程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作为现代工商企业的“生意经”,市场营销学系统地介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当具备的市场观念、经营意识、营销策略与方法。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繁荣,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急需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指导。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也为市场营销学的应用开辟了极其广阔的天地。1999年起,教育部高教司**将市场营销学列为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竞争性市场体制及买方市场形成后,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市场营销理论及方法和技巧的迫切需要。
本书以教育部高教司制定、颁布的“市场营销学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在科学吸收现代西方市场营销理论的基础上,注重结合我国市场营销实践的经验,力图从我国的市场实际出发,研究适合我国企业的营销规律、策略方法与技巧。本书涵盖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学习本课程应当掌握的基本知识点、基础理论与应具备的技能;并立足于市场营销学理论及实践的不断创新,适当扩展性地介绍了营销理论的新领域及新观念。
本书概述了市场营销学各方面的理论及实务,内容分为六大部分,共17章。
**部分市场营销原理,主要介绍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顾客价值与顾客满意。
第二部分市场营销调研分析,包括市场营销环境、消费者市场、组织市场的购买行为分析以及营销调研与需求预测。
第三部分市场营销组织与控制,叙及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和市场营销组织、计划与控制的相关内容。
第四部分市场营销战略,介绍企业的竞争性市场营销战略和目标市场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