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教育国际化
做国际人,倒文化时差
几年前在**电视台参加一期英语谈话节目,嘉宾之一是一位在北大执教的美国学者,她问我,为什么很多中国人到别的**旅游,都不肯品尝当地的风味食品,而是不辞辛苦地一定要找到中餐馆吃中餐?
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可能是语言不通,不知道怎么点菜吧。”
美国教授指着主持人问我,“他的英语好着呢,点菜没有问题。可是每次他去美国、欧洲,都不肯吃当地的菜,而是一定要吃中餐,这是语言不通造成的吗?”
主持人窘迫,我也一时语塞。接下来我们讨论为什么有些中国人移居到别的**,却不肯融入当地的社会,而是蜗居在中国城或者其他中国人聚集的地区,只吃中餐,只跟中国人来往,只看华语报纸和电视,一辈子不会讲当地的语言。同样的,为什么有些外国人来中国长久居留,却置身于中国社会之外,仅仅和外国人来往,没有中国朋友,也不会讲汉语。
对于后者,有这样一种解释:原来中国政府规定,外国人只能居住在指定的外国人小区,不能租住中国人的房子。这在一定程度上隔离了外国人。
其他**没有这样的规定,只要你遵纪守法,爱在什么地方居住都行。那么为什么很多中国人却死守着华人社区,顽强抵抗当地文化呢?
也许他们会说,这里对华人存在种族歧视,我们干吗要去参与歧视我们的文化?
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有种族歧视存在,但是并非人人都怀有种族偏见。仅仅因为当地**某些人歧视华人,就把对方民族一竿子打翻,誓死不相往来,岂非也算一类种族偏见呢?更何况,您住在人家的国土上,享受着人家社会的福利待遇,却坚决抵触人家的文化,这不是歧视又是什么?
归根结底,一个“懒”字阻挡了这部分人深入对方的文化。是啊,了解并且理解异国文化是一件需要花费相当心血的事情,也是对自己固有的观念信仰、思想体系和道德价值的挑战、冲击以至颠覆。很多时候,了解异国文化,会让我们产生某些不舒服的感觉,甚至会感到痛苦。这就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拥有博大的胸怀和开放的头脑,并且持有尊重不同观点和不同习俗的态度。
相当一部分人很难达到以上的要求。因此,了解异国文化,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兴奋有趣的事情,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则是一件很累人烦心的事情。那么,固守着熟悉的文��传统和事物,会让人感到比较舒适。什么都不做,是*容易*轻巧的选择。
懒惰的中国人和懒惰的外国人,都选择不闻不问对方文化。
*近几年,随着**的开放和国力的增强,中国人到国外旅游逐渐变成家常便饭。我认识的一些典型的中国游客,去了不少**,却对那些**的文化毫无知晓,所有的印象就是——发达**真干净、真有秩序,哪儿像中国那么乱!泰国有人妖,越南破破烂烂,比咱中国差远了!我在巴黎卢浮宫,慢慢地一幅一幅画看过去,半天时间走了不到一半;却见一群一群的中国游客马不停蹄地匆匆掠过,和裸体女神塑像合影留念,大声喧哗一番,随后就跑掉了。我在古罗马广场遗址、庞贝古城遗址徜徉,一边看着厚厚的说明一边对照琢磨着眼前的残垣废墟;却见有些中国游客左顾右盼、抱怨没劲,摆上姿势照完相就冲向下一个目的地。我和丈夫从越南带回来丝绸、古玩、工艺品,我们认识的另外一对夫妇却抱回家一堆便宜拖鞋,说是根本没看见卖越南本土产品的商店。
有些人去其他**旅游,为的是充实阅历和头脑,开拓视野和思维,丰富品位和修养。有些人却仅仅为了炫耀自己出过国,得到周围人钦羡的目光。
我发现,一些中国人怀有一种独特的民族自卑/自傲矛盾心态:习惯于把自己的文化跟其他文化相比较,找出自己比别人强的地方,以获得一些慰藉和**感。西方现代文明比中国现代社会发达,中国人向往他们繁荣的物质生活,却难以静下心来理解或者接受他们与自己不一样的体制和观念,因为这意味着改变自己的固有价值观,而改变自己是*痛苦的事情,所有的人都本能地回避。于是一些中国人爱把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比一比,弄点“我们用筷子吃饭、他们用刀叉吃饭、所以我们比他们先进、他们比我们野蛮”、“汉语音短、英语音长、因此汉语比英语高明”等等诸如此类的荒唐结论。许多貌似“爱国”、“民族自尊”的言行,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深度的自卑、一种对陌生事物的恐惧。
随着交通、通讯越来越发达,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我们必须脱离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心态。我们需要更加勤奋一些、勇敢一些、平和一些,学会真正地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多了解与自己不同的文化和事物,多品尝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让自己的胃口和大脑都变得灵活机动,这样才不枉活一生。
以上这些文字曾经发表在《明星时代》2004年第11期,之所以嫁接在这里,是为了帮助我阐明一个观点: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并非仅仅表现在旅游方面,教育也正处于急剧全球化的进程当中,闭门造才已经行不通了。我们亟需行动,迫切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
然而,我们所有人成长道路上*大的绊脚石,恰恰是惯性与惰性相结合,不愿意改变自己。很多人的头脑就跟他们的胃一样,对异样的事物本能地抵触,于是创造出独具一格的中国式“拿来”方式:将物质与精神剥离开来,取其外装和皮毛,弃其骨肉和精血。
《美国**地理》2006年9月刊封面故事报道中国开发东北地区经济的计划,其中提到长春的一对警官夫妇,已经过上优裕的中产**生活,住在名为“曼哈顿上东区”的**公寓里。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洋洋自得,因为在探访了新西兰一些中产**家庭之后,他们发现这些西方家庭的房子不如他们的“**”。照片上,夫妻二人坐在客厅宽大的沙发上,室内装修极其豪华,像个五**饭店的客房。
的确,如果仅仅PK装修,这些中国富裕家庭肯定占上风。就好比仅仅PK考试成绩,中国学生也会名列前茅一样。这对夫妻没有意识到,大多数西方中产**家庭并不关注自己的住房是否像五**饭店的客房,甚至这种豪华在他们看来是缺乏品位。透过长春夫妇住宅的窗户,可以隐约看到室外污浊的空气和破败的街道。他们没有意识到,真正“**”乃至可以称为“**”的,是新西兰中产**家庭房后的大花园,是他们清爽的空气、洁净的社区、美丽的海滩、良好的社会秩序、无忧的老年福利;他们的精神满足,并非来源于房屋装修的豪华程度,而是来源于丰富的文化活动以及关爱社会、佐助他人、保护环境,等等。
衡量文明的指标,**不是装修材料。离开了精神文明,物质发达就失去了意义。
像上边这种褊狭的思维方式,也渗透在国人对待其他西方文明产物的态度上。比如,大家都在学习英语,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应该在习得语言的同时,往前走一步,参透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如果总是用中文思路套用英语,怎么说都不伦不类。离开了文化内涵,语言就是一个空壳,不能表达思维,也无法进行有效沟通。
再比如,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却普遍被简化为兴趣班和考级证书,并无“素质”可言。遍地都是蒙特梭利班,然而蒙氏已经被国人简化为教具,其教育理念的精髓被弃置一边,丢得一干二净。有一些教师,并没有系统读过蒙氏理论,只是接触了一些皮毛的教具操作、道听途说一些蒙氏观点,就振振有词地批判蒙氏,说她“不符合中国国情”。
这个所谓的“中国国情”,就是教育方面,中国人的胃口,习惯了应试教育、习惯了死记硬背、习惯了拔苗助长。虽然知道有更加科学搭配营养的方式方法,但是惯性使然,很难改变自己。甚至居住在欧美**,却依然按照应试教育的那一套去灌输孩子,不愿意接受当地更加科学、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客居他乡,不肯吃当地的菜,倒也没什么;然而,用应试教育的眼光去评判当地的教育,并且得出负面的结论,甚至试图将孩子与当地教育隔断开来,恐怕失之偏颇,也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和两位妈妈一起吃午饭,其中一位对我说,“你不知道我们这样的妈妈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周围的人都还是用传统的方式对待孩子,不尊重他们,强迫他们上各种各样的班。在这种环境中,很容易就随大流,大多数人也就随大流了。我们采用另类的方式,给孩子爱和自由,-经常受到非议和指责,有些时候也会怀疑自己。”
的确,随大流是*舒服*省事儿的,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则要承担批评和压力。应试教育的腐朽框架摇摇欲坠,先进科学教育手段在中国尚未普及;爱和自由的理念虽然已经踏入**,其内涵、尺度和原则尚有待把握。在这种变迁当中,很多家长不知所措。毕竟我们都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我们的孩子则可能是脱离应试教育模式的**代人。挑战传统,也就是挑战我们自己;摒弃应试教育,意味着抛弃我们熟悉的教育方式,走向未知。各种痛苦、彷徨、困惑、混乱、自我怀疑,都在所难免。
二十多年前,**刚刚开启的时候,其他**的餐饮如凤毛麟角。那个时候,中国人把所有非中餐类(无论是意大利、西班牙、法国、俄罗斯等欧洲**还是韩国、日本、越南等亚洲**菜系)都一律统称为“西餐”,并冠以“难吃”的标签,既看不惯他们的烹调手法也吃不惯他们的那个味道。尤其沙拉等生吃的冷盘,更是遭到非议与贬斥:“你看外国人多不会弄,净吃凉的。西餐有啥好?不就几片菜叶子堆在一起生吃吗?这哪儿能吃饱?”
二十多年间,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涌入中国学习、工作、生活,各国佳肴也随之逐渐跨入**,生根发芽,遍地开花。现在,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会,基本上能够找到全世界各地的餐饮,包括犹太人专用食物;贯通东西口味的“融合”(fusion)式菜馆也出现在大街小巷。虽然就餐者大多数是外国人,一些年轻的中国人也将其当做家常便饭;理解了营养原理,沙拉也出现在一些国人的餐桌上。这些思想开放、胃口也开放的中国人,率先当了国际人,未出**已经开始倒文化时差。
我们的教育理念恐怕也要经过这样一种潜移默化的变迁。我们不能像以前那样,把人类简单地分为中国人和“外国人”,并且对立起来;我们也不能继续沿用旧式思维,将东方和西方对立起来。悄悄为《给孩子自由》写书评时,曾经振聋发聩地问了一声“真理可分东西方?”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全世界的孩子在出生之后的需求都是一样的,没有文化和**之分。
说到底,我们不应该用“东方”和“西方”来划分教育理念及手段,而是用“科学的”还是“非科学的”、“先进的”还是“落后的”、“遵从儿童成长规律的”还是“违背儿童成长规律的”标准来评判。凡是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理念,我们都需要接受和吸收,无论它来源于说哪种语言、吃哪国饭的人。
你也许会问,教育制度不改变,我改变了有什么用?反而会害了孩子呢!
其实,一些重大的、实质性的制度变革往往是从非正式规则的“边际”上开始的。制度变迁一般都是先由习俗、观念等日常行为规则的微小调整启动,经过很长时间累积达到一定程度以后,逐渐从量变到质变,*后才获得实质性的制度创新或变革。
中国的教育制度不是没有改变,而是这些年来一直在不断地探索革新之路。然而,这些改革所遇到的*大阻力之一,来源于家长。因此,仅仅等待并且指望政府**是不够的,首先应该改变的,是我们自己。
一个餐馆开张了,没有顾客来吃饭,过不了几天就会倒闭。一个制度变革了,缺乏人民的接受和拥护,命中注定一切都会失败。
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变革和教育体制、教育机制的创新相辅相成。先有道,后有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都不可能先行于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更新。
在教育理念方面,我们亟需与时俱进,倒一倒文化时差。
也来谈一谈中国国情
这些年来,在宣传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过程中,经常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听到这样一种论调:你说的这一套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是不符合中国国情。我们家孩子毕竟是要在中国上学和工作,因此我必须让他适应中国的环境。
“中国国情论”令许多家长望而生畏,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道路上犹疑不决,甚至止步不前。
在这方面,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中国国情”是否就会永远不变?当前的这种“中国国情”还能跟上世界发展的脚步吗?
想明白这件事情,还不能单纯着眼于教育方面,而是需要首先从经济方面入手。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十多年前,中国刚刚向世界打开**的时候,还是一个非常贫穷的**,没有足够的资本和丰厚的资源发展经济。**拥有的优势就是低廉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以此吸引了大量的境外投资,开发劳动力密集的制造行业,使得中国变成全球制造业的大后方,或者可以说是“世界制造工厂”。2005年,仅仅跟美国的贸易顺差,就达到了一千多亿美元。很多外出旅游的中国人都说,别在国外买东西,翻开标签看一看,十之八九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
仰仗着“中国制造”的神话,近些年来,中国GDP的增长一直保持在每年9%-11%的左右的高度,远远超过发达**。全球有目共睹,中国的经济在以令人咋舌的速度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