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七、民间收债的政治经济学:初步的观察结论
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部分在法律之外,陈鸿强民间收债个案对此提供了
一个新的证据——来自当代中国的证据。显而易见,这一个案展现了一种
公力救济的替代物,人们无需法院、政府或其他科层化的处理者而可自行
适当地解决纠纷;且这种私力救济机制几乎是一项颇令人满意的非正式制
度安排,并导向了无需法律的秩序。从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
视角切入这一个案,可以得出一些有趣的初步观察结论:
1.私力救济行动内含着一种经济逻辑。
2.在私力救济的框架下,债务人存在合作的倾向。
3.在以民间收债为例的私力救济问题上,**的态度显得有些暧昧,
**与社会事实上达成了一种默示的共谋。在某种意义上私��救济被编织
成为公权力的私人网络,从而构成一种**通过私人实现治理的高超艺术
。
4.作为调查对象的民间收债人实际上是一位典型的私人执法者,而私
人执法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
5.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并非截然对立的,两者关系密切,交错互动,
私力救济是在**阴影之下的救济。
6.在本书调查的东门、乃至华南地区,这种民间收债的制度安排经反
复博弈事实上形成了一定的习惯和规则,在生活实践和商业活动中为人们
所遵循,进而实现了一定的法秩序。这种潜规则可视为现代社会中习惯法
的有机组成部分。
针对上述初步结论,下文在分析私力救济的概念(第二章)后,将详细
阐释:为什么私力救济(第三章);在民间收债人介入的私力救济的框架中
,债务人为什么合作,收债为什么行之有效(第四章);**对待民间收债
和私力救济的态度(第五章);私人执法(第六章);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如
何交错互动(第七章);以及,如何通过法律实现私力救济的社会控制(第八
章)。P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