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这些作用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学生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一旦出现了学习困难,教育心理学可以提供多种方法帮助教师了解原因。例如,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存在困难,我们就可以应用智力测验、阅读测验或者与此有关的生理方面的健康检查等各种测查手段来找出语文阅读困难的症结。当然,阅读困难也可能与个人的生活经验有关,如父母离异、父母对儿童漠不关心或期望过高致使儿童的学习动机受挫;或者与教师关系不和、教学方法不当等致使儿童失去学习兴趣等。教师可以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学生学习困难或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追根溯源,准确了解学生,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心理健康发展。
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尤其是对传统的常规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更为科学的观点。例如,在小学语文课上,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方式指定学生来朗诵课文,是随机点名还是按顺序点名?对这个看上去不成为问题的问题,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其答案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应综合考虑不同的年级、不同点名方式的利弊等,选取恰当的点名方式。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教育心理学对实际教学所提供的科学的理论指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为解释教育现象提供了不同于传统的新观点。在实际教育中,许多教学方法和行为都是沿袭传统的方式,或者是想当然的。教育心理学常常会对这些方法和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提出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的观点来指导实际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和技术。教师可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材料、教学环境等,将这些原则转变为具体的教学程序或活动。例如,根据学习动机的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反馈、恰当控制动机水平等手段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依据学习迁移的规律,可以在教学内容的选编、教学程序的安排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迁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