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底定稿的《通论》的利息论以及IS-LM模型,货币供给量作为外生地给定的外生变量,连同给定的货币需求函数,以利率为中介所决定的物价和总产量,是由货币供给量决定的。
但是,面对1930年代大萧条,以及利息论的逻辑推论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陷阱”,**银行增发的货币成为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因为工商界由于市场前景暗淡,不愿贷款,银行贷款风险大大增加,必须谨慎行事。在这里,货币供给
量至少一部分如银行学派所说,是由贸易需求所决定的内生变量。也���为这种原因,凯恩斯认为,货币供应量增加对物价和产量不起作用,扩大有效需求的有效办法是赤字财政政策,由此,在1960年代以来与货币主义的论争中被赋予财政主义的称号。
弗里德曼倡导的货币主义,以坚定彻底的货币数量论著称,他在1956年刊印的“货币数量说的重新表述”文中所谓重新表述的创新之处,主要有:
(1)他坚持所谓实证主义方法论,简单说,一个理论或假说是否正确,并不取决于所假定的一些前提条件,而是取决于能否经受计量经济学的检验和证明,这一特点,正是货币主义与后凯恩斯主义主流经济学之间的论战,你来我往,但又永无休止的重要原因。
(2)他认为,货币数量说并不是探讨产量和价格的理论,而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 宋承先先生离开我们已有五年了。记得*后几次与先生的促膝长谈是在美国纽约上州,即先生1990年访美期间。在这些长谈中,宋先生曾多次谈到,他的微观及宏观经济学教科书是他多年研究的成果。在教科书中宋先生总结概括了当时西方经济学的要点,并且深入地评析了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差异。西方经济学的教科书可能有成百上千种不同的版本,既可以是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大作,也可以是近年经济学界新秀们的创新,但是,像宋承先先生以介绍西方经济学为主,又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此评判的教科书,即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于一身的教科书确实是极少有的。
去年,在与复旦大学出版社刘子馨先生讨论更新出版宋先生教科书时,我们都感到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作为宋先生的一个学生,在学术上,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批评西方经济学,我必须坦诚地说,我还不够宋先生的百分之一。为此,刘子馨编辑建议以更新增补西方经济学近年的发展为主。为此,我斗胆接下了这个更新本教科书的重任。在不改动全书结构的前提下,我对宋先生的微观及宏观经济学两册教科书作了以下的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