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城市污水处理规划的*优化模型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个10万人口的城市,污水排入河流。污水量为40000m3/d,用沉淀和生物氧化二级处理工艺,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然而这样的处理,未能解决河流的水质问题。处理后的污水排人河流,使夏季河水溶解氧(DO)低于5mg/L的水质标准。标准是由法规制定机构根据水生生物的需要提出的。这个城市不得不考虑加深对污水��处理,以改善污水排放的水质。
该城市考虑了两方面的对策。一个是现有处理厂增加后处理,另一个是引二级出水到距处理厂3 km处的土地利用场地,用污水灌溉玉米,减少或消除排人河流的污水。该城市要对这两个对策进行评价,以得出既达到环境标准,又经济有效的规划方案。
这个例子有关的一些城市污水管理概念具有代表性。城市污水经常排人地面水体,出于对公众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关心,水体水质标准和排放标准日渐严格,这就要求处理厂提高其处理效果。污水处理费用很高,从而促使工程师们考虑各种可以替代的方案,其中包括有经济效益的污水回用。污水灌溉是污水回用的一种传统方式,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与污水直接排入水体相比,它是一种有竞争力的方案。
城市污水管理问题很适合于应用系统分析,这种方法很早就成为污水管理的组成部分。
污水处理的实施分四个阶段(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进行,本例只对**阶段一规划阶段进行研究。污水管理规划一般分析各种方案的费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目标是选择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或不同处理的组合方法。在随后的设计阶段,对之进行详细的工程分析,准确的估算费用,提出处理工艺的说明书,并对以后建设和运行所需的财务支出和运行步骤作出评价。污水处理设计费时费钱,因此在规划阶段,必须筛选可能的处理方案,以尽量减少进人设计阶段的处理方案。在污水管理的规划阶段,需要产生和评价各种方案,这*适合于系统分析。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使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规模**扩大,从自然获取的资源越来越多,随之,排放的废弃物也与日俱增。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不仅局限于某一**和地区,诸如酸雨区的扩展、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影响到整个世界范围,已引起世界各国极大的关注。面临对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严重威胁,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沿袭已久的传统发展模式,意识到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中国是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技术经济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实现快速发展的,使本来就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环境管理又是环境保护的核心。
科学、技术、管理被称为现代化的"三大要素",其中以管理*为重要,被视为社会发展的支柱,管理已遍及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可以说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一直从事着对自己行为的管理,当然也包括对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管理。人类的反思意识到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人们意识到加强环境管理与规划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为了追踪国内外环境管理与规划思想、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趋势,我们几所高等农业院校从事环境管理与规划教学的教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共同编写了此书。
本书编写过程中,力求把握该学科的知识性、系统性和适用性,力求追踪反映环境管理与规划理论、方法的*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本书共十二章:张宝莉编写**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九章的第五节、第七节;徐玉新编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八章;吴晓斌编写第七章、第九章;王旭梅编写第十章;吴顺辉编写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限于篇幅,有些引用内容不能一一注明出处,在此向有关文献原作者谨表谢忱!本书出版得到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责任编辑杨吉林为该书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一并深致谢意!
环境管理与规划正处在发展过程中,学科领域非常广泛,编者学识所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