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纤传感器
1.1 概述
1.1.2 光纤传感器的特点
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光纤传感器的主要特点如下:
(1)抗电磁干扰,电绝缘,耐腐蚀,本质**
由于光纤传感器是利用光波传输信息,而光纤又是���绝缘、耐腐蚀的传输介质,因而不怕强电磁干扰,也不影响外界的电磁场,并且**可靠。这使它在各种大型机电、石油化工、冶金高压、强电磁干扰、易燃、易爆、强腐蚀环境中能方便而有效地传感。
(2)灵敏度高
利用长光纤和光波干涉技术使不少光纤传感器的灵敏度优于一般的传感器。其中有的已由理论证明,有的已经实验验证,如测量转动、水声、加速度、位移、温度、磁场等物理量的光纤传感器。
(3)重量轻,体积小,外形可变
光纤除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的特点外,还有可挠的优点,因此利用光纤可制成外。形各异、尺寸不同的各种光纤传感器。这有利于航空、航天以及狭窄空间的应用。
(4)测量对象广泛
目前已有性能不同的测量温度、压力、位移、速度、加速度、液面、流量、振动、水声、电流、电场、磁场、电压、杂质含量、液体浓度、核辐射等各种物理量、化学量的光纤传感器在现场使用。
(5)对被测介质影响小
这对于医药生物领域的应用极为有利。
(6)便于复用,便于成网
有利于与现有光通信技术组成遥测网和光纤传感网络。
(7)成本低
有些种类的光纤传感器的成本将大大低于现有同类传感器。 信息的提取——传感技术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内容之一。光纤传感则是21世纪传感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其发展直接影响到许多行业的进步。但是目前缺少一本较全面反映光纤传感技术进展的教材。这本教材能够使读者既能了解光纤传感器的基本理论,又能使学生通过此教材的学习,在今后的创新工作中,能为光纤传感器的选用和设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编者希望根据自己和所在的课题组近三十年的从事光学、光电子学以及光纤传感器方面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经验,能对此做一些微薄的贡献。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光纤传感技术与典型应用,其中包括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光纤传感器的网络技术,光纤传感器中的光纤技术,相位型光纤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技术,光纤传感器的封装技术,多传感器的融合技术,以及光纤传感器在电力、石油与化工、生医生化、航空航天、国防、环境保护与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本书编写的目的有二: 一为教材,二为参考书。作为教材,书中内容可按教学大纲有所取舍。其中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光纤传感器的关键技术(网络技术、光纤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封装技术、多传感器的融合技术)可作为基本内容,**讲述; 而光纤传感器的典型应用,则作为一般了解内容,可做简要介绍,也可作为自学内容,目的是扩大眼界。建议课上,教师以讲清楚物理概念为主,使学生了解各类光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其余可作为自学的阅读材料。也可采取学生自学有关材料后,以综述报告的形式进行交流,为学生在今后工作中选用或设计所需的传感器打下必要的基础。作为参考书,本书可作为各领域相关读者系统而全面地了解光传感器的参考读物。
本书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为:
(1) 本书较全面、简要地介绍了各类光电信息传感器,不仅包括传统的光电传感器,还包括光纤传感器、全息干涉传感器、散斑干涉传感器、荧光传感器、衍射传感器,以及近代出现的光层析传感器、波前传感器、MEMS传感器、纳米传感器等。
(2) 本书着重讨论一些重要的光电传感器的原理——其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和结果的分析,着重在物理概念及其数学表达方式,便于读者在今后工作过程中能自己建立有关传感过程的物理模型,对所得传感结果能给予正确、合理的解释。
(3) 本书选材不仅较全面地介绍了光纤传感技术,还根据编者多年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经验,给读者提供了: 对于不同的使用环境,如何选用和设计光电传感器,在使用和设计中应如何考虑实际使用中的一些问题,如何研究和开发新的光电传感器,以满足工作的需要。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 匡武博士,负责编写第4章; 黎敏教授,负责编写第7章、第9章和第10章; 张敏副教授,负责编写第6章、第8章、第11章和第12章; 第2章和第3章由廖延彪和黎敏共同完成,其余由廖延彪编写。全书由廖延彪定稿。
本书得以出版,要感谢课题组的同仁赖淑蓉老师以及家人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本书内容涉及面广,由于编者知识有限,书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