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色谱法概述
**节色谱法的发展简史
所谓分析,就是要确定是什么(定性)和有多少(定量)。定性分析中,若只要求确定元素的组成(如无机定性分析),则用像发射光谱分析那样的方法一次测定就可以得到多种元素的分析结果。但一般而言,分析对象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数不多的几种元素即可组成许多化合物,尤其在有机化合物中,由碳、氢、氮、氧、硫和卤素等几种元素可以组成数百万种化合物。仅用一种分析装置就能分析这些混合物的仪器至今还没有发明。为分析混合物,必须利用组���之间某种物理和化学行为的差异,逐一分离各组分,测定其构成元素的种类、各元素原子的数目、结合状态、分子的立体构型和相对分子质量等,再鉴定其组分。若能分离出需要量(几十毫克)的纯化合物组分,则用现代鉴定方法(如质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红外吸收分析、元素分析、X射线分析等)就能确定结构。反之,当在测定样品中有多种化合物共存时,即使用上述方法,也不可能对各种组分进行识别和鉴定。因此,在使用这些分析仪器之前,除去干扰物,分离出分析仪器鉴定极限以上的纯品量的前处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直到19世纪色谱法才被化学家所使用。对色谱法首先进行详细描述的是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Tswett)。1906年,茨维特在研究植物色素的组成时,把含植物色素——叶绿素的石油醚提取液注入一根装有CaCO3 颗粒的竖直玻璃管中,提取液中的色素被吸附在CaCO3颗粒上,然后再加人纯石油醚,任其自由流下,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叶绿素中的各种成分就逐渐相互分开,在玻璃管中形成了不同颜色的谱带,“色谱”(即“有色的谱带”)一词由此而得名。 分析化学这一古老的学科经历了20世纪的大发展后,以新的面貌跨入了2l世纪。分析化学的发展,其核心是各种新的分析技术的涌现与原有分析技术的进步,正是这些分析技术使分析化学能够承担对人类文明社会肩负的许多重责:从食品**检验到**质量控制;从生化分析到疾病早期诊断;从饮用水、空气洁净度监测到环境生态污染跟踪;从法医分析到刑事犯罪侦查;从生产过程分析到各类产品质量监控等。
有人估计,西方经济的总量中约有5%直接与分析检测相关。这显然是比较保守的估计。近几年在我国出口贸易过程中,出现的服装甲醛含量超标、食品添加剂问题、玩具材料含毒素或有毒物质等问题,在国际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这些问题本应该在生产过程中和产品出厂前依靠分析技术进行检测把关而避免。从我国分析化学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如何提高分析技术人员的素质,做好产品质量监控工作,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湖南大学分析化学学科王玉枝等教授应邀编写了“分析技术丛书”。这套丛书对分析化学技术人才的培训有重要参考价值。读者能借助它们获取有关分析技术较系统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能了解相关研究的发展前沿。即使是已经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分析工作者,也能在工作需要时从本丛书获取有用的参考信息。丛书出版之际,编者让我写几句话,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