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徘徊在得失之间
相信只要稍稍懂事的人,大概都经历过得和失这两种心理过程。一般来说,“得”应该是很快乐的事,而“失”应该是很痛苦的事,可是事实又好像���必如此。因为,有时是“得”了,却觉得很惶恐,得到之后又往往会有某种程度的后悔,又希望它来得稍迟一些,或者希望以别的方法得到,乃至于在失去某些事物时,又可能因为别人的劝说、解释,而使得自己觉得“失”或许也是一种很好的滋味。因为没有吃过苦的人,不知道甜的滋味是什么;没有生过病的人,不知道健康的滋味是什么。所以,“失”的滋昧有时候好像也是必需的,唯有有了“失”的经验,才能了解到“得”的可贵。因此,“得”不见得快乐,“失”不见得痛苦,但是毕竟每个人都希望“得”,不希望“失”。当自己仔细思考时,心中依然有相当多的矛盾,究竟我是喜欢“得”呢,还是喜欢“失”?当我期盼“得”的来临时,到底是基于怎样的复杂情绪,使自己一直盼望“得”?由于我们自己并不了解这种复杂的情绪,所以往往会用尽各种办法,为着一个奇怪的观念而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乃至于生命。等到年龄稍长之后,仔细算算自己这一生的账,发现似乎并没有得到,也谈不上失去,可是一生却在“得”与“失”的复杂心理状况之下,就糊里糊涂地走过来了。所以得失问题和每一个人的关系都非常密切,但是好像都是雾里看花,并没看清楚;亦因为不了解,心里也就很惶恐。因此,如果说人是万物之灵的话,至少在得失问题的处理上,表现得并不理想;假如说人的目的是追求智慧与聪明的话,那么人如果不能面对、了解得失问题,就永远不可能成为有智慧的人。所以,我想谈谈——为什么得失问题那么让人关心,却又那么扑朔迷离,让人觉得就连经验、年龄都不足以驾驭它、控制它,更遑论想随心所欲地操纵它的影响力了。
首先要说的是,究竟什么是“得”,什么是“失”,第二要谈的是,为什么得失在我们的心理上,会成为具有那么大影响力的巨人,操纵着我们的理想、作为,乃至一切的一切,究竟其原因何在?第三部分是关于得而复失,或不得其求的后遗症。得失本身只不过是刹那之事,但是得失之所以让我们重视,以及得失之所以能摆布人的心理,主要原因是它的后遗症太可怕。第四部分,也是*重要的部分,就是如何解决,如何把得失的心理问题从人身上抛离出去,假如不能完全抛开的话,*起码也希望让它的危害度降到*低。
一、得失:横看成岭侧成峰
首先来谈什么叫做“得失”。相信大家都会说:想要的要到了,叫做“得”;本来有的丢掉了,叫做“失”。可是,如果你不要的,却没有躲开,这究竟是得还是失?想逃避的,没有逃成,这是得还是失?乃至于你一直想要却始终要不到,这算不算失了?比方我们从小就被教育成要有理想、有目的、有志向,可是,当10年、20年过去了,却一直没有办法达成所设定的目标、理想,这是失了吗?“失”究竟是什么?由于我们常常把没有得到的东西当成丧失,以至于失的情况很多。比如我们常常觉得失去了赚钱的机会,其实那个机会并没有来过,只是自己想——好像用这个方法可以赚到钱,而钱从来没有到过你手上,你却说:“我失去了它。”并因此懊恼、后悔;而往往机会来了,你没有掌握住它,却不认为那是失去。
所以究竟什么是“失”,什么是“得”,好像在我们的脑海里,有这样的概念,却没有这样的了解。根据我个人的研究发现,所谓的得失是事情的是非成败。在《后汉书》里有这么一句话:“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所谓的得失,是根据你所做的事情而来的,假如没有做事就没有得失可谈,事情做了以后有是非成败,才有得失的论断。得失为什么会有那么严重,就是因为它关系着是非问题,而是非常常是因立场、角度和时间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得失的问题,就变成每一个人患得患失的重要心理来源。由于事关是非,使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基于很多心理因素,而使得对与错十分复杂。就好比从事一份你自己觉得“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工作,在离开这份工作之前,会觉得自己损失很大;离开之后昵,仍然觉得自己还是有损失。所以是非的问题,造成了我们对得失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角度不一样,其结果也就完全不同。为此之故,对于当事人来说也许是自怨自艾,可是旁观者却羡慕不已,因此,人间事就有许多的无可奈何,让人啼笑皆非的不同角度的论点,在社会上、在婚姻上、在事业上、在求学的过程中都是如此。
**我下楼时,听到两个学生的对话:“唉!他们班好可怜,**要上六节课。”我当时就觉得奇怪,既然念书这么可怜,你又何必选择当学生呢?另外一个说:“对啊,还是我们比较快乐,今天只上一节课,而且还是体育。”我觉得她似乎以为自己得到了,可是她得到了什么呢?言下之意,又很同情别人,好像对方失去了什么似的。同样的时间里,这两者之间的得与失,站在第三者的立场来看,又是个怎样的角度?
往往因为立场、角度的不同,是非成败的论断自然相异;由于是非成败的不同,所带来的荣辱也不同。真正造成困扰的不是当时的感受,而是事后别人对你做这件事情的评价,也就是荣辱的问题。别人认为你做的事情是值得的,你就会很高兴;只要有一个人认为是不值得的,你就会因此而不高兴。我举个例子来说,在民国初年时,一般讲究的家庭**不希望子女去从事跳舞、唱戏这样的行业。可是今天的情况不同了,如果子女中有唱戏或跳舞之类的,全家都会觉得与有荣焉。这两者之间的荣辱大不相同。由此可见,荣辱的观念,也常常会使一般人的得失心理,也就是是非心理受到影响。现在的小孩如果能参与一个舞蹈或戏剧,他会觉得是得了,而不是失了,可是六十年前的情形正好相反。
所以,到底什么是*正确的是非,事实上是没有**性的。正因为它没有**性,毛病就产生了。没有**的标准,就容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必会因别人的喜好而使自己的一颗心漂浮不定。人就因为如此,使得自己的行为失去了固定的方向,而找不到自己努力累积的可能性。因为任何事物,都必须通过累积,才可能得出它的成就。假如今天做此事,明天又做另外的事,而这两件事本身没有相连性的话,成就是没有办法通过累积的事实展现出来的。
如果我们的得失心太强,也就是说我们自主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弱。患得患失的结果,受外界影响的可能性就非常之大。于是乎人也像墙头草,风吹两边倒。有个笑话用在今天倒很恰当:“乡下姑娘学时髦,刚刚学得三分样,城里又变新花样。”如此一来,她天天都不时髦,天天都很土,只因为她要学时髦,多么可怜啊!我们每一个人都像那乡下姑娘,因为我们都把得失——美与丑的感受,寄托在时髦的新花样上,觉得时髦就是美、就是对、就是光荣,因此合乎时髦就是得,不合乎时髦就是失,那么,我们就只得天天当乡下姑娘了。不妨想想看,得与失比较之下,你是失的多呢?还是得的多昵?你很满意从此刻算起以前的那一段岁月里所有的所得吗?我想大概不会。细数自己一生到此为止的话,多多少少还是失的多,得的少,就是因为和乡下姑娘一样的心态,觉得自己一辈子没时髦过。
痛苦之所以多的原因,就是得失的本身是事情的是非成败,为此之故,千万不要把人和事情混为一谈,得失是在“事”上,得失**不在“人”的身上。我们常看到历史上所谓的贤明君主,在于庆幸他能得人,其实所谓得人,是在于能得一个做事的人,还是在事情上面,在他的功业能得到千载的美名,是事情的荣誉,因此不要把人作为得失的对象。如果把人作为得失的对象,就永远没有办法把人和事分清楚。人事不分的结果,得失就混在一道。为什么因为待人与待事是两个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原则。待人必须以“公”,处事必须以“平”。所以事情的是与非,在于它是不是平,而不在于公;处人的好与坏,在于它是不是公,而不在于平。如果把人与事混在一起,那么衡量是非的标准就混淆了,假如衡量是非的标准失去了,那么你的得失就操之在外,而不是操之在己了。因此,得失的对象只能是“事”,而不能是“人”。对人的要求与对事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将对“事”的要求加在“人”的身上,很可能会产生对人的极度不满意,以至于会把许许多多的抱怨、不耐烦全部投之于人的身上,而变成对人的怨怒与愤恨。换句话说,这样的结果,就会把本来可以解决或处理的事情,变成复杂的“人际问题”。当得失的问题由事情转移到人身上时,就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假如我们能把“人”与“事”分开,那么,就会把是非成败看得很淡。毕竟人*重要的目的在于与人和谐相处,尽管有某些事情不尽如人意,然而事情是暂时的,是可以转换的,只要把“人”扮演得好,对“事”是可以不需太计较的,这样就能退一步海阔天空。
因此我们可以如此给得失下定义:**,它关系到事情的是非成败,由于成败带来的荣辱问题,更影响到我们对成败的重视。 演变的结果,就成了恶性循环,为了荣辱而重视成败;为了成败,还可能歪曲事实的是非。在得失之间就会给人带来心理上极大的不平衡。人如果不能持续心理的平衡,就极容易产生人格分裂的现象。人格分裂首先表现于外的是情绪的不稳定,其次表现的是行为的矛盾而没有自我,生活上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之中,没有**感。因此,得失的问题,关系着一个人生活的动力与方向、情绪与态度。
第二,得失的对象只能是事不能是人,如此就能把复杂的得失问题以简单的方式去处理。除此之外,再从第三个角度来看得失。得的本身是指得意。 这里所谓的“得意”并不是因成功而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得意满的那种骄傲心态,而是指心情的恬美安适。
另外,所谓的得是指让别人的心里容纳下我,而不是自己得到了别人。我们通常讲得人,并不是把他紧抓在自己的身旁,这只是形式上的得;真正的得,必须是在心理上。得的本身必须先施与别人,而后才能引导别人得到你,并不是拥有些什么就叫得。当我们把得与失的观念作这样正确的了解之后,可以重新检查一下在实际生活里,我们是得呢?还是失?有哪些东西我们一直想抓住它?又有哪些东西我们一直想把它往外推?比如说责任或者为达到目标所必须要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事实上有形的拥有并不是得,而所付出的努力,是将形体本身扩散,更不是失。
第四,所谓得在于其有秩序;所谓失在于其混乱。在人的一生当中,后一分钟能持续前一分钟的行为,且其中间有脉络可循,就是得;反之则是失。前面乡下姑娘学时髦的例子便是*好的说明。如果我们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坚持下去就是得,*怕的就是天天反复不定。因此如果能将得失的心理掌握得清清楚楚,相信基于定义不清楚而带来的“错误的是非心”的态度,可能就会获得纠正。
二、给得失病把把脉
接下来我想谈谈得失的心理病问题,这是真正的心理问题。前面所说的是因观念的错误,可能给我们带来彷徨无主的感受,这毕竟还是因知识而引起的。以下要谈得失的心理病是怎么造成的。
得失为什么会成为我们心理上的大问题?主要原因是人性中有三个基本缺陷,这些缺陷都是由于人的心理引起的。**,知进不知退,知得不知丧。这是《易经》上的话。第二,得失本来是是非的问题,而是非有“千秋的是非”,也有“一时的是非”,我们要找的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是非,**不是此时此刻或彼时彼刻皆有不同的是非。可是要找千秋的是非,就得像孔子所说的“三思而后行”、“虑而后有得”。然而一般人做事大都率性而行,很难三思、深虑。陈寅恪先生在他老年时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一直是我心有戚戚焉的。他说“一生负气成**,四海无人对夕阳”,这是何等的孤独寂寞啊……“学问深时意气平”,怎样才能不争意气是每个人都应深思的(争意气与争气是两回事)。
第三,人在得到了以后一定会贪,其中尤以“求全”的贪为剧,几乎没有人能够戒得掉。因为“求全”的本身就是贪,由于求全的缘故,得失的心理问题也就变得更根深蒂固,而难以免除了。这三个人性上的弱点,使得人在得失问题上挥之不去,永远受其牵制而无可奈何。
首先来分析“知得不知丧”。通常人总是对自己想要得到的事物很用心地计划,都往自己理想中的方向去考虑。但是,天下之事岂能尽如人意?如果计划的在一开始就无法得到,或中途得而复失,或者又失而复得,这中间的起起伏伏非常复杂,有太多自己无法预测的部分存在,就会造成人心理上的惶恐。如何把“得”和“丧”两方面的情形都预先安排在我们的预估中,恐怕很少有人能想得如此周全。如果能事先预料失败的程度,当失败真正面临时,或许就能比较坦然地接受,不那么害怕。问题就在于,我们通常只计划成功,不计划失败;一个人不计划失败,又避免不了失败。如果人无法预知面临失败来临时所应采取的态度,当失败来时就会慌张、恐惧。因此*好要往两方面去打算——成功如何?失败如何?任何的计划作业,通常要有三个答案以上,才有可能一切都在预测之中,就不会有措手不及的事情发生。由于我们心理上不喜欢去计划失败,总觉得这是不吉祥的事情,问题也就产生了。
第二,一般来讲,正确的得失问题应该是“虑而后得”。可是一般人在求“得”时,都是任意而行的。任意包括:一时的冲动,虚荣心的驱使,追逐时潮的盲目或不良习惯的形成。我们常常在决定是非时,一方面由于时间上很拖延,一方面又由于所需作的判断往往迫在眉睫,因此所作的决定就不尽如人意。人*容易养成的习惯,多半都是在欲求方面。嗜欲有的来自于耳目口鼻的官能,有的来自于性情的好恶,也有的来自于意念。古人有句话说“嗜欲深时天机浅”,当后天的习惯成为固定模式后,自然的本性就会受到牵制。后天养成的习惯以“自我”及“面子”观念影响*深。好比有个人在婚前信誓旦旦地向太太保证绝不打麻将,然而禁不住周围朋友的激将、讽刺,遂因一时的意气以至于一陷再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