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组织中,管理者可划分为三个层次: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对组织的管理负有全面的责任,通过指挥中层管理者来协调整个组织的活动。中层管理者负责指挥和协调基层管理者的活动,同时接受高层管理者的指挥。基层管理者直接指挥非管理人员的活动,保证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和指令的完成。基层管理者同时接受中层管理者的指挥。从人数上看,越往高层,管理者的人数越少;越往基层,人数越多。从管理工作的比重看,越往高层,从事管理工作的比重越大;越往基层,从事管理工作的比重相对减少。
无论哪一个层次的管理者,要在管理活动中发挥作用并使管理卓有成效,都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因素、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还要具备合理的知识技能结构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管理学非常重视对管理者的素质和技能的研究。
(二)管理对象
管理对象,就是管理主体为达成预期目标而发挥管理职能于其上的管理客体。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的有效运用,因此,管理的对象包括一切可运用的资源。科学认识管理的对象(资源的运用)对于提高管理的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过去,人们只是看重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后来认识到人力资源更为重要,很多管理学家和管理实践家都把人力资源视为*重要的资源,从而置于管理对象的**。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日益信息化,时间和信息备受重视,被认为是现代管理重要的资源和管理对象。因此,不少管理研究者都把管理(这里主要是以企业管理为典型)的对象概括为五方面:人、财、物、时间、信息。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管理的环境日新月异,管理实践不断创新。管理学作为时代的管理精神和管理经验的理论总结和提升,本质上也是一门不断创新的科学,必须与时俱进。自我国开放改革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研究发展很快,作为大学工商管理类各专业核心课程的《管理学》教科书已公开出版了多种版本,其中不乏高水平之著。但管理学本来就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加上我国起步较晚,她的成熟和不断发展还须我们的不懈努力。因此,我们不避浅陋,编写了这本《管理学基础》,愿为管理学这座学科大厦增添一砖一瓦。本书的几位作者,都是在大学讲台上从事管理学教学多年的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使用过多种版本的教材,从中受益匪浅,同时,我们也积累了一些体会和经验。将我们的点滴体会和见解融于我们的教材之中,以教材的形式与同行专家交流,也是我们多年来的心愿。
本书以简明通俗的语言和适中的篇幅对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和阐述。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吸收中外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的思想精华,既介绍比较成熟的管理理论,也特别注意介绍新的历史背景下*新的管理思想。本教材除了在有关问题的*后加上类似“*新的探索”的章节或片段外,还专设“21世纪的管理”一篇,用了四章的篇幅介绍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的管理思想,这是本教材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