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经济改革30年(金融改革卷)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经济改革30年(金融改革卷)

  • 作者:王广谦
  •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444497
  •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01日
  • 页数:294
  • 定价:¥49.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金融领域的改革更能反映按经济规律发展和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客观进程。《金融改革卷》的主要内容有中国金融改革30年概览、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金融业务的拓展与创新、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中国货币市场的培育与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培育与发展、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形成与演进、金融法制建设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和中国金融改革展望等。
    作者用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的理论进行分析,将思想性、史料性和逻辑性高度结合,客观、公允地评述重大事件和政策,并提出了若干思路和建设。
    文章节选
    1 中国金融改革30年概览
    1.1 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金融业
    综观新中国成立之前百多年近代中国金融发展史,呈现出纷繁多变、矛盾曲折的复杂局面。要理解中国金融改革的原因和困难,找准进一步改革的领域和关键点,总结其改革的经验和改革的模式,需要对中国历史上的金融发展和改革之前的金融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把握。
    1.1.1 近代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大约在4000年前,货币就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并形成了灿烂的古代货币文化。但在漫长的时期内,中国货币制度和信用活动发展比较缓慢,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进入中国之时,中国当时的货币制度是银两、制钱并存,且二者比价经常变化。信用机构是以钱庄、票号为主,尚没有近代意义上的银行。由于当时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很低,钱庄、票号的规模还不是很大,业务范围也较小。
    伴随着西方资本的进入,特别是鸦片战争使中国被迫打开了**,中国经济及其由经济决定的金融开始了极为复杂并充满矛盾的曲折发展近现代史。这段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阶段是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即1840—1911年,约70年。这一时期大量外国银行进入中国并逐渐控制中国金融,从1845年丽如银行进入到1911年清代结束的66年问,外国在中国设立营业机构的银行40余家。同时,中国传统的金融机构,钱庄和票号取得相对发展,并出现仿照西方制度兴办银行的主张,除三家官办银行外,还涌现了一批官商合办,以及纯粹私人投资的银行,中国近代银行由此产生。第二阶段是从辛亥革命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即1912—1927年。这是外国银行势力扩张相对停滞,传统金融机构钱庄、票号逐渐削弱,以银行为代表的民族金融快速发展,多种金融机构产生和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阶段,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对中国金融的控制逐渐减弱,但日本和美国在华的金融势力却悄然加强。
    ……
    目录
    1 中国金融改革30年概览
    1.1 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金融业
    1.2 中国金融改革的路径和发展脉络
    1.3 中国金融��革30年发生的巨大变化
    2 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2.1 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银行职能
    2.2 国有专业银行的恢复、建立及国有银行综合改革
    2.3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设立与发展
    2.4 政策性银行的组建和发展
    2.5 城市信用社、城市合作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
    2.6 农村信用合作机构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2.7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2.8 外资金融机构的设立与发展
    2.9 现代金融机构体系的不断完善
    3 金融业务的不断拓展与创新
    3.2 20世纪80年代资金管理体制的变化与金融业务市场运作机制的逐步形成
    3.3 金融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展
    3.4 金融业务创新与业务结构的变化
    4 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4.1 改革之前的利率制度
    4.2 利率期限、种类的不断丰富
    4.3 金融机构定价自主权不断扩大
    4.4 外币存贷款利率的放开与取消贷款利率上限
    4.5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
    5 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5.1 双重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
    5.2 1994年的汇率并轨与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建立
    5.3 1996年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
    5.4 2005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5.5 资本项目与外汇储备管理的改革
    5.6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金融开放的不断扩大
    6 中国货币市场的培育与发展
    6.1 改革初期的银行拆借
    6.2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设立与发展
    6.3 票据承兑、贴现与再贴现业务的不断扩大
    6.4 外汇市场的发展与演进
    6.5 国债回购交易与债券回购市场的形成
    6.6 黄金市场的建立
    7 中国资本市场的培育与发展
    7.1 1981年开始恢复的国债市场
    7.2 20世纪80年代企业债券与股票市场的初期发展
    7.3 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建立
    7.4 20世纪90年代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
    7.5 股权分置改革与资本市场功能的完善
    7.6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8 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8.1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历程
    8.2 **银行集中监管阶段
    8.3 从集中监管到分业监管
    8.4 金融监管内容的不断演进
    8.5 金融创新背景下的监管协调机制改革
    9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形成与演进
    9.1 以行政手段为主的金融宏观调控
    9.2 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
    9.3 货币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与调控方式的不断改进
    9.4 金融调控面临的新考验
    9.5 全球化进程中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的国际协调
    10 金融法制建设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
    10.1 金融法制建设的起步阶段
    10.2 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系基本建立
    10.3 法律法规内容的不断修订与细化
    10.4 征信体系建设
    10.5 我国金融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11 中国金融改革展望
    11.1 我国30年金融体制改革经验总结
    11.2 WTO过渡期的结束及其对中国金融业的挑战
    11.3 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前景展望
    附录 中国金融改革大事记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