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现代地貌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现代地貌学

  • 作者:高抒 张捷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177992
  •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01日
  • 页数:373
  • 定价:¥29.9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地貌学长期以来一直为地球科学工作者所重视,而现代地貌学注重把地貌形成演化作为地球系统行为的组成部分来研究。《现代地貌学》试图把**放在地貌特征的刻画和地貌形成演化的介绍,突出沉积环境、时空尺度、过程与机制等重要观念,强调野外工作、实验分析、模拟计算等基本技能。《现代地貌学》介绍了地貌学的基本问题、发展简史,以及地球表面环境和内、外动力作用;描述了一些重要的地貌类型和特征;探讨了泥石流过程、海岸地貌演化和小尺度床面形态演化问题,以鼓励学生掌握地貌演化的研究方法;《现代地貌学》*后一章提供了地貌学应用的一个实例。
    《现代地貌学》可作为高等学校地理类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地质类等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文章节选
    **章 绪 论
    **节 地貌学的基本问题
    一、地貌及地貌学的定义
    地球表层是人类生存环境,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等,而固体地球的表面可以说是这些圈层相互作用的重要环节和具体场所,也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的场所和物质基础。固体地球表面(通常简称“地表”)的形态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物质组成及结构,以及其形成和演变规律,对人类活动和文化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这里所谓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特征就是通常所说的地貌。
    地貌的属性可以从物质构成、几何形态、及时空尺度几个方面进行界定。从物质属性看,地貌学研究的地表是指地壳的外表面,其组成物质是岩石及其风化产物——土(可以看做松散的岩石),其构成方式可以呈现多种内部结构构造。从几何形态看,地球表面形状,是指固体地球表面以高低起伏为基本特征的几何形态(如高山、平原、高原、山脉、丘陵、峡谷、河谷、盆地、沟谷、洞穴、悬崖等),常简称为“地形”或“地貌”(1andforms,或relieves)。在空间尺度上,地貌的界定通常是以人类活动范围或人类常规知觉的尺度范围,显示了地貌学中地理学人地关系传统的属性;但是,随着科学技术进展(如遥感技术和多种显微技术),固体地球宏观尺度的表面形态(或行星地貌,尺度范围l02—103 km),如洋中脊、边缘海、大陆架等,以及微观尺度范围(10平方米~l0立方米及以下),也逐渐纳入了地貌学的研究范围。地貌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特征。在时间尺度上,地貌主要是现代地表过程的产物。
    地貌学的英语术语Geomorphology源自希腊语的词根9eo(地球)、morphe(外表形状、面貌)及logos(论述),其他欧洲语言如960morphologie(法语)、reoMopqbonoraa(俄语),Geomorphologie(德语)保存了类似的特征。
    国际上不同地区学术界将地貌学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在美国,地貌学一般属于地质学系列,它替代了地文学(Physiography);而在澳大利亚、英国和西欧其他**,地貌学则更多地属于自然地理学。 地貌学是一门长期以来对于地球科学工作者有着巨大吸引力的学科。曾经大量出版过的专著和教材就是一个明证。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地貌学就建立了一个较好的理论体系,首先是120年前戴维斯的侵蚀循环说,其次是内、外营力作用的概念。进入21世纪,人���依然关注地貌学,但是明显地换了一个角度,不再强调以地貌本身来说明地貌演化的阶段,而是注重把地貌形成演化作为地球系统行为的组成部分来研究。例如,当今的地貌学家经常把地貌变化看成是与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变化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全球变化的组成部分,而且地貌演化中的产物是全球变化的忠实记录,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绝好材料。在融入地球系统科学的过程中,地貌学需要不断汲取其他学科的营养,进一步发展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时空尺度、过程与机制、动力学和模型、正演与反演、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等成为地貌学的重要观念,野外工作、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模拟计算则成为地貌学的基本技能。这是现代科学对地貌学的要求,也是我们编写这本教材的目的。
    有关地貌学的教材国内外已经有了多本,其结构大多是对不同类型的地貌进行描述。本书虽然考虑了地貌的分类问题,但是更加着重强调的是地貌特征的刻画、地貌研究方法,以及地貌形成演化的过程和机制。
    本书分十四章。**章介绍了地貌学的基本问题、地貌学发展简史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叙述了地貌赖以形成的地球表面的环境和地貌的内、外动力作用。第三章至第十章,以陆地地貌为**,描述了地球上主要的地貌类型和特征;值得指出的是,对海洋地貌的筒略并不表示其重要性较低,而是表示海洋地貌的研究目前尚不及陆地地貌深入,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工作。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分别论述了泥石流过程、海岸地貌演化和小尺度床面形态演化问题,其目的是使学生尽早地接触研究地貌演化的过程和机制的方式。当然,在其他章节,我们也努力使研究方法和过程、机制研究贯穿于全文。*后,第十四章以地貌遗产和旅游地貌学为例,说明了地貌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和重要性。为了便于学生的学习,我们在书后提供了一份国内外部分地貌学专著和教材的目录。
    目录
    **章 绪论
    **节 地貌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地貌学发展简史
    第三节 本书使用方法的建议
    讨论与思考题

    第二章 全球地表系统特征
    **节 全球构造、陆地与海洋
    第二节 能量平衡、物质输送、水循环
    第三节 气候与海面变化 ”
    第四节 生物活动及其地貌作用
    第五节 全球变化中的地貌系统
    讨论与思考题

    第三章 海底与海岸地貌
    **节 洋中脊、**裂谷和转换断层
    第二节 深海平原、海山与海岭
    第三节 海沟一岛弧一边缘海盆地
    第四节 大陆坡、海底峡谷和深海扇
    讨论与思考题

    第四章 流域地貌系统
    **节 风化作用、剥蚀过程与物质运移
    第二节 水系及其特征
    第三节 河床、河漫滩、阶地
    第四节 河口湾与三角洲
    讨论与思考题

    第五章 花岗岩地貌
    **节 花岗岩分布与岩性
    第二节 花岗岩风化壳
    第三节 花岗岩峰林地貌
    第四节 花岗岩丘陵区崩岗侵蚀地貌
    讨论与思考题

    第六章 红层与丹霞地貌
    **节 红层的特征、形成环境及分布规律
    第二节 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特征
    第三节 丹霞地貌演化
    第四节 丹霞地貌的旅游开发
    讨论与思考题

    第七章 荒漠地貌
    **节 荒漠地貌的概念
    第二节 风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第三节 岩漠与砾漠
    第四节 沙漠
    第五节 荒漠化过程
    讨论与思考题

    第八章 黄土地貌
    **节 黄土地貌分布
    第二节 黄土高原的形成
    第三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相关地貌
    第四节 黄土沉积与环境演化信息
    讨论与思考题

    第九章 冰川与冰缘地貌
    **节 冰川作用过程
    第二节 冰川侵蚀作用与侵蚀地貌
    第三节 冰川的搬运、堆积作用与堆积地貌
    第四节 冰缘作用过程与冰缘地貌
    讨论与思考题
    第十章 岩溶地貌
    **节 岩溶地貌的定义
    第二节 岩溶作用
    第三节 岩溶地貌类型及特征
    第四节 岩溶地貌理论研究及应用
    讨论与思考题

    第十一章 泥石流
    **节 泥石流分类、分布、分区与形成条件
    第二节 泥石流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 泥石流**
    讨论与思考题

    第十二章 海岸地貌演化
    **节 河流三角洲形成和演化
    第二节 砂砾质海岸
    第三节 海滨平原与潮滩
    第四节 潮汐汊道
    讨论与思考题

    第十三章 床面形态演化
    **节 床面形态的类型和特征
    第二节 小波痕形成演化过程
    第三节 大波痕与沙波的形成演化过程
    第四节 潮流沙脊形成演化过程
    讨论与思考题

    第十四章 地貌遗产和旅游地貌学
    **节 地貌遗产和旅游地貌学的概念
    第二节 地貌遗产的价值类型
    第三节 地貌遗产及地貌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
    第四节 旅游地貌环境影响评价和旅游地貌容量
    第五节 地貌遗产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
    讨论与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国内外部分地貌学专著和教材目录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