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生关系的亲与疏
亲,就是对学生要表现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态度,使学生觉得老师不难接近,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疏,并不是疏远学生,而是指班主任要保持与学生的应有的界限与距离。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一幅油画,近看模糊一团,毫无艺术可言,远看则浓淡相宜,疏密有致。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讲的“距离效应”。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你很敬佩的人,由于相处过密,对方的缺点日渐暴露,你就会不知不觉地改变原有的情感,甚至变为失望。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往往对教师言听计从,对家长的教育置若罔闻,这其实并非全是因为教师比家长更懂教育方法,或者更加高明,其中“距离���应”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四)班干部搭配的文与武
班委人数虽不多,但各人脾气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特长都不一样,工作能力也有高有低,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分工时合理搭配,取长补短,形成互补。比如,有的踏实稳重,有的雷厉风行;有的善谋略,有的肯实干。
(五)班主任言论的多与少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什么时候讲,什么时候不讲,什么时候多讲,什么时候少讲,都有一定的讲究。比如,自习时间到班上,要少讲,以免分散学生精力,而课余时间深入到学生中间,要多讲,以便增进师生感情;表扬学生要多讲,更多鼓励的话语会激发学生奋发上进的勇气,而批评教育时要少讲,揭示本质、击中要害即可,过多的唠叨只会引起学生反感;开展重大活动时要多讲,鼓舞士气,渲染感情,而强调纪律时要少讲,斩钉截铁,板上钉钉,会增强说话的分量;面对全体学生要少讲,言多必失,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私下谈心要多讲,推心置腹,循循善诱,方能达水到渠成之功效。
(六)班务工作的勤与惰
传统教育提倡班主任要“三勤”:腿勤——勤往班里走,眼勤——多往班里看,嘴勤——多对学生说。事实上,很多班主任确实是“勤”字当头,就是别的任课教师在上课时,他都会从门缝往里面看看,看哪个学生听课不认真了、开小差了,下课后便把这个学生找到办公室训话。精神确实可嘉!但我们以为班主任的勤应该把握一个分寸。《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夙兴夜寐,事必躬亲,其结果是他早逝之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很多班主任容易犯诸葛亮式的错误,包办代替,求全责备,现实中人们发现那些班带得好的班主任往往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班主任。
(七)班主任工作方式的刚与柔
班主任的工作方式不应该“一刀切”,而应该因人而异。对有些学生,比如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胆子比较小、一说话就脸红的学生,偶尔犯错误的学生,我们进行教育时应该和风细雨、春风拂面。但对另外一些学生,比如性格比较外向的学生,胆子比较大的学生,屡教不改的学生,也讲春风拂面,可能就起不到什么作用,那样只能如“挠痒痒”一般,所以,对这些学生的批评教育,有时候就要虎威震山。
六、班主任要会抓“关键”、纲举目张
(一)把握关键时间
(1)开学初的一个月。一个富有经验的班主任会牢牢地抓紧开学初的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只有“开好局”“起好步”,养成了好的习惯,后面才能得心应手。在这个时间段里,班主任要做的主要工作有:做好“收心”工作,学生经过寒假特别是比较长时间的暑假,心都“玩野”了,要尽快让他们把心收回来,这个过程越快越好;及时调整班干部;确定班级工作目标,制订班级工作计划,让全班同学明确本学期的努力方向。
(2)期末放假前半个月。学生辛苦地学习了一个学期,可能会因为向往放假而分心;部分学生可能会担心考试而产生焦虑,班主任应做好相关的工作。
(3)考试后。部分学生思想放松,或因为害怕成绩不好丢面子,甚至因为考试不好而自暴自弃。班主任要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
(二)抓关键人
现在很多班级是超大型的,一个班往往五六十个甚至七八十个学生。班主任可通过抓关键的人来带动整体,关键的入主要有班干部、学习骨干、后进生、非正式群体的“小头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