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出现讹误的原因很多,王念孙在《读(淮南子)杂志书后》一文中,归纳为“传写讹脱”和“凭意妄改”两大类六十四条,可作为我们考辨文字的参考。
(二)异文求证
训诂学中所谓的“异文”,是指同一句话中的某个字,在不同的版本或者篇目中换用了另一个字,这两个不同的字往往是意义相同的,因而可以由其中一个字的意义推知另一个字也具有相同的意义。例如:
《吕氏春秋·知度》:“故小臣吕尚听,而天下知殷周**也;管夷吾
百里奚听,而天下知齐秦之霸也。”毕沅日:“旧校云:(‘听’)一作任。
按:《说苑》作‘任’。”
据此异文可知“听”与“任”义同。
《说文·牛部》:“翠,牛很不��引也。”《集韵·铣韵》作:“《说文》:‘牛很不从牵也。’”由此可知“引”与“牵”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