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妈妈,早点回来”——悲剧还在延续
然而,对这些妇女来说,悲剧并没有结束。她们杀死丈夫之后,随即被判重刑入狱,家里同时失去了两个人,只留下无依无靠的老人和孩子,生活变得十分艰难。
豆晓花的父亲七十多岁了,在砖厂给人上班。她的母亲帮着父亲干活,两个人挣一份工钱,供养孩子上学。当我们来到豆晓花家时,她父亲因为过度操劳,已经卧病在床一个多月,无法接受采访。豆晓花的女儿今年13岁,她告诉我们,她*想念的就是妈妈。
这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女孩已经想不起妈妈的模样了,她告诉记者家里连妈妈的照片也没有。看着孩子秀气的面庞,记者对她说她长得和妈妈很像。孩子听了,便低头用衣角抹泪。旁边豆晓花的母亲哭着说:“是啊,跟她一模一样。俺这孩子冤啊。”她拉起孩子的手给记者看:“手裂的,你看手冻的,俺孩子这个手冻得都流血,不能拿出来。我啥也不要求,我就要求她早点回来,管她孩子,到我死的时候能给我跟前陪个灵,能给我送份礼就行了。中了,我旁的啥也不要求。”老人说罢,仍握着记者的手,不停颤抖着,心中似有一口气吐不出来。
来到河北新乐市西田村安瑞花家中,我们得知,安瑞花出事以后,家里的一个老人因为想不开,已于去年秋天自杀身亡。原来成绩很好的女儿小英为了让妹妹小梅安心上学,辍学在家,照顾体弱多病的奶奶。
在采访时,小英一直搂着白发苍苍的奶奶。记者问她:“你也刚刚18岁,你自己的未来怎么办呢?”“供我妹妹上学,不能让我妹妹弃学。为了我妹妹,我可以放弃。”记者看到小英的小学毕业照还端端正正地摆放在桌上,问她想念学校吗?小英低声答了一个字“想”。屋顶挂着一串色彩鲜艳的风铃,不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墙上还贴着几张明星的照片。18岁,是追求美的年龄。把自己裹在黑色外套里,始终没有笑容的小英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呢?
据说安瑞花还有一个大儿子,但我们在村里采访了几天始终没有见到他。“一出了事儿,脑袋瓜子也受了点刺激。前几天,走了**没回来。”安瑞花的婆婆告诉我们,他现在有严重的抑郁症状,几乎不跟任何人说话。记者问小英什么时候能见到他,小英说:“不知道。有时候回来,有时候呆**,又好几天不回来。”
安瑞花在狱中*不放心的也就是大儿子,她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她在信中写道:“儿子,你要挺住,面对现实,做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你是妈妈的精神支柱。”
我们托安瑞花的姐姐把信带给安瑞花的儿子小建,两天之后,我们在村里见到了他。小建始终不肯抬头,记者发现他的衣服很单薄,问他:“你穿毛衣了吗?就这一件啊?你晚上过夜就穿的这个衣服啊?”“嗯。”问他经常这么不回家吗?小建还是把头放在膝盖上,“嗯”一声表示回答。记者又问:“为什么不回去呢?”小建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回去我想俺妈。你叫俺妈早点回来啊。”
当天,小英和小建来到石家庄监狱女子监区探视他们的母亲安瑞花;母子三人泪流满面,按照探视规定,他们只能隔着透明挡板,用对讲机通话。小英哭喊着对妈妈说:“妈,我们听你话,你早点回来啊。”“我知道,我知道你哥哥挺内向,什么事也不敢说,不敢做的。”小英知道妈妈担心小建,她告诉妈妈:“你早点回来帮助他。他说俺天天想你,他整夜睡不着觉,他说俺出去找你去,他说俺找你,他说俺想你。”安瑞花再也控制不了自己,心疼地痛哭起来:“傻孩子啊,你上哪儿找妈妈啊。我知道妈妈需要你,你也需要妈妈。”小建哭着安慰妈妈:“妈,你不要哭了。”安瑞花嘱咐儿子:“你早点回去。不管咱再苦再难,咱要坚持下去,熬下去,听见了没? ”小建擦干眼泪,回答妈妈:“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