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会因为工资而将本职工作做得更好吗?
*近以阿尔菲·科恩(Alfie Kohn)为首的众多批评家发表言论,声称激励在道德上和实践上都是错误的。[52]道德错误论者指出,激励由于涉及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控制而充满了瑕疵。与之相对应的观点认为,雇用本来就是一 种互动的安排。尤其是在失业率较低的时期,员工可以选择是否在与绩效工资 紧密相连的薪酬体系下(就像激励工资计划)接受工作。我们知道并非所有求职者都是风险规避型的。在有些情况下不愿规避风险的员工宁愿选择含有激励 成分的薪酬而不是完全同定的薪酬。总之,如果公司实行以个人绩效为基础的 激励工资计划,这些求职者就会发现该公司充满了吸引力。相反,如果公司实 行团队激励计划,这些求职者将不会把它视为自己的理想之所。
科恩也暗示激励工资制度实际上可能会有损生产率——一个实践中的确切无疑的负面结果。他的推理主要基于对大多数实验室研究(研究对象或有酬或无酬地单独从事某项任务)的引证。主要依据德茨(Deci)及其同事的研究工作,科恩得出了如下结论:因从事某项任务而向员工付酬会减少员工对该项任务的兴趣——外部报酬(**)减少了内部报酬(完成任务的内在乐趣)。[53]对这一解释的批评者指出,科恩的结论至少存在两个缺陷。[54] **,业务的实际需要要求必须执行某些工作——实际上是许多工作——它们本身并不*具有趣味性。虽然塔吉特可能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购物场所,但是让你日复一日地在货架上摆放毛巾及其他不易破碎的商品,也足以让你失去工作的内在乐趣。[55]如果需要靠激励来完成真实世界的工作并南此而为组 织和客户创造价值,那也只有如此了。这也许只是做生意的成本之一。第二,科恩的研究常常孤立地考察员工。在现实世界里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的,大家都知道谁在工作谁不在工作,而且在分配报酬时会对此作出反应。缺乏与绩效的关联,得到较少激励的员工*终将意识到更努力地工作是不必要的。有些员工少劳多得的现象很快就会为众人所知。例如,考虑一下上一次你完成的集体项目。你会为那种十得较少却获得了与自己相同分数的团队成员而感到高兴吗?当你的一位老师要求对所有团队成员进行绩效评价并使用所得到的数据为个人评定等级时(报酬与绩效相关联),你认为这公平吗?同样的情形会发生在薪酬管理领域,这至少让人们明白“我们应该让报酬与绩效相关联吗?”的问题值得进一步考察。
这种考察的首要内容或许应该关注一个明显但又常被忽视的
…… 今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已经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逐步完善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在30年的改革历程中,我国的薪酬分配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宏观层面的劳动力市场和微观层面的企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在劳动力配置和薪酬决定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政府对企业薪酬的控制不断弱化,社会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薪酬作为收入分配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涉及劳动者、用人单位、市场、社会和政府等各个方面,无论是对宏观经济运行还是对微观经济管理都有着重要影响。有时候薪酬作为社会或政治问题,还会对社会生活和社会稳定产生影响。在当今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薪酬分配的调节功能日益增强、劳动报酬和劳动力构成逐步多样化的前提下,任何企业的管理者都有责任深刻理解和把握薪酬的功能、结构、决定机制和技术变革,有责任通过有效发挥薪酬的作用来吸引、保留和激励**员工,从而不断为企业发展赢得竞争优势。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规划个人职业生涯,普通劳动者也需要学习和掌握必要的薪酬管理知识。正因为薪酬问题的日益复杂性和**重要性,我们有必要了解发达的市场经济**在企业管理中是如何理解和运用薪酬的,这是我们跟踪翻译这本《薪酬管理》的根本原因所在。
米尔科维奇和纽曼教授合著的这本《薪酬管理》一直以来都是美国学术界和企业界*负盛名的薪酬管理著作之一。该书在1984年**出版,至今已经再版八次,目前读者看到的是2007年问世的第九版,也是*新的一版。全书以薪酬模型为核心,以薪酬战略、薪酬技术和薪酬目标为导线,从内部一致性、外部竞争性、员工贡献和薪酬管理等四大领域,深入探讨了薪酬管理涉及的各个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包括战略选择、职位分析、职位评价、技能和能力分析、薪酬调查、结构设计、绩效考核、员工激励、福利管理、工会作用、政府和法律影响以及全球化薪酬管理等,全面展示了薪酬在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中的重要作用,详尽介绍了薪酬管理理论和实践在全球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