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体育赛事选择
**节 体育赛事选择简述
当前体��赛事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赛事规格上可分为国际性体育赛事、洲际体育赛事、地区体育赛事、**级体育赛事、国内一般体育赛事等;从赛事规模上可分为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单项大型体育赛事、一般体育赛事和小型体育赛事等;从赛事区域上可分为世界性体育赛事、地区性体育赛事等;从赛事项目设置上可分为综合性体育赛事和单项体育赛事;从赛事性质上可分为商业体育赛事或非营利性体育赛事等;从运动员身份上可分为职业选手体育赛事和业余选手体育赛事;从运动员年龄上可分为儿童体育赛事、青少年体育赛事、成年人体育赛事及老年人体育赛事。选择体育赛事是赛事组织者运作体育赛事的起点。如何在众多的体育赛事中作出正确选择,使体育赛事成为有效载体,实现各种不同的目标呢?这是赛事组织工作能否成功的首要条件。
组织机构选择体育赛事的动机各有不同,通常与其自身性质、需求密切相关,尤其是当前体育赛事早已远远地超越出体育自身的范畴,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紧密联系,使组织机构在选择赛事的动机方面呈现多元化、复杂化、个性化的特点。选择体育赛事的动机、需求不同,组织机构需要衡量与评估的因素也不同。
一、政府机构对体育赛事的选择
政府机构(包括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体育赛事的选择,通常是将体育赛事视为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对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后再作决策。由于体育赛事不仅能够促进举办地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而且能促进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现代服务业、传输通讯、媒体电视、商贸旅游、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能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市政建设、展示地区形象和改善投资环境。体育赛事,尤其是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绝不仅仅是一场体育比赛,而是一项对举办地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带来显著效益的特殊的社会事件。借助体育赛事提高举办城市的关注度、知名度与美誉度,扩大“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等等是政府机构成为体育赛事选择、申办及运作管理中非常活跃的角色之一的根本原因。
政府机构在选择体育赛事的过程中至少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虑地区的体育传统因素
不同的体育项目在各地区受欢迎程度是不同的,也影响到该地区相应体育项目的竞技水平高低和市场环境好坏。在某个**、地区、城市为人推崇和备受瞩目的体育赛事,在另一个**、地区、城市举办可能会乏人问津,受到冷落。因此,政府机构在选择体育赛事时,首先需要考虑当地的体育传统因素。比如,广州市选择申办2009年苏迪曼杯,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广州有较高的羽毛球竞技水平,群众基础广泛,羽毛球赛事市场环境良好。2002年广州举办的汤尤杯,观看电视直播的有1.1亿人次,现场观众达5.5万多人次。并且广州曾先后举办了2000年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2002年汤尤杯世界男女团体羽毛球锦标赛、国际羽联大奖赛、2003—2007年中国羽毛球大奖赛等高水平的国际大赛和2000年全国羽毛球锦标赛等国内颇具影响力的羽毛球赛事。这些都表明广州具有良好的羽毛球体育传统,有利于羽毛球赛事的申办和运作。
(二)考虑地区的地理及人文因素
除体育传统因素外,政府在进行体育赛事选择时,还应根据赛事本身的特点,结合当地地理、文化、传统等因素加以考虑,这对能否办好一项赛事,能否带来相应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影响。在风光美丽、地势平坦的沿海旅游城市厦门举办马拉松比赛肯定比在建筑物林立、空气混浊的工业城市合适;举办龙舟比赛,岳阳市自然能在地理和文化传统上更胜一筹;近年来在四川省境内举行的各种形式的山地户外挑战赛,也是借助地理上的优势。又如2004年在江西省宜春市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当地政府选择申办该项运动会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宜春当地的地理及人文因素。宜春既是赣西北地区主要的重要农业城市,又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素有“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气如春,四时咸宜”的美称,生态环境优美,气候舒适宜人,境内有明月山、三爪仑、天柱峰、阁皂山4座**森林公园、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和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全国农民运动会在宜春举办,与其地理、人文环境相契合,有利于推广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塑造生态城市形象。
(三)考虑地区的经济实力
考虑地区的经济实力既包括政府机构的财政状况,也包括当地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消费能力等。体育赛事崇尚平等,不分贵贱,但和其他产品与服务一样,面对着不同的消费群体。像高尔夫、赛车这样的体育赛事面对的通常是高消费群体,门票昂贵;而足球、篮球、排球等比赛所面对的社会群体覆盖面则相对广泛,门票价格也能为普通大众所承受。比如,全国运动会是国内*大规模、*高规格的综合性运动会,不是每一个城市都有经济实力承办的,**甚至曾经规定只能由北京、上海、广东三地轮流举办。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国务院才于2000年底批示,同意取消全国运动会由北京、上海、广东三地轮流举办的限制,允许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申请举办全国运动会。又如,青海省作为一个内陆省份,财力较为薄弱,当地政府选择了运作成本相对较低的自行车赛,作为地方品牌赛事进行精心打造,为青海与国际的沟通架起了一道桥梁。在选择体育赛事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出现“一届政府办赛,三届政府还债”的现象,防止由于造“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导致的财政负债。
二、非政府机构对体育赛事的选择
非政府机构主要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非政府机构根据其组织目标可划分为非营利性机构和营利性机构。
非营利性机构如社会团体,选择赛事时其动机与政府机构有类似之处,即以社会效益为首要目标;但考虑的范围和程度有所不同,涉及的社会领域更为具体,比如残疾人协会对赛事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而环境保护协会对赛事的选择则**思考如何宣传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环保事业发展。尽管非营利性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其生存与发展也需要保证财务稳健、持续运营。因此,非营利机构在选择赛事时也必须兼顾经济效益,至少需要保持赛事运作的收支平衡。
营利性机构主要是指企业,根据资本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经营的*终目标是获得利润,这决定了企业在选择赛事时首要目标是经济效益,即期望通过赛事的运作获得利润。现代社会法制建设的逐渐完善,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以及公众对企业社会公民意识的强调,也约束和限制着企业“唯利是图”的行为,使其必须遵守一定的法规、制度及规则,因此,企业在选择赛事时不可忽视社会效益。
政府机构在选择体育赛事时所考虑的体育传统、地理人文、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及大众消费能力等因素,同样也是非政府机构在选择体育赛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除此之外,非政府机构在选择体育赛事的过程中,还需着重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一)政府对该项体育赛事的态度
体育赛事,尤其是大型体育赛事,已被公认为“社会事件”,其运作管理必然涉及各项政府职能,如城市交通、社会**、市政建设等。政府机构选择某项赛事时,意味着它对该项赛事持有正面积极的态度,尽管在赛事运作管理中,协调政府内部上下级以及平级部门关系也是相当复杂的工作,但一般不至于产生对赛事具有“颠覆性”的决策或行为。而非政府机构在选择赛事时,必须考虑政府对该项体育赛事的态度。如果政府对赛事持肯定与支持的态度,那么赛事运作将事半功倍;如果政府对赛事不认可,或者态度不明朗,则意味着赛事运作可能会有相当大的风险。因此,非政府机构在选择赛事时需要了解政府对赛事的态度,并尽可能地寻求政府对赛事的支持。
(二)该项体育赛事运作的现金需求
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在选择赛事时都需要评估赛事运作所需要的资金,衡量自身的财务状况能否支撑赛事的运作,以及评估、预测赛事的成本一效益。但对于非政府机构而言,需要比政府机构更多地关注赛事运作所需要的现金流。这里的现金流不仅指现金的总量,还包括现金的分布。某项赛事从运作的整体而言,极有可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在赛事运作前期需要投入巨额启动资金,而赛事收人大部分在赛事运作后期才能产生,这意味着赛事前期几乎只有现金流出,而没有现金流入。这对于政府机构而言不一定是难题,对于非政府机构,尤其是营利性机构来说却可能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如果一个公司选择某项赛事,获得了赛事的承办权,却在赛事运作过程中遭遇资金瓶颈,又无法及时融资,那么不仅仅是赛事不能顺利运作下去,公司也可能陷入财务困境,引发生存危机。
(三)体育赛事运作的人才与经验
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非政府机构运作赛事,都需要合适的人才与相关的经验。由于政府机构在调配人力资源上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因此这个因素在政府机构选择赛事的过程中并非突出问题,而非政府机构则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借调或者招募到合格的赛事运作人才。如果一个企业在已经获得赛事承办权后才开始寻找赛事运作管理人选,将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轻则导致人力成本增加、延误赛事运作,重则导致用人失准、赛事运作失败。因此,对于非政府机构而言,必须在赛事选择的过程中就对自身是否具备赛事运作人才与经验进行权衡,及早寻找解决人才短缺与经验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
总之,在选择体育赛事过程中,只有从组织机构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有效评估申办及举办体育赛事的利弊,才能作出明智的选择,才能使赛事真正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而服务。
第二节 体育赛事选择参考文件
关于在东莞松山湖举行马拉松比赛可行性的调查报告
为了观摩学习我国*大的马拉松品牌赛事之一的“2004夏新厦门国际马拉松赛” (简称厦门马拉松赛)的筹备组织情况,为了进一步论证在我们东莞松山湖举行马拉松赛的可行性,考察组一行到厦门实地观摩了“2004夏新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和全国马拉松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
一、基本情况
此次比赛是厦门举办的第二届马拉松比赛,参加比赛的有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35个**和地区的外籍选手1259名,比赛共分男女两个组别、四个赛段,进行了5公里、lO公里、半程和全程马拉松比赛,加上当地和周边的市民、学生共有1.5万余人参加了不同赛段的比赛。厦门马拉松比赛的定位是以专业级锦标赛为主,因此在正式比赛中不仅有来自肯尼亚等国的世界**选手,也有来自港、澳、台地区的选手,其中台湾地区的选手组成了150人的代表团,引人瞩目。参加比赛年龄*大的89岁,*小的13岁。这次比赛的赛道设在厦门市风景如画的环岛路,**电视台等全国15家电视台对比赛进行了现场直播,还出动了直升飞机进行航拍。当晚的**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对赛事进行了报道,CCTV一5及福建电视台、厦门电视台进行了滚动新闻报道,当地的报纸发了专刊。
此次比赛组委会得到了以厦门当地的**企业夏新电子有限公司为主的一批企业的大力支持。因此,此次比赛冠名为“夏新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据大会组委会称,本次比赛由厦门日报为主联合一些广告公司负责推广,共寿集资金约1500万人民币,向大会组委会上缴1000万元,本次比赛共直接支出了500万~700万元,盈利100万~200万元。
此次比赛,厦门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有关单位大力协助。厦门市举办退样的比赛,旨在通过比赛让“世界关注厦门、让厦门走向世界”,尤其是把此次比赛作为台湾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载体,实现了台湾代表团全体从金门直航厦门。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担任了大会组委会的主要领导并参加了多项重要活动。厦门市的公安、交警、消防、武警、城市管理执行局等单位对赛事的顺利举办也都提供了大力支持,比赛没有发生一起意外事件。比赛期间还举办了相关配套活动,如中国(厦门)体育用品博览会、巾帼健身跑、城市体验挑战赛、高校马拉松挑战赛、健康儿童快乐跑、美食文化节、主要赞助商展示活动、风筝表演等系列活动。形成一个“马拉松节日”的氛围。
纵观此次比赛,完全达到了厦门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使3月27日的厦门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实现了“精彩、圆满、隆重、热烈、**”的目标,可谓是一次成功的大型活动。**体育总局领导对这次比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此项赛事不仅是我国大型国际性比赛的典范,而且已成为世界的一个品牌赛事。
东莞松山湖同样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环境,并有其他地区少有的生态化科技园优势,举办国际性的马拉松赛事将使国内外对东莞“工业加工区”的旧观念大为改变,城市形象也大为改观,使体育三下乡、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政策得以落实,使东莞成为体育休闲、旅游的新亮点,是体育搭台科技唱戏、经济唱戏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和体现。我们相信,只要领导重视、齐心合力、精心策划、规范严谨操作,一定能办得精彩、隆重、热烈、圆满、成功。
二、关于在松山湖举办国际马拉松赛可行性调查的有关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