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话题女王六六再踩社会痛点
《蜗居》之后直指中国式医患关系
我们在互相提防的日子里提心吊胆,又何止是医院?
人在世上不外乎两点,心与术。也就是德与才。要么德才兼备,要么心术不正。一个预备成为医生的人,首先要有一颗仁心,然后才去训练他的仁术。
当红的作家六六,分别以患者和医生的身份“卧底”上海的大医院半年,试图去揭开中国医患关系恶化的根源。嬉笑怒骂,真实再现医院里医生与病患之间的相互依存又对立的关系。,六六用她特有的轻松灵动的文字,为观察医患矛盾提供了另一种视角与体验——理解医生。
我可以和媒体,和你们一起骂医生。这种选择,对我而言是件容易的事,而且很能吸引眼球。要知道,这世界上,*容易一炮而红的事,就是××门事件。揭黑幕,爆冷,扎偏门。
其结果是,我们越发怀疑这世界的真诚,我们越发不能将自己的手,交付于他人手心。
——六六
小说精彩语录:
人们心里都有个强势弱势的自然倾向性。警察与被捉的百姓之间,警察是强势,老百姓是弱势。医生与病患之间,医生是强势,病患是弱势。城管与小贩之间,城管是强势,小贩是弱势。弱势声讨强势是权利,若强势胆敢辩驳,那叫屎壳郎进厕所,找死。
我是医生,我不是**消费店的职业经理。他眼里,我其实与那些提供跪式马杀鸡的女子没有任何不同。他到医院是来消费的,我于是要提供与他消费等值的服务,我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他这一番话让我明白,原来,所有人都认为到医院是去消费,消费就要买到等值产品,而我们无法提供,至少无法保证百分百货物对版。我要摆正自己的地位,我并不如自己想像的那样高尚,视拯救生命为己任。我首先要将身段放低再放低,放到与宾馆服务员和足底按摩师一个水平。
如果,看病不再是消费,不再是家庭负担,会不会大家就比较容易接受“意外”二字呢?
一个预备成为医生的人,首先要有一颗仁心,然后才去训练他的仁术。心术不正的人,是很难成大器的。作为医生,仁心固然重要,但仁心大于仁术,怕也不会是好医生。
一个医生,也许抽烟喝酒好色贪财,但他有着三十年以上的医龄,医术出众,****,治愈率达到99%,另一个品学兼优德才兼备,是未来医坛的后起之秀,但治愈率只有20%,你作为患者会选谁?如果你有勇气选择我,我真的感谢你的八辈祖宗有这样的勇气。
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但我觉得医院真的快变成暗黑帝国了,每天都上演打砸抢,全武行。我要告诉我的小学妹们,除了学打针,还要学女子防身术。
如果中国能够做到,每部汽车里面含有2000元人民币的**开支,每支牙膏里含有两毛钱的**投入,每个人的工资里有一部分强制性**保险,中国人看病还会这样难和贵吗?
写病史看起来是*基本*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却往往是医生生涯的终结书。要想做一名成功的医生,首先要保证自己是一名医生,有行医的资格。保护自己,这是医生的首要任务。
病这个东西不是生出来的而是查出来的。
要是每个人对**稍有不满,都带人过来打砸抢,那我们医生的人身**怎么保证?什么是和谐,和谐不能以牺牲我们的**为代价。他们农民的命是命,我们的命不是命吗?如果每次都以我们的退让告终,以后医院就是一个没有公信力的地方了,每个人都可以随意质疑我们的诊断。我们的每一步诊断,无论再怎么清晰,再怎么备至,都不能保护我们自己,那这个职业,不做也罢!
人和人就是这样对立起来的。我们也知道90%以上的患者都是善良的通情达理的,但我们判断不出谁是会制造事端的10%,为保护自己,防患于未然,所有的人统统被假定为闹事患者。你拿来的二级医院的片子,我们不承认,你昨天刚量的指标,今天要重新做过,我们只认我们医院的设备测出来的结果。我如果好心替你省钱,凭直觉判断,而少做一样检查,万一不巧恰恰就是省下的那部分出了麻烦,责任肯定是我的。我不想再担负任何责任了,我应该担负的和我不应该担负的。我所有的悲悯之心,就这样被毁掉。
这个社会哪个**都在乱搞,小商小贩缺斤少两,无良奶商添加三聚氰胺,政府官员挪用社保,煤矿老板挖黑煤,建筑商偷工减料大桥垮塌,连小学生都有人代写作业,在利益至上丧尽天良的环境里,干吗以崇高的标准要求我们医生,这社会又何在乎多一刀呢?
医生有三重境界。**重叫治病救人,你能够看好病人的疾病。这只能说明你是一个医务工作者,一个技工,和修鞋匠、卖馒头发糕的师傅没任何区别。微笑服务那是小CASE,是你作为人应该做的,根本不应该提到评比的标准里去。第二重叫人文关怀,你不仅看好病人的病,你还有悲天悯人之心,对待病人要像亲人一样,我知道你就在这条路上行走。但我希望自己能够做到第三重,那就是进入病人的灵魂,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
18楼有个亿万富翁,正值壮年,癌症晚期,跟主任说,我捐你们医院十亿元,你负责治好我的病。主任笑着跟他说:“你对我的职业理解错了。你不给我一分钱,我的责任也是把你治好。如果钱能买命,你觉得洛克菲勒王永庆会死吗?还有六个月,你现在要做的*主要的事情,不是治病,而是安排十亿怎么分配,千万别落得像王永庆那样的结局就好。
全国涌来看他的病人坐船坐飞机坐火车长途跋涉,在医院门外自带铺盖卷,买黄牛号也好,网上挂号也好,彻夜排队也好,费时费力好不容易轮上。一进屋,朱老就伸手拿片,无论你怎么主诉症状他是不听的,只在片子上扫一眼,蹦出“开刀”二字或者“不开刀”三字。患者再问什么时候住院,就回一个字:“等。”再问等多久,没话了,下一个病人已经进门。我要是被他看,也会被活活气死。为见活菩萨一面费尽周章,见了以后就这样热脸贴冷屁股,谁都受不了。
如果,看病不再是消费,不再是家庭负担,会不会大家就比较容易接受“意外”二字呢?
揭露中国式医患关系:心术
相关**:话题女王六六经典婚恋作品集(王贵与安娜/双面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