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让我们先来举一个简单生动的例子,看看门店导购员为什么要获悉市场需求,抛出“诱饵”,吸引顾客,也就是“诱饵”的重要作用在何处。
某理疗仪公司,在一家药店里派自己的导购员直接上柜台进行促销。一个星期过去了,一台理疗仪也没有卖出去,导购员跑回公司向经理汇报说:“这家药店的顾客层次不高,恐怕难以购买理疗仪这种**消费品。咱们的产品在那里无人问津,还不如换个地方试试看。”经理没有马上采纳他的建议,而是亲自到药店实地考察,结果他惊异地发现本公司的导购员居然犹如木头一般呆立于柜台之内,没有微笑,没有鼓励,也不去主动招呼顾客。第二天,导购员就接到了辞退通知。他找到经理质问:“为什么辞退我?”经理反问他:“你会钓鱼吗?”“会,把鱼饵挂在鱼钩上,下到水中,鱼漂一下沉,马上起杆。”经理启发道:“促销如同钓鱼,不放诱饵,如何能吸引顾客购买呢?”导购员恍然大悟,要求再**一星期。
由此可?,如果店员只是消极等待,·守株待兔,而不主动出击,抛出“诱饵”,顾客是不会自动“上钩”的。
第二个星期,这家理疗仪公司的导购员变得异常活跃。他不停地在柜台内外游走,逢人就讲理疗仪的妙处,见人就说一句话:“这种理疗仪是国际上*流行的产品,您也来一台吧!来、来、来,我给您开票保证给您挑台好的。”还时不时地把顾客拉过来,让他们试一试理疗时的感觉。当顾客犹豫或离去时,导购员仍然紧追不舍、喋喋不休:“您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啦!”此法当天见效,出手了一台。但情况日益不妙:路过他柜台的顾客?来越少,人们明显都躲着他。导购员又找到经理,经理反问他:“给鱼钩上诱饵时要注意些什么?”“不露钩。”“不错,连鱼都懂得躲避露尖的鱼钩,何况人呢?”
由此可见,即使是制作好了“诱饵”也要学会“放钩”,不能放得太明显,让顾客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了解了“诱饵”的重要性后,下一步就是要明白到底什么才叫做吸引顾客“上钩”的“诱饵”。什么样的动作会吸引客人进店购买?什么样的动作又会使客人望而却步?直白地说,就是在接待客人前,店里没有客人的时候导购员应该做些什么?是站着死死等待,还是含情脉脉地靠在门口望着那些穿流而过的人群,抑或是站在店门口拉客“欢迎光临……”“随便看看”“进来看看吧,买不买不要紧”。这些语言有足够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将匆忙的行人拉进门店吗?不但没有,而且还会使人远远地躲开,避之都来不及,何谈进人观看呢?
显示全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