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人,减少自己开口的次数,缩短自己讲话的时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让他长时间聆听对方的谈话是个困难,因为他没有这个耐心。开口之前的冲动和聆听他人谈话时的困乏,是一般人*难克服的毛病。俗话说“难能可贵”,正因为大多数人做不到,所以那些能够战胜自我的少数人,才有机会享受成功的快乐。
亨利.欧姆是一个普通的政府职员。他由于战胜了自己的弱点,从而成为该部门在两年内连升两级的**职员。亨利大学毕业以后,进入到他现在所在的这个政府部门。同许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亨利对部门中的各项工作有着自己的独特想法,他常常在群体会议上踊跃发言。但是后来他发现,那些经常发言的人几乎都是一些在同一个岗位上呆了很久的不被重视的老职员,而那些位居要职的人多数不愿意讲话,他们只是在适当的时候才开口。亨利是个聪明的青年,他可不愿意让自己步那些长期得不到提升的老职员的后尘。他下决心改变自己,不再主动发言。开始的时候他感觉非常困难,每每看到别人热烈讨论,他就觉得自己喉咙发痒,难以控制;当领导讲话的时候他又常常感到枯燥乏味、坐立不安,但是他不愿轻易放弃。每当自己内心冲动,有许多话要说的时候,他就默默地在心中对自己说:“亨利·欧姆,傻小子!你难道想在现在这个位置呆上一辈子不成?”每当领导讲话他感觉困乏的时候,他又会在内心偷偷地提醒自己:“嘿,傻瓜!认真听,他们的词句虽然平淡,但也许涉及的问题却很重要!”由于不断地与自己搏斗,亨利·欧姆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领导和同事一致认为他为人谨慎,有头脑。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很快获得两次升迁。而那些“有观点”、“有思想”的老职员们,却依然是动得了嘴皮子、动不了屁垫子。
讲话是一门艺术,聆听更是一门艺术。熟练掌握聆听的艺术,有时比能言善辩更重要。我们说,你尊重别人,你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聆听的过程,就是对讲话者无言的尊重。请千万不要误会,我们在提倡大家认真聆听的时候,并不是要人简单地沉默。聆听不等于沉默,虽然聆听者大多时间不开口。聆听是一门艺术,既然是一门艺术,就有些讲究。聪明的亨利·欧姆除了努力使自己少说话之外,还为避免听话时的困乏而下过不少工夫。也有许多人不喜欢发言,但是并没有因此而获得成功,除了其他原因之外,也有可能是因为并没有认真地听。精彩的聆听,是积极的听,决不是无动于衷的消极的听。每一个讲话者都希望听者对自己的话题和内容作出某种反应。聪明的聆听者,总是会
…… 从社会学发展的角度来看,能力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这种能力的体现不会受身份、**或是其他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人都是有能力的,没有人可以否认这一点。当然,这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人先天的能力如果不加以培养,只能说这是一种天赋或是智力的产物,但是要说明的是,能力的后天培养尤其重要,这种培养的结果将*终导致人在社会生存发展上的全面不同,无论事业、家庭抑或其他各种生活方式中,能力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也可以说,对于提升自身能力的渴求与人们追求对自然的了解与深入认识社会的驱使心都有着同样的诱因,那就是任何人都无法脱离的社会生活。美国经济学者弗里德曼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世界是平的,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在一个平坦的世界里,人与社会的发展都将到达****的广度与深度空间,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将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交友方式都起到意义深远的影响。而就个人而言,这就意味着,提升能力已不仅仅是个人发展的愿望,而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发展潮流。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的考虑,我们推出了这套《全面提升能力教科书系列》丛书,从人的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探索与思考,对人的能力的后天发展进行职业性的规划与训练指导。我们将这套丛书命名为“教科书”。并不是为了以说教的形式来指导读者的阅读,而是希望以一种权威与科学的态度来对个人能力的提升进行系统性的训练与提高。同时,之所以这样命名,也是因为我们对这套丛书的科学性与应用性有着很强的信心,也更重视它的实际应用价值的体现。此次,我们编辑出版了本套丛书的第二辑,包含了《社交办事能力提升训练》《读书写作能力提升训练》《论辩演讲能力提升训练》《领导决策能力提升训练》《战胜挫折能力提升训练》五册,从个人能力发展*迫切、实用价值*高的五种能力人手,希望给读者一个全面认识自身能力、全面提高自身能力的有益帮助。我们在每一章开始部分都提出了能力提升的目标与方法,在结束部分则提供了思考测试题供读者训练之用,希望可以更有效地帮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能力的提高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