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机械创新设计
QQ咨询:
有路璐璐:

机械创新设计

  • 作者:王树才 吴晓
  •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986654
  • 出版日期:2013年02月01日
  • 页数:351
  • 定价:¥3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机械创新设计(普通高等学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编著者王树才等。
    《机械创新设计(普通高等学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内容提要:经过多年的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和组织指导大学生参加全国机械创新设计竞赛的实践,结合多所高校的教学实践和要求,在不断探索机械创新设计的理论与具体方法的基础上总结而出,**操作性与应用性。全书分11章:第1章绪论,说明机械创新设计的重要意义,并介绍我国机械的发展史;第2章阐述机械创新的思维基础;第3章介绍先修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第4章介绍TRIZ与创新,TRlZ方法使创新思维从抽象的概念发展到具体的操作;第5章为机械运动方案设计与创新,介绍进行方案设计时的创新方法,包括工作原理构思、工艺动作构思时的创新、模块化设计等内容,是对机械原理中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总结和提高;第6章介绍机构的演化、变异与创新;第7章介绍机构的组合与创新;第8章介绍机构运动链的再生与创新,主要是从机构学的角度介绍机构的创新方法;第9章为机械结构设计与创新,介绍如何从机械零部件的角度完成机械实体部分的创新;第10章为逆向工程、仿生机械与反求设计,是用自然界进化或
    目录
    第l章 绪论1.1 创新与社会进步1.2 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1.3 机械创新设计的概念与过程1.4 我国创新技术及机械的发展第2章 机械创新的思维基础2.1 思维概述2.2 思维的类型2.3 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2.4 思维方式与创新方法第3章 机械创新设计的技术基础3.1 机械运动形式变换3.2 机电一体化3.3 机械系统设计第4章 TRIZ与创新4.1 TRIZ概述4.2 技术系统及其进化法则4.3 利用TRIZ解决问题的过程4.4 矛盾与矛盾的解决4.5 TRIZ技术冲突的解决原理第5章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与创新5.1 机械产品的开发过程5.2 功能分析与设计5.3 模块化设计5.4 工作原理的构思与设计5.5 工艺动作的构思与设计5.6 机构的选型与构型5.7 方案的评价第6章 机构的演化、变异与创新6.1 运动副的演化与变异6.2 构件的演化与变异6.3 机构的倒置6.4 机构的等效代换6.5 机构原理的移植第7章 机构的组合与创新7.1 串联式组合与创新7.2 并联式组合与创新7.3 复合式组合与创新7.4 叠加式组合与创新第8章 机构运动链的再生与创新8.1 原始机构的选择与分析8.2 一般化运动链8.3 运动链图谱分析8.4 特定化运动链及新机构的再生第9章 机械的结构创新9.1 零部件结构方案的创新设计9.2 提高零部件性能的创新设计9.3 机械结构的宜人化设计9.4 新型零部件结构设计9.5 机械整体结构布置创新第10章 逆向工程、仿生机械与反求设计10.1 逆向工程简介10.2 机械仿生原理与仿生机械实例10.3 机械反求设计10.4 机械实物反求方法10.5 反求与创新实例第11章 机械创新与专利保护11.1 概述11.2 专利权的客体11.3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11.4 专利权的内容11.5 专利文件的撰写方法11.6 专利纠纷案例分析附录A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修正)附录B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2010修订)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语
    由王树才编著的《机械创新设计(普通高等学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是编者经过多年的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和组织指导大学生参加全国机械创新设计竞赛的实践,结合多所高校的教学实践和要求,在不断探索机械创新设计的理论与具体方法的基础上总结而出,**操作性与应用性。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