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前提和保证,任何想办好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网络等新闻媒体的新闻从业人员,无不从加强、健全新闻采访着手。新闻采访学又是新闻学的主要分支,任何对新闻学的研究,也无不从新闻采访学开始。从一定意义上说,新闻采访是整个新闻工作的灵魂。
**节何���新闻采访
中国乃至国际新闻界对新闻采访所下的定义,众说纷纭,含混不清。譬如,英国有人曾对50名颇有资历的记者作专项调查:请给新闻采访下一定义。结果约有30名记者答不上来,其余记者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无一准确。因此,开宗明义,何谓采访,又何谓新闻采访,这是首先要弄清楚的。
“采访”一词始见于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比“新闻”一词早出现约三百多年。据记载:“宝撰搜神记,因作序日: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欲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在古代,我国从事邸报、小报等工作的人,通常把采访称之为探访,且有内探、省探、衙探之称。从事采访活动的,不仅仅是记者(近代称“访员”、“访事”),史官等也常有此类性质的活动,如汉代司马迁著《史记》,其中相当一部分材料,是根据他亲自采访所得写就的。朝廷为了了解下情、外情,也常常派些官员下去采访,如唐代开元年间,曾专设了“采访使”,代表朝廷“考课诸道官人”;宋朝也有“遣司勋员外郎和岘往江南路采访”的记载(见《宋史·太宗纪》)。但不管怎么说,这类采访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采访,至多只是反映出早期采访有点类似收集情报和一般材料的特征而已。
作为新闻工作的专门术语,新闻采访一词则是在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基础上才予以肯定,并具有了充实、完整的内涵。
然而,包括近年来出版的诸多新闻采访学著作在内,对新闻采访所下的百余条定义,都比较繁杂,有的欠科学、欠准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两类。
一类是,新闻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实际的活动,或是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这类定义虽有一定道理,如它说明了新闻采访是记者主观认识客观的活动,是一项具有某些或部分调查研究性质的活动。但问题在于,这类定义没揭示新闻采访的个性特征:这是什么样的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它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等等,都未能明确、清晰地得到概括和揭示。因为任何形式的调查研究活动,都有主,观认识客观的共性,如司法人员审核案情,历史学家考古,机关干部下基层检查总结工作等,
…… 自1923年邵飘萍先生率先出版(又名、发行量已近30万册,180余所高校新闻院系将其作为**教材,欣慰之余更觉得责任不小。于是,尽早编著一本既继承传统特色、博采众家之长,又能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宗旨,新闻从业人员能从中找到方向与方位感的新闻采访学教材,就成了近年内始终萦绕心头的一桩大事。从去年元月起,我无心再揽其他事情,而将主要精力扑在这本教材的编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