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于战国时期的《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南方作家在南方民歌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一种新诗体。它与中原文学的代表作《诗经》一起构成了中国诗歌史上的两大源头,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战国中期,各诸侯国经过艰难的变法图强和连绵不断的兼并战争,终于形成了“横则秦帝,纵则楚王”、秦楚抗衡之势。此时的楚国,国力强盛,领土*为庞大。但到楚怀王、顷襄王时期,楚国却由盛而衰,外欺于强秦,内惑于奸佞。与王室同宗的屈原(公元前340~前278年)适生于这一盛极而衰的转折时期。他以其卓异的政治才能和忠于楚国的赤诚之心在艰难的政治环境中,力主修明法度、选贤任能。然而,楚王的昏庸、**的倾轧使得奸佞专权、贤能被逐。屈原开始了由怀王时的“怒而疏”到顷襄王时的“怒而迁”的漫长的流放生涯。对**命运的忧虑、对楚王的忠心、对苍生的哀悯、对理想破灭的悲愤使长期流放中的屈原积聚了深悲厚哀,并借诗歌发抒倾泻。他们的文风直接影响了其后的作家宋玉、景差、唐勒等。
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定名为《楚辞》。至于屈原的作品,《汉书·艺文志》和王逸的《楚辞章句》均认为“屈原作品凡二十五篇”,但今之学者多认为《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