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理念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企业盛行通过确定经济生产批量、**库存、订货点,来保证生产的稳定性,但由于没有注意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差别,采用这些方法并未取得期望的成果。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了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MRP),较好地解决了相关需求管理问题。此后,人们就一直探求更好的制造组织和管理模式,出现了诸如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MRP Ⅱ)��准时制(Just-in-Time,JIT)及精益生产等新的生产管理方式。这些新的生产管理方式对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确实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者的需求特征发生了****的变化,整个世界的经济活动体现出向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这些变化对企业参与竞争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管理思想已不能完全满足新的竞争形势发展要求。以MRPⅡ和JIT为例,这两种生产方式都只考虑了企业内部资源的利用问题,一切优化工作均着眼于本企业的资源的*优应用。这种指导思想在21世纪的市场环境下显得有些不适应,因为当前这种市场环境要求能够快速响应用户需求,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是不够的。
长期以来,企业出于管理和控制的目的,对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其他企业一直采取投资自建、投资控股或兼并的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管理模式,即某核心企业与其他企业是一种所有权关系。例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拥有一个牧羊场,出产的羊毛用于生产本公司的汽车坐垫;美国某报业大王拥有一片森林,专为生产新闻用纸提供木材。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企业更是如此,“大而全”、“小而全”的思维方式至今仍在各级企业***头脑中占据主要位置,许多制造业企业拥有从毛坯铸造、零件加工、装配、包装、运输、销售等一整套设备、设施、人员及组织机构。
推行纵向一体化的目的,是为加强核心企业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分销和销售等全过程的控制,使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从而增加各个业务活动阶段的利润。在市场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是有效的,但是,在高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今天,纵向一体化战略已逐渐显示出其无法快速、敏捷地响应市场机会的薄弱之处。显然,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要想对其他配套企业拥有管理权,要么自己投资,要么出资控股,不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都要承受过重的投资负担和过长的建设周期,带来的风险,而且由于核心企业什么都想管控,不得不从事自己并不擅长的业务活动,使得许多管理人员往往将宝贵的精力、时间和资源花在辅助性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上,而无暇顾及关键性业务的管理工作。实际上,每项业务活动都想自己承担,势必要面临每一个领域的竞争对手,容易使企业陷入困境。进一步地,如果整个行业不景气,采取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不仅在*终用户市场遭受损失,而且在各个纵向发展的市场上也会遭受损失,因为*终用户市场不景气,必然连带着纵向市场的萎缩。因此,纵向一体化战略已难以在当今市场竞争条件下获得所期望的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