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二 什么是有效教堂
问题二 有效教学的特征
当我们准备描述有效教学的特征的时候,我们首先面对的是有效教学的外延问题。我们的考量**从时问而言只得圈定在师生双方实际的“教”与“学”的时段内,当然,我们要追究教学行为前教师的准备情况,也要跟进考量在教师淡出教学行为后学生的后续效应。在描述有效教学的特征的时候,我们也力图用广角镜来聚焦各教学因素的特征。
从我们对有效教学的界定上可以看出,我们不主张把��效教学与常规教学相对立,有效教学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它从教学产生之初就存在了,并自始至终存在于人类的教学实际中。我们甚至也不太同意给有效教学建模,有效教学与其说是一种教学模式,倒不如说它是一种对教学行为的评判,虽然有效教学在一定的时空内有一些相对稳定的形态,但有效教学形态的丰富性和发展性远远胜过了它的稳定性。
事物的特征随视角的改变而呈现出丰富的判定,有效教学也如此。在这些丰富的特征中,以下两个特征我们认为是*基本的。
一、有效教学的基本绩效特征
1.效率趋高——师生双方实现目的的效率显著。
效率不高的教学就不是有效教学。有人说关注教学效率其实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在科学主义大旗下科学对教育的异化,而我们今天高度关注教学质量也是中华民族在补工业化这一门课程时候的必然选择,对否存疑不表,但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与工业化的核心概念——“效率”确实不谋而合。效率集中体现在:投入尽量趋小、产出尽量趋大,而二者的比值——“效率”尽量趋高。
(1)精力节约化。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教师也不是可以无限付出和燃烧的蜡烛。有效教学要求在师生共在的教学活动中(如课堂),师生双方的活动*大限度地指向教学内容,呈现教学内容和完成视界融合的时间尽可能缩短;在教师淡出教学活动的后续活动中,学生用于巩固和延伸学习的时间尽可能少。为此,教学的充分准备、讲解的清晰明了、良好的互动效应、持续的激励机制等等要素都形成了一个合力,来一同促成师生双方精力的尽可能节约。 我国民族、贫困地区及广大农村的中小学校开展校本研修面临的*大困难是研修资源贫乏、缺乏专业**;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陈旧,综合素质较为薄弱;他们*大的愿望是能用*经济的时间、*少的精力学到*适用、*有效的东西;迅速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以学校发展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研修教材。同时,它也是教育部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与实施指南。
一、教材的**和特色
1.教材编写以问题为切人点,以自修为主,以科研为手段,以课题为载体,突出学习者能力的培养,强调教材内容与教师所要形成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对应性,尤为重视研修方法的指导。
2.教材编写的**放在如何使学校与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上。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依托和基础,教师专业发展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发展的*终结果必然导致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三者相辅相成,互动共生,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因此,教材按照“一条主线、五大模块、若干个问题”的思路来编写:“一条主线”是指以提升教师生命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线;“五大模块”是指创建有效学校,培养有效教师,探索有效教学,提高有效技能,实现有效研修;“若干个问题”是指教师在学校中、在专业发展中、在教学中、在研修中*为困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终落脚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教材编写为每一位教师研修提供了充分的时间。每一册教材即是一项子课题,为教师研究该领域提供了相关课题资源。我们就是要把来自于教育教学实践的问题写出来让教师去做,把教师做出来的东西让他们去说,把他们说出来的东西再由自己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