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 饮食养生
一、饮食养生的理论根据
(一)古人论饮食与养生
夫安身之本,必须于食,救病之道,惟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药性者,不能以除病。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怡神养性,以资血气,故为人子者,不可不知此道也。是故君父有疾,即先命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故孝子须深知食药二性也。论日:人子养老之道,惟有水陆百品珍羞,每食必忌于杂,杂则五味相扰,食之不已,为人作患,是以食啖鲜肴,务令简少。饮食当令节俭,若贪味伤多,老人肠胃虚薄,多则不消,膨胀短气,必致霍乱(注:相当近称肠胃炎)。夏至以后,秋分之前,勿进肥浓羹腥,酥油乳酪,则无他虑矣,所以老人多疾者,皆由少时春夏取凉过多,食饮大冷。其鱼脍生菜生肉腥冷之物,多损于人,直宜断之,唯乳酪酥蜜,恒宜温温而食之,此大利益老年,若卒多食之,亦令人腹胀泄痢,可渐渐食之,每日常学淡食,勿食大醋物。(《太平圣惠方·九十七卷·食治养老诸方》)
人皆知谷畜之类,可以为养,殊不知物性有相戾,物宜有畏恶。智者于此,使顺阴阳之义,取稼穑之和,审气味之宜,则致养之道得矣。
盖天地之专精为阴阳,阴阳袭精为四时,四时散精为万物,惟人万物之灵,备万物之养,饮和食德,以化津液,以淫筋脉,以行营卫。全生之术,此其要者。《内经》论食饮有节,为知道之人,凡以穷理尽性,非特从事于肥甘而已,况五方之民,嗜欲不同,味阴阳之一偏,故有一偏之病,养生者,所以欲消息应变,不欲久服,虽五谷致养,犹有过食生患,如豆令人重者,矧非稼穑者乎。
真精之府,本无二致,天地专之,妙生成于阴阳,阴阳袭之,运合辟于四时,四时代散,散之为万物,万物离张,得之为性命,均物也。惟人万物之灵,故能备万物之养,以饮天和,以食地德,化津液而润五藏,淫筋脉而溉经络,行营卫而通血气,达全生之术而得其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