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人体测量与评价
QQ咨询:
有路璐璐:

人体测量与评价

  • 作者:人体测量与评价编写组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031065
  • 出版日期:1990年09月01日
  • 页数:263
  • 定价:¥11.9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介绍了同人体测量与评价有关的主要理论知识和形态、机能、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测量与评价方法,以及身体组成成分、营养状况、疲劳程度的评定方法。理论知识的主要内容有:测量的可靠性,有效性及客观性的概念及其检验,评价的概念及分类,相对评价、**评价和动态评价方法的应用,人体生长发育的评价与预测,成套测验的项目分析,以及人体测量工作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等,并附有国内外各种评价标准。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本科和专科的参考教材,亦可供体育工作者参考。
    目录
    绪言
    一、人体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二、人体测量与评价的内容
    三、人体测量发展概况
    **章 测量与评价概说
    **节 测量的期望
    一,可靠性
    二、有效性
    三、客观性
    第二节 身体发育的评价与预测
    一、评价的概念及评价标准
    二、形态发育的评价
    三、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评价
    四、身体发育的预测
    第三节 测试工作计划的制定及项目分析
    一、测试工作计划的制定
    二、项目分析(成套测验)
    第二章 人体形态测量
    **节 形态测量的基本知识
    一、形态发育特点
    二、常用人体解剖学术语
    三、体表划线
    四、测量的基本姿势及测点
    第二节 姿势的检查与评价
    一、姿势的概念及**姿势的条件
    二、姿势的一般检查与评价
    三、脊柱弯曲度的检查
    四、胸廓形状检查
    五、腿的形状检查
    六、足的形状检查
    第三节 身体测量
    一、身体测量的意义
    二、测量内容及方法
    第四节 体型
    一、测量体型的意义
    二、体型的概念及分类
    三、体型的测量方法
    第五节 骨髂年龄
    一、骨骼年龄的概念
    二、骨骼年龄与成熟度
    三、儿童少年时期的骨骼X线解剖特点
    四、骨骼年龄的测定
    第六节 生长发育的评价
    一、对个体的评价
    二、对集体(群体)的评价
    第三章 心肺功能测定
    **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试验
    一、机能试验中的脉串测量
    二、定量负荷试验
    三、其他心血管机能指标

    第二节 呼吸系统机能试验
    一、5次肺活量试验(洛金塔里试验)
    二、定量负荷后5次肺活量试验
    三、闭气试验
    第三节 *大吸氧量的测定
    第四章 身体素质测定
    **节 力量素质的测定
    一、握力
    二、背力及背肌耐力
    三、腹肌力
    四、下肢爆发力
    五、上臂肌及肩带肌耐力
    六、库劳斯·威伯(Kraus-Weber)肌力检查
    第二节 速度素质的测定
    一、50米跑
    二、60米跑
    第三节 一般耐力素质的测定
    一、12分钟跑
    二、5分钟跑
    三、800,1000、1500米跑
    四、50米×8往返跑
    第四节 柔韧素质的测定
    一、立位体前屈
    二、俯卧背伸
    三、关节运动幅度的测量
    第五节 灵敏素质的测定
    一、反复横跨步
    二、立卧撑
    三、“十字”变向跑(布梅兰跑)
    四、10米×4往返跑
    第五章 一般运动能力的测定
    **节 一般运动能力的成套测验
    一、测验项目
    二、测验内容与方法
    三、我国《**体育锻炼标准》
    第二节 平衡能力的测定
    一、静力性平衡能力的测定
    二、动力性平衡能力的测定
    第三节 运动可塑性测验
    第六章 营养及身体成分的测定
    **节 营养状况的测定
    一、皮褶法
    二、直尺法
    三、标准体重
    四、营养指数
    第二节 身体成分的测定
    一、皮脂厚度法
    二、水下称重法
    第七章 疲劳的评定
    **节 疲劳的客观反映

    一、疲劳的一般表现
    二、各项运动中的疲劳表现
    第二节 评定疲劳常用指标
    一、疲劳的自觉症状调查
    二、疲劳的生理指标测定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