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案例篇
**编:一直**到没有出路
拿三个博士后也顶不上一段幸福童年
她将不出意外地获得中国*高研究机构的*高学历,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她不会热爱自己,也不会享受生活,她继续生活下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有一次,我遇到一个女生。她有一种偏僻嗜好,并且为之着迷。她喜欢什么呢?喜欢虫子,抓虫子、养虫子、给虫子分类。她属于见到��子就无法**激动,硬要扑上去的那种人,对虫虫们有爱无类,怀有一种深刻的母性。因此,十分罕见地,我没有阻止她去读博士。
按说从事科学研究的职业路线是清晰的,她进得去中国*好的研究机构。她可以用自己对虫子的痴情迷恋和对其习性的了如指掌,三言两语把该机构的导师砍晕。她弹得一手好钢琴,是本科所在大学文艺活动中的台柱子。她属于那种师长们稀罕不够,同学里肯定大有人眼红的,既**又很有特点的学生——她究竟来找我干什么呢?
我跟她见面谈过一次,没觉得她人生方向上有什么大问题。我们索然寡味地谈了些留学的常规问题。我的印象是,她稍有一点“考试焦虑症”。她曾是全国英语风采大赛的获奖者,雅思成绩却很不理想,远低于平时的测试分数。GRE她也考过,由于答到后来失去信心,整个cancel掉了。她说自己面对一切考试无不怀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很少正常发挥过,对此也有些失去信心。
在中国的学术环境下,从我有限接触过的一些案例来看,实在有一些难解的问题,一个科研人员需要过于复杂的智慧应变在学术科研之外。这且不提,一个人不能因为害怕环境的恶劣就放弃一生的挚爱,而要学会与天与地与人斗。问题是怀有深刻人生焦虑的这样一个人,她内心的承受力如此薄弱,在所有这些复杂的局面之下,她的精神渐渐开始崩溃。
我跟她之间有一段长期的跟踪交流。慢慢地,我发现浮在水面下巨大而可怕的冰山,其危险程度足以在某一日使她整个地“铁达尼号”。
她竟是一个彻头彻尾缺乏自信的人!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那么不自信。她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不认可。那些在别人看来很了不起的东西,她只视作平常。她看到的是自己还没达到的那些更高标准——这决不是在夸她,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认知缺陷!
志向远大没什么不好,但是由于远大目标不可一日实现就焦虑不安,情绪低落,甚至陷入精神危机,则是一种必须严肃面对的心理问题。
我不是什么心理**师,但是基于一种人之常情和非专业的责任感,基于我们定下的“师徒”之谊,我决心引导她步入自我发现之旅。
先说些土方法。我建议她看一部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拿出当年向雷锋叔叔学习的那股单纯劲头,向书里的正面人物樱木花道学习。作为一个“80后”,她竟然没听说过《灌篮高手》这部片子,真让我出离愤怒!我说你看完这部片子,再跟我谈什么是自信这类问题。
她真的看了点,但是显然没什么结果。她说动画片足够搞笑,问题是难道自信就要像樱木那么荒谬吗,自负到近乎无耻的可笑程度?我说,显然你忘记了樱木的两万次投篮训练,但“我是天才,我是天才”这种近乎唠叨的自我心理暗示也不可忽略,那是两万次投篮*初的精神源泉。这部片子的**思想是:精神力量是真正改变现实的源头活水,改变要从心开始,态度即使不是一切,它也是一切的始祖!
自信作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并非一朝一夕就可改变的;但首先,你要从盲目地相信自己开始,这就是态度转变的问题。而后,为了始之具体化,更具现实性,你要从容易提升自信的一些外在方面做起。比如说,打扮自己。化个得宜的妆,做做头发,换一身青春靓丽的时装。不一样的外观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自我感觉。哪怕*初只是假象,但它确实是***的办法,常常立竿见影。
对于别人来说,一个自信的人的全部自信就是表现得自信!从表现自信开始,因常常得逞,你就会上瘾,反复地表现这种自信。伎俩养成习惯,内心慢慢地发生化学反应,你就会习惯自信。
事物的发展,是先由表及里,再由里及表,这符合一般的自然规律。当然,自信抑或自卑有其深刻的心理根源,仅靠技术或精神意志亦非根本之计。我们无法从新生儿的哭泣中,或者从DNA的检测中,看出一个人自信或自卑的倾向。据我所知,还没有这方面的科学报告。我更宁愿相信,一个人的自我认知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她的早期成长经历和所受教育的影响。
每一个自卑的孩子,都是不良教育环境的产物,没有例外。她在很小的时候,每天的生活就是上学,然后写作业,被关在屋子里练琴。她虽然弹得一手好琴,但从来离不开乐谱。她可以记得乐谱,哪怕不看一眼,但是它必须被摆在那里。乐谱一旦被拿开,她必定会弹错,因为她没有**感。她需要抓住像乐谱这样的外在之物才能获得**感,才会有信心。更为可怕的是,她的母亲据此一直觉得她很笨,不管她怎么挣扎,不管她取得怎样的成绩,母亲的论断就像是一枚毒镖,狠狠地扎进了她的意识深处。她一直默认这种看法:“我很笨,我所取得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因为我比别人付出了更多,这并不能改变那个基本事实——我还是很笨。”
她的母亲像中国这代人中的大多数一样,他们耽误了受教育的机会,因此格外在意子女的教育问题,有些人偏执得已近乎病态。他们一心一意希望在子女身上完成自己未竟的心愿,甚至把全部生命意义都重重地压在了子女的身上。子女成才是他们生命价值的全部,而成才的**路径就是考上大学。考上大学的道路也只有一条,那就是按照他们设想出的全面紧逼的方式进行教育!
她的母亲就是那种好强的家长。“好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词呢?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必然带来的是气急败坏的一两次失态,从此“这孩子很笨”的定性几乎“一劳永逸”地损害了一个孩子一生的身心健康。
焦虑、自卑、过于注重结果,这就是她的精神状态和她看待世界的方式。当她被保送直博的时刻,恰是她内心感到*失落的时刻,这就是必然的结果。
她将不出意外地获得中国*高研究机构的*高学历,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她不会热爱自己,也不会享受生活,她继续生活下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大洋彼岸的美国,那里有她梦想的一间世界闻名的实验室。这梦想带着玫瑰色,但是我看不出它能改变什么。再去读洋博士,仍会有巨大的科研压力,一样会有毕业时的前途困惑,还会有再遇到所有已经存在的问题的时刻。在她的人生中,这种梦想的升级其实质不过是一种简单的重复。每一次梦想的“实现”,必然带来的是更大的失落和创痛。她的人生需要解决更为严峻、更为迫切的命题,那就是首先肯定自己!
精神的自由和生活的多样化,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土壤。不幸的是,她在对世界的感受*丰富、*敏锐的童年时期,却被关在家里练琴,甚至“几乎没接触过什么动画片”!我们还有多少家长在如此教育孩子?如果从小不能帮助他们感受生活的多样性,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心,学会享受我们这个世界的美好,艺术训练又有何意义呢?
如果一个孩子如此焦虑、自卑,过于看重结果,再高的学历、再深的知识又有何意义呢?
在MSN里,我告诉她,要学会在生活中找点乐子,要学会享受生活中的每**。她为了直博,经历曲折,甚至要放弃本来迷恋的虫虫方面的研究。
难道生活就是为了享受快乐吗?她问我。
我感到胸口巨堵,反问,生活首先不是为了快乐吗?
但我认为……她说,今天的不快乐,可能成全以后的大快乐。
但是,什么是“以后”呢?“以后”是人脑想象出来的一种无用的概念。生活巾没有“以后”,我们所感觉到的只有“今天”。假如所有的“今天”都不快乐,“以后”就会失掉感受快乐的能力,就像你这次知道成功直博后的感觉。以前你一定千万次地假设过,假如自己能读博士,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啊。但是,没有!你感觉到以前的苦不值得,所以才会失落。假如读博士是美好的,那么你就应该每天都快乐地去读,“每天”都会在你的生活中具有**性的意义。你竟然认为生活首先不是为了快乐,这样活过了二十多年,这样的教育给你造成了怎样错误的观念啊,那是违背人性的。快乐的原则重于知识的原则,知识是为了建筑更**的快乐,但是不能成为一种对人性基本需求的反动!
你的生活中缺乏足够的乐趣,所以你才不够热爱生活,也不够执爱自己。你不自信,太过焦虑,太注重结果,改变的方式就是让自己放松心态。我讲到“享受”和“快乐”这两个词,就是为你的本性去除遮蔽。从前过时的教育思维已经使你迷失了本真的自我,我只不过提示你要舒展四肢,重新像一个孩子那样呼吸,那样去睁开眼睛感受世界,因为你缺少一段真正意义上的童年!
说到这儿,我都要哭了。跟她历时数月的交流,让我过于耗费心血。如果你试着这样长时间地鼓励一个丧失了基本自信的人,拼命地给她打气,跟消极思想做旷日持久的顽强抗争,你或许会理解我此刻的疲惫。
我想到了,她说,我要马上出去买漂亮衣服,大吃冰淇淋!
好兆头,我说,这比你之后再连读三个博士后都更加顶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