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下,在中国从世界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发展的过程中,中国面临着反倾销的严峻挑战。反倾销问题不但影响着中国的出口贸易环境,也关系到国内产业的发展与经济**。
WTO体制下中国面临出口产品屡遭反倾销的挑战。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出口的增加,中国的出口产品总额从1978年的不足100亿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4387.7亿美元,占全世界出口总额的5.9%,位居世界第4位。
在这种高速增长面前,中国成为国际反倾销的“*大受害国”。自1979年欧共
体对中国出口的糖精及盐类进行反倾销调查以来至2003年6月底,已有27个**和地区发起了532起涉及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涉及出口产品几千种。WTO成立以来至2003年6月,针对中国出口产品被反倾销立案324起,占全世界立案总数的14.2%,其中2/3以上案件被实施了反倾销措施。
中国的出口总额只占世界的5.9%,而受到反倾销调查的数量却占到了全球的14.2%。世界上平均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一起针对中国产品。而且,中国出口产品被征收的反倾销税一般在50%~****之间,高于WTO其他成员方出口产品被征收反倾销税的平均幅度,具有断然的贸易禁绝性。
此外,中国“人世”没有立即改变中国应对国外反倾销时“非市场经济**”地位的被动局面。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出口产品屡遭反倾销调查并被采取反倾销措施,有国外贸易保护和歧视性措施的一面。同时,也有中国企业低价竞争和不了解反倾销法律制度、不重视反倾销应诉的一面。
WTO体制下中国面临着运用反倾销合法保护国内产业的挑战。2003年中国进口产品总额达4128.4亿美元,占全世界进口总额的5.3%,位居世界第3位。中国面临的进口压力和外国不公平贸易的冲击也愈来愈大,不可避免地发生进口产品对我国相关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甚至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在进口贸易环节,只能使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和wT0允许使用的法律手段进行管理,国内产业也只能在这个框架下寻求权益的保护。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是也面临着运用反倾销合法保护国内产业的挑战。国内产业在面对倾销进口受到损害的时候,不能再期望通过传统的行政手段受到照顾和保护,而应当合法地运用反倾销法律制度,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是中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中国外贸增长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200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约为5097亿美元;2004年则达到11547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欧共体的第--~$j大国;2005年全年进出El贸易总额预计将达14000亿美元,约为2001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的3倍。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外部贸易环境日趋紧张,贸易摩擦El益严重。以反倾销为例,1995年至2004年底,WTO成员方反倾销立案2646起,其中涉及中国产品的调查411起,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值得指出的是,在我们高度关注发达**对我国产品频频发动反倾销调查的同时,发展中**也开始加大对我国出El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力度。例如,印度对中国反倾销立案达76起,阿根廷为40起,土耳其为34起。
面对当前的国际贸易复杂格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善于运用国际通行规则发展和保护自己”。因此,面对国际贸易摩擦,我们一方面要考虑外贸发展战略的转型,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国际通用规则特别是WTO有关反倾销规则的深入研究,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同时注重对国际规则的理解、驾驭和利用。与此同时,由于外国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倾销行为也时有发生,国内主管机构亟需借鉴国际反倾销经验,合理地维护国内相关产业的利益和兼顾各方利益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