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公案参究
日本禅话一○一则
本书所录的禅家故事,译自一册题名《石沙集》的书以及其他许多载有禅僧逸闻的著述。前者于十三世纪由日本禅师无住和尚搜集而成,其余为本世纪初在日本出版的书籍。
对于重视生活而轻于营利的东方人而言,自我发现或了悟自性的人,自古以来,一向受到*高的敬重。因为这样的一位修行之人,会效法佛陀的实践精神,打开他的意识境界。
以下几节文字,由这类故事的英文初版序文改写而成。
禅,可以说是东方人的内心艺术和设计。它于公元六世纪初,由来自印度的菩提达摩移植于中国,而于十二世纪初东传日本。它向来被描述为:“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在中国读作Chan,在日本则拼作Zen。禅师不但不做佛陀的随从或属下,而且要立志与他把手共行,并像佛陀与耶稣一样自肯承当,与宇宙精神息息相应。禅家已经以打坐契悟自性、严守戒律以及朴实无华的生活习惯赢得了日本**和统治**的支持,深受东方各种哲学思想的推崇。
日本的能剧上演了许多禅门故事。禅的精神已不止是求得心安和悟理了,它已经发展为忠于艺术和工作、展示本来的圆满自足、打开趣悟之门、表现内在之美以及不可捉摸的残缺之美了。禅有多重意义,但没有一个可以被人完全的界定;可以界定的,便不是禅了。
你的生活中只要有禅,心中就没有恐惧,没有疑虑,没有多余的欲求,没有过当的情感。无论是狭隘的心胸还是自大的行为,都不会烦扰到你。你会以谦逊的态度服务人群,以悲悯的心情充实你的人世生活,视你的辞世犹如一片花瓣的陨落。这就是禅的精神。在中国和日本的千千万万的寺院和僧尼,只是它的外衣,然而它会超越财富和特权,且往往不拘形式。
禅是人性的开窍,因此,无论是哪个时代或哪种文明社会中,习禅皆非易事。企图帮助他人完成此举的真假禅师,不知凡几。下面所录的逸事,是由无数的实际习禅经历发展而来,但愿读者能在**的生活经验中体会到其中真正的含义。
一、一杯茶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二八六八——一九一二年)的一位禅师。
有**,有位大学教授特来向他问禅,他只以茶相待。
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中,直到杯满,而后又继续注入。
这位教授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息地溢出杯外,于是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他终于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南隐答道。“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二、泥中之宝
愚堂虽然是那一时代的国师,却时常云游四方,自愿做个托钵僧人。有一次,他前往当时幕府的政治文化**江户时,经过一个叫竹中的村落。当时天色已暗,且下大雨,他浑身都被淋湿,草鞋也已破烂不堪了。在村旁的一个农家门前,他发现了四、五双草鞋挂在窗口。于是他便决定买双干的,好替换湿的。
卖草鞋给他的那个妇人,看他身上湿得厉害,便请他在家中过夜。愚堂非常感谢地接受了。他进入屋内,在家堂前面诵了一部佛经;然后,当他会见那位妇人的老母亲和几个孩子之时,却发现这家人的神情都很忧郁。于是他便问起了原因。
“我的丈夫是个赌徒,经常喝得醉醺醺的,”这位家庭主妇答道,“如果他赌赢了,他就酗酒骂人。如果他赌输了,他就向别人借钱。有时候,当他喝得烂醉时,他连家也不回了。我该怎么办呢?”
“我愿帮助他,”愚堂说道,“这里有些钱,拿去买些好酒跟下酒的菜来。然后你去休息,我要在堂前打坐。”
时至更深这家的家主人带着一身酒气返回吼道:“喂,太太,我回家了!有没有东西给我吃?”
“我有东西给你吃,”愚堂答道,“我不巧在途中遇到了大雨,承你太太好心要我在这里过夜,因此,我特地买了一些酒和鱼作为回报,你不妨好好享用一番。”
这位家主人听了非常高兴,当下就喝了那酒,不久就醉倒在地上呼呼入睡了,而愚堂则在他的旁边打坐参禅。
到了次日清晨,这位家主人一觉醒来,已把昨夜的事忘得一千二净。“你是什么人?哪里来的?”
他问仍在静坐着的愚堂。
“我是京都的愚堂,此行要到江户去,”这位禅师答道。
这家主人听了愚堂的大名,内心感到非常惭愧,忙不迭地连连向这位国师爷道歉。
愚堂微微笑了一下。“世间的一切起灭无常,”他解释说。“人生苦短,如果你长此下去,只管喝酒赌博,你不但没有时间完成任何别的事情,而且还要拖累你的家人。”
这位家主人听了,良知突发,如梦初醒。“你说得很对,”他答道。
“我真不知该怎样报答你这番不可思议的开导才好,让我替你拿东西送你一程吧!”
“那就谢谢了,”愚堂同意道。
他俩上路了。走了大约三里的光景,愚堂叫他返回。“再送五里吧,”他向愚堂请求道。于是他俩又继续前进。
“现在你可以回去了,”愚堂提示道。
“再送十里吧,”他答道。
他俩继续走了十里的路。
“现在回去吧,”愚堂说道。
“我要追随你一辈子了,”他宣布说。
不少现代日本禅师,都由一位**的禅师一脉相传而来,而这位**的禅师就是愚堂的衣钵继承者——那个一去不返的浪子——无难禅师。
三、就是这样吗?
白隐禅师一向受到邻居的称颂,人们说他是位生活纯洁的圣者。
有一对夫妇在他附近开了一家食品店,家里有个漂亮的女儿。不意间,两夫妇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了起来。
这事使她的父母颇为震怒,免不得要追问来由。她起初不肯招认那人是谁,但经一再苦逼,她终于说出了“白隐”两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只有一句答话:“就是这样吗?”
孩子生下来,就被送给了白隐。此时,他的名誉虽已扫地,但他并不介意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向邻舍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一切用品。
事隔一年之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妈妈终于再也忍不下去了。她终于向她的父母吐露了真情:孩子的亲生之父是在鱼市工作的一名青年。
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回。
白隐无话可说,他只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
四、服从
盘珪大师说禅时,不但有学禅的人谛听,各**乃至其他各宗的人也都欣然受教。他说法既不引经据典,也不沉迷于学术的讨论;他的话是从心中直接说出,而且直接诉之于听者之心。
他的听众愈来愈多,结果激怒了日莲宗的一位法师,原来,连这位法师的信徒都跑到盘珪这儿来听禅了。这位法师是位以自我为**的人,所以心里很不服气,因此决定到盘珪的寺院找他辩论一番,以决雌雄。
“嗨,禅师!”他叫道,“等一会儿,尊敬你的人会自发地敬佩你的话,但像我这样的人就不服你。你能使我服从你吗?”
“到我旁边来,我可做给你看。”盘珪答道。
这位法师昂然推开大众,走向前去。
“到我左边来。”盘珪微笑着说道。
法师走到了他的左边。
“嗯,不对,”盘珪说道,“你到右边来,我们也许可以好谈话一些。走到这边来。”
法师傲然地向前跨了一步,走到了他的右边。
“你看,”盘珪说道,“你已在服从我了,因此我想你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现在,坐下来听法吧!”
五、公开地爱
二十名和尚和一个名叫慧春的尼姑,一起在某位禅师门下习禅。
慧春生得非常漂亮,虽然剃了头发,穿上了朴素的法衣,仍然颇有姿色。有几名和尚暗恋着她,其中一位还写了一封情书给她,要求来一次私下的约会。慧春没有理会。
第二天,禅师上堂对众说法,说罢之后,慧春起立对着写信给她的和尚说道:“如果你真的那样爱我,现在就来拥抱我嘛!”
六、缺乏慈爱
中国古代有位老太太建了一座茅庵,二十年来供养着一位和尚修行,并常令一名二十八岁的佳人送饭服侍。后来**,她终于想试试这个和尚的修行工夫究竟怎样了。
于是,她教那个女子前往,抱住这个和尚问道:“我这样做你感觉如何?”女子奉教而行,和尚却用诗偈答道:“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
女子回来将情形回报后,老太太听了生气地说道:“想想看,我白白养了他二十年时光!他对你的需要理也不理,他对你的情况问也不问。他虽不必表示热情,但至少也得表示同情啊!”(译按:据《指月录》载,此节直接引语只有“我二十年供养只得个俗汉!”几个字)然后,她便将这和尚赶走,放了一把火,把茅庵烧了。
七、临终通知
坦山临终时写了六十张明信片令侍者寄出,然后安详而逝。
那六十张明信片上所写的文字是。
拙者即刻临终,特此通知。
坦山于七月二十七日
八、大波先生
在日本的明治初期,有一位**的摔跤(相扑)家,名叫大波。
大波不但体格强壮,而且精于摔跤之道。在私下较量时,连他的老师也不是他的对手;但在公开表演时,他却腼腆得连他的徒弟也可将之打败。
大波觉得他应该去求教一位禅师。当时,游方禅者白隐恰好在附近的一座小庙中歇脚,于是他便前去叩见,说出了他的问题。
“你的名字叫大波,”这位禅师指示说,“那么,今晚就在这儿庙中过夜吧。想象你就是那种巨大的波涛,已非一个怯场的摔跤手,而是那横扫一切、吞噬一切的狂涛巨浪。你只要如此做去,不久就会成为全国*伟大的摔跤家了。”
禅师休息去了。大波开始打坐,尝试将自己想像成为巨浪。起初,他杂念纷飞,想了许多别的事物;但不久之后,他对波浪愈来愈有感应了,夜愈深而波浪愈来愈大。波浪卷走了瓶中的花卉,甚至连佛堂中的佛像也被淹没了。黎明尚未来到,只见海潮腾涌,庙也不见了。
到了天明,禅师发现大波仍在打坐,微笑着拍了拍这位摔跤家的肩膀,“现在,什么也不能烦恼你了,”他说,“你可以横扫一切了。”
当天,大波便参加摔跤比赛,大胜而回。从此以后,全日本便没有一个人可以把他打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