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儿叫小帆,如我一样,她也很平凡,我希望她扬帆万里,快意乘风,更盼望透过这些平凡的文章,对每位小朋友说:
“你们都好幸运,生在今天这个富裕的时代。祝你们不忧不惧,做个快乐读书人!”
每次爸爸喷水浇菜的时候,你都喜欢在旁边跑来跑去,尖声叫着从我的“水幕”底下奔过,这种游戏是你从两三岁就喜欢的,大概因为从喷出的水柱下面跑过,清凉,又带有几分刺激吧!
但是今天爸爸特别把你叫住,将喷水的“龙头”交到你手上,要你为菜园浇灌。
你调整喷头,做成一片水幕,对着黄瓜、丝瓜和西红柿喷。水珠落在大大的瓜叶上,发出啪啪的下雨的声音,向晚的斜阳射过来,又在水幕上化作一道彩虹,美极了!
喷了一阵,看叶子上都闪着水珠,你把喷头关掉,说:“喷够了!”
这时爸爸带你走到瓜藤下面,指着泥土问你:“真的够了吗?”
你说:“当然够了!”但是,当爸爸用铲子铲开一小块泥土的时候,你才发现虽然*表面一层泥是湿的,下面居然干巴巴,一点水也没有。
于是爸爸搂着你说:
“现在你知道了!喷水不能只喷叶子、只喷表面,你必须一次又一次喷,看泥土把前一次喷的水吸下去了,再接着��一次,这样许多次之后,泥土才能真正被滋润。”
爸爸也对你说:
“以前爸爸刚学种菜,菜老是长不好,后来才发现因为喷水器喷出的都是小水珠,很容易让表面看来是湿的。那时像你一样没经验,就不喷了。蔬菜缺了水分,当然长不好。”
你知道爸爸为什么要说这些给你听吗?
因为今天下午秦妈妈送你一条小项链,你要爸爸为你挂上。
挂好之后,爸爸说:“去谢谢秦妈妈。”
你过去说了一声:“Thank you!”
当时,秦妈妈正跟你妈妈说话,你在她背后说那么一句,你有没有发现她当时没反应,没听到?
不错!你确实可以告诉自己也告诉爸爸,你说过谢谢了。但是,秦妈妈没听到,你说不也等于白说?这跟刚才喷水,只喷表面,没什么效果的道理不是很像吗?
以前你哥哥也有这个毛病。
记得有一次他很晚没回家,我们一家都急死了。后来责问他为什么不打个电话回来。
他说他打了,只是当时占线。
爸爸就骂他:“难道拨一次不通,不能再拨一次吗?难道父母的关怀只关怀一次,就不会关怀第二次吗?”
其实很多年轻人都有这样的毛病——他说了,也不管别人听到没有;他打了电话,也不管有没有拨通;他读了书,也不管是不是读进去了。
这些不都是骗自己吗?
甚至大人也有这种不能面对现实的毛病。
我以前有个秘书,每次我叫她帮我打电话办事,她如果拨一次,对方不在,就再也不拨了。
假使我问:“找到了没有?”
她一定理直气壮地说:“我打了电话,可是对方不在。”
如果我再问一句:“你几点钟打的?”她可能回答是四五个小时之前。
假使是你,你会不会问:“你为什么不再打几次电话问一问呢?”
要知道,这世界上真正能成功的人,不见得是*聪明,也不见得是学历*高的。而是*能面对问题、锲而不舍的人。
爸爸以前有个同学,追班上一个女生。这男生很不会说话,他开门见山就对女生讲“我爱你”。
那女生根本看不上他,回说:“我没听到。”
男生就又说了一遍。
哪儿想到女生装聋,充耳未闻,只当他没说。
你猜,他追到那女生了吗?
他居然追到了。
因为接下来的两年,他每天都找机会,对那女生说一遍“我爱你”!
向爸爸邀稿的人也一样。有些人打电话邀稿,爸爸推说“对不起,没空,实在写不出来”或“*近身体不好”,他们就再也不来电话了。
但是也有些人,硬是不死心。隔两天就打电话来,“您*近有空了吗?”“身体好些了吗?”
有时候,来三次电话,爸爸说三次“No”!
第四次,却答应了。
其实爸爸心里常常在挂上第三次电话时,已经做了决定——
如果他还不死心,再打一次电话来,就想办法给他吧!
这不就像挖井,一万铲都不出水,只是再多下那一铲,水就冒出来了吗?
可爱的孩子!
你就要成为少女了,也就要一步步走得更远了。
你未来可能去找人作访问,去找老师写**信,去找个理想的工作。
当然,你在未来更会说千百万个“谢谢”!
记住!当你跟对方说话的时候,一定要看着他,把话说清楚,说到他听见了,也说到他的心坎上。
当事情不成的时候,你可以再试一次,一次又一次。就像我们喷水一样——让那小小的水珠,由表面慢慢渗下去,渗到泥土的深处。
“我看到她了!我看到她了!”
今天下午,你在纳苏体育馆指着场外的一角喊。
接着扩音器播出主持人的介绍,场内响起如雷的掌声,关颖珊已经轻快地滑入溜冰场。
她今天采用的音乐也是大家熟悉的,才奏出几个音符,场内就轰起一片高呼“木兰(Mulan)”。
关颖珊打扮得也像木兰,红色的上衣、黑色的短裙、朱色的水袖、白色的溜冰鞋,当她在空中做出三转跳的时候,真让人想起电影里花木兰的英姿。
她的速度真是快极了,唰的一声就从我们眼前掠过;她的两只手那么优美地摆动着,甚至让人觉得伴奏的音符正由她的指尖流泻出来。
妈妈叫你注意关颖珊双臂的高度,说:“你看,她的双手能举得多么高!不像你,垂着,好像小鸡的两只翅膀。还有,她的每个动作都是那么连贯,好像串在一起,完全分不开。”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是非常困难的,即使世界溜冰大赛的**选手,都常常给人一种“他们只是努力去做好每个指定动作”的感觉。尤其在*困难的三转跳之前,多半的选手都露出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不像今天见到的关颖珊,整个节目仿佛一气呵成。
但是,你记得吗?就在去年,关颖珊也遇到了瓶颈,顶着全美和世界溜冰**的头衔,她的心情变得非常沉重。
我们不再见到她轻松的笑容,反而看到她上场前紧绷的肌肉,听教练的安抚和低头祈祷的画面。她甚至对记者说,虽然她练习三转跳已经无数次了,没有一次失误,但是比赛前,她还是觉得心里不踏实。
果然,她摔倒了,一次又一次。把才得一年的**头衔都摔掉了。取代她得到**名的,居然是比关颖珊还小两岁的李萍丝姬。
而李萍丝姬,在一年前还只拿到世界溜冰大赛的第十五名,怪不得她说“不敢相信自己的美梦成真”!
其实,今天在场边,哪个孩子不是在希望自己的美梦成真?
有些人的美梦是希望能见到关颖珊,有些人的美梦是希望有**能跟关颖珊一样。爸爸听得出来,四周坐的小朋友,个个都会溜冰,他们能喊出每个动作的术语,他们的尖叫,把爸爸的耳朵都要震聋了,包括你在内。
因为关颖珊是你们的“偶像”,对不对?
什么是偶像?
偶像是你崇拜的对象;偶像是你模仿的标的;偶像是当你还在梦想,他却已经实现的人。
但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偶像的形成,需要多少汗水与泪水?
你知道关颖珊从五岁开始学溜冰,除了出水痘,不得不休养,从来不会两天以上不练习吗?
你知道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冰场苦练。因为比赛耽误了功课,特别请了三位家教,每天下午三点补习到七点,还要花两个小时做功课吗?
你知道她没时间看电视,没时间交男朋友,甚至为了控制体重,一个月只能吃一块巧克力吗?
你又知道,当她去年陷入低潮,一上场就紧张,一紧张就摔倒,那阵子,她遭受了多大的内心挣扎吗?
所以,当你看她今天在如雷的掌声中,做出一个又一个优美的动作,甚至**起立为她喝彩的时候,不要忘记——
那些都是她付出血汗的成果,这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是偶然的。
你妈妈说得好——
在溜冰场上,可以看见一堆**的父母。他们每天起早睡晚,开车带着孩子到各地的溜冰场练习、比赛。为了追随名教练,教练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
那些父母穿着厚厚的大衣,守在溜冰场旁边,常常对着场子里的孩子大呼小叫,有时候孩子要休息了,父母还把孩子赶回场子。
“但是,”你妈妈又说,“如果孩子心里不想溜,你再逼也没有用。所以,什么叫作天才?天才实际决定在个性。谁坚持得久,谁就是天才;谁自己要强,谁就是天才!”
关颖珊不是也说过吗——
“溜冰必须去感觉音乐,触动其中的情感,从你内心发出来,而不只是注意外表。”
关颖珊今天在“友谊杯溜冰大赛”里又得了**。
爸爸猜,她不知道今年能得到多少**。因为据说她过去在半年当中,就能巡回各地,参加六十五场演出。
相信每一场,都会有像你一样的小朋友,坐在场边,鼓掌、尖叫、献花。
然后,再在父母的带领下,到他们自己的溜冰场去练习。一边练,一边想着关颖珊,一边梦想有**自己能成为第二个关颖珊。
于是,爸爸突然了解,为什么关颖珊在美国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在奥运赢了她的李萍丝姬。
因为关颖珊在电视转播里,比李萍丝姬摔得多。
她摔倒了,又爬起来;再摔倒,再爬起来。当李萍丝姬已经转入比较轻松的职业冰坛时,关颖珊还坚持一站又一站地参加比赛。
亲爱的小女儿!
你今天终于见到了关颖珊,从她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今天傍晚,我们在院子里玩飞盘,奶奶坐在旁边看。
突然,妈妈叫大家吃饭。
你把飞盘一扔,就冲向屋里,奶奶则拄着拐杖跟在后面。我大声把你叫住:“给奶奶拉着门!”
又要你站出来,站在外面,把门拉得大大的,等奶奶走进去。
你嘟着嘴说肚子好饿,又怪奶奶走得太慢,让蚊子都飞进去了。
我则对你说:“奶奶九十一岁了,她能自己走,已经很不简单了。”
可不是吗?这世界上有几个人能活到九十一岁?
你前几天不是还抱着你妈妈掉眼泪,说等你到了妈妈爸爸这么大,妈妈爸爸都要九十了。又说:“九十岁,好多人都死了。”
那时妈妈对你说:“谁让妈妈这么晚才生你呢?所以爸爸妈妈都要好好保养,活到九十岁,陪着你。”
现在,你想想!
奶奶不是也很老才生爸爸,爸爸不是好幸运,能有你奶奶陪到现在吗?
同样的,如果爸爸妈妈都活到九十岁,而且跟你一起住,你的小孩会不会嫌爸爸妈妈太老、太慢呢?
如果他们嫌,你会不会说他们?
这就是今天爸爸说你的原因了。
中国人常讲“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意思是家里能有个老人,就好像有了一个宝贝,因为他们能帮许多忙。
其实你小时候,就是由婆婆和奶奶带的。那时候妈妈上班,每天一早,婆婆就和奶奶把你的小床从我们的卧室推到客厅里。在那儿看着你玩耍、喂你吃东西。
只是这些你都不可能记得,这世界上许多小朋友不喜欢爷爷奶奶、公公婆婆,觉得老人家是累赘,都因为当那些小朋友被老人照顾的时候,他们还太小,记不得。
相反地,当小朋友懂事的时候,爷爷奶奶又已经太老,于是惹得儿孙讨厌。
这些老人不是太可怜了吗?
记得前年,我们带着将近九十、八十、七十的奶奶、公公和婆婆,一起到巴哈马玩的时候,你哥哥就曾经抱怨,说去那种年轻人玩的地方,带老人家,真煞风景。
他甚至等大家回船之后,又一个人跑出去逛。
可是,你有没有看到,昨天哥哥特别跑进奶奶房间,把奶奶该洗的衣服都掏了出来,抱到地下室去洗?
你又有没有注意到,奶奶一边骂哥哥,说哥哥嫌她老了、臭了,一方面又显得好高兴?
老人就是这个样子。
你希望爸爸妈妈抱抱,因为拥抱使你有**感。
老人也希望被抱抱,因为他们老了、弱了,也需要**感。
你会撒娇,他们也会撒娇,目的是吸引人注意。
当他们知道年轻人注意他们、照顾他们的时候,也会特别高兴。
或许有**,你会跟你美国同学一样,说该把奶奶、公公和婆婆送进老人院,由政府照顾,免得一家人的幸福都被拖累。
但是你也可以这么想——当别人留不住老人的时候,我们能留住他们,照顾他们,真是我们的光荣。表示我们有“爱心”,也有“能力”照顾他们。
如果不是一家团结、和乐,又有爱心,怎么能照顾得了风烛残年的老人呢?
“风烛残年”,这个中国成语,你大概没听过,它的意思是“老人就好像蜡烛的小火苗,在风里,随时都会熄灭”。
奶奶不正是这样吗?你不要以为她还能跟你有说有笑,甚至玩“躲猫猫”,她就能永远这样。
你很可能发现哪**,救护车来,抬走了奶奶,你就永远见不到她了。
你有没有发现,当奶奶早早去睡觉,晚上九点多听见你弹琴。她还会起来看看你?
看着她满头白发,身上带着尿臊味,慢慢地蹭到你的钢琴前面,你好几次说她吓到你,又嫌她打扰。
但是你再想想,会不会因为奶奶心里知道,随时可能一睡不起,而希望多看你一眼呢?
她每次看你,都可能是*后一次看你,也可能是你*后一次看她啊!
孩子!你要知道:
没有奶奶、公公和婆婆,就没有爸爸和妈妈。
爸爸妈妈小时候,跟你一样,希望他们能活得长长的,陪我们。
如果你希望爸爸妈妈也能活到很老很老,你就要用你爱奶奶、公公和婆婆的行动,来证明——让爸爸妈妈知道,即使有**我们老得不能动、老得会尿裤子,你还是会爱我们、照顾我们。
而且,你会教你自己的小孩,爱我们,如同爸爸现在教你要爱奶奶、公公和婆婆一样。
今天下午,我们去机场送陈彦君。
当爸爸带她进入机场大厦,你在车上对她挥手的时候,我看到你眼睛里闪着泪光。
正如你回程时说的——陈姐姐来,真是太好了。
她教你找出存在电脑里的资料,教你折纸鹤,教你用她的傻瓜相机拍照,还跟你玩了许多台湾小朋友玩的游戏。
*重要的是,她教你怎么和残障人相处。
记得吗?一个礼拜前,当我说有个“听障”的大姐姐要来我们家的时候,你紧张兮兮地问:“我要怎么跟她说话?她会不会好奇怪?”
然后她进门了,送你一只在加拿大买的玩具熊;掀开她的头发,给你看她那长长的伤疤,告诉你有个电脑感应器藏在她的头皮下。
接着她又从胸前挂的口袋里掏出小机器,上面亮着红灯,说她可以选择二十个频道,听外面的声音,好像电影里的“机器战警”的时候,你们都笑了。
你发现原来只要让她看着你的嘴,慢慢说话,她都能听得到。虽然有时候会把话“听拧了”,但是她能马上用幽默化解。
像是她说,有一次高中同学对她讲“佩珍每年发情一次”,她吓一跳,说:“佩珍那么端庄,怎么会像动物一样每年发情呢?”
同学笑死了,说:“你听错了,我是说佩珍每天反省一次。”
也就因为她先用幽默的方法,把她的“问题”告诉了我们,所以大家格外小心地说话,一发现她听错了,赶快换个方式说。
渐渐地,我们找出了*好的沟通方法,几乎样样都能跟她讨论了。
当爸爸听到你们在楼上有说有笑,还一起唱歌的时候,真是感慨万千。因为爸爸想到几年前,**次见到她的时候,她总是摇头,说没听清楚,要我再说一遍。
隔一阵,她再来,我得把声音放得非常大而低沉,她才能听得到。
再过不久,我们已经不得不改为“笔谈”。
爸爸永远不会忘记,那时她坐在我对面擦眼泪的画面。
一个青春年华,正念高中的女孩,在短短的时间里,突然听不见了,她怎能不伤心?
爸爸也永远不会忘记,她说,当她对同学讲,她因为听不见、跟不上而不得不休学的时候,她班上的同学立刻都哭了出来。
我的眼前浮起一个画面——一群天真的女孩子,围着她,掉眼泪。
这世上有什么友情,比那泪水,更真的呢?
我也记得彦君在给我看的一篇作文里说,当医生宣布她已经聋了的时候,她转身,看她妈妈。
她妈妈一句话也没说,只是看着她,张开双臂。
于是,她扑进妈妈的怀里,母女相拥而泣。
我还记得当她错过残障生甄选时的沮丧,我也记得后来在中山女高的奔走下,她终于得到再一次甄选的机会并考取辅大时的快乐。
所以当我听见你们嬉笑的声音时,心中想到的竟然是彦君姐姐的父母、师长及同学。
是他们的爱,帮助她度过*艰苦���岁月。
在台湾有位残障的刘侠阿姨说得好——
“上帝创造了有缺陷的人,让人间的爱能在那里显现。”
爸爸也曾经在书里说过——
“上帝的不公平,让我们用人间的爱来填平。”
看看!彦君姐姐不是活在大家的爱里面吗?
她在电脑网络上认识了加拿大的一个学生,那人就邀请她去加拿大玩。
于是,她上了飞机,去了多伦多,去了魁北克,去了尼加拉瀑布,再应我们邀请,来纽约,看了大都会美术馆、世贸大楼、自由女神,还上了帝国大厦的顶楼……
她的世界不但没有因为残障而变小,反而变得更大了!
相同的,她的内心世界也变得非常宽广。
自从听不见,她的观察变得更敏锐,文笔也更为深入。她写一家人去阳明山喝茶,才一下下时间,从屋里走出来,觉得山边的小草又变长了;她写夕阳下的云,怎么流,怎么滚,好像能滚出一种云的声音。
高三那年,她的两千字文章,已经在联合报发表,而且写得生动感人,我特别告诉她:“你写得比我好。”
所以,当她度过那段突然失聪的痛苦之后,甚至拒绝接受“电子耳”的手术,她说:“这个世界的声音我都听过了,我把爸爸、妈妈以及所有深爱的人的声音藏在心中,现在我不懂自己还有什么理由要重新听到。”
直到有一位护士对她说:
“彦君,你还没听过自己小孩叫妈妈吧?如果不开刀,你可能永远都无法了解那份感动与喜悦。”
她才决定接受手术!
爸爸今天在机场,为她办了报到手续,航空公司特别在登机证上注明她是“听障”,又给我一个通行证,使爸爸能送她到登机门。
一路上,每一关,知道彦君姐姐是听障,都给她特别的礼遇,对她露出*温馨的笑。
她真是让爸爸妈妈见到好多好多,见到一个积极快乐的她,见到一个充满爱的世界,也见到总是要大人牵的你,居然懂得照顾彦君姐姐,拉着她,过马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