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对营养就有了认识和应用实践。食具药性,药可食用,食药合一,此谓“药食同源”。*早见于《后汉书·列女传》的“药膳”是医食合一的典型代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物与健康的关系有了更多的总结,尤其是饮食养生的实践更加广泛和深入。如《周礼·天官》记载的“食医”,专门掌管天子的饮食调养,这大概是世界上*早的营养师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是世界上*早的膳食平衡理论;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认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深刻地阐明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作为我国现存的**部完整的饮食养生学专著,对食疗食谱、饮食制作、饮食宜忌、食疗食物等作有详细的论述等。这些都是我国传统饮食保健与饮食养生的典范,也是古代烹饪营养学的重要内容。
中国现代营养学融入了西方现代营养学、中华饮食养生学和传统烹饪学的精华内涵,突出人体新陈代谢规律、营养素的生理功能、营养素的代谢过程及相互关系、人体对营养素的生理需求等内容的研究。进入21世纪,随着生命科学、现代**保健学、食品科学的发展,及食源性健康与疾病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