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外交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社科院研究生重点教材)
QQ咨询:
有路璐璐:

外交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社科院研究生重点教材)

  • 作者:王鸣鸣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73138
  •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01日
  • 页数:265
  • 定价:¥32.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我国国际关系学界对外交政策的研究长期集中在对各国外交政策的观察和分析方面,现实性和实用性较强。而在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中,还有一个分支专门从决策的视角分析外交政策形成的机制和决策者思维,被称作外交政策分析,或外交决策学。研究对象是外交决策者与所处环境之间在不同层次上的互动方式和互动过程,目的是寻求外交决策过程和影响因素的一般规律。外交政策分析学起源和发展于西方国际关系学界,中国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对这一研究领域的现有成果进行概括、梳理和评论。全书共分七章,其中第2、5、4章是本学科的框架性理论;第5章“前景理论”是本学科的*新理论发展;第6、7章是对前几章理论模式的具体应用。对本学科的总体概括体现在第1章和前言与后记中。
    文章节选
    **章 学科概述
    **节 外交政策分析的产生
    一 研究外交政策的传统视角
    在国际关系中,行为体互动的主要表现就是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无论是古代欧洲的城邦**和中国的春秋战国,还是威斯特伐里亚和约之后所产生的主权**,都需要某种形式的对外政策和对外政策研究。自从**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关系作为一个学科正式产生,外交政策就一直是这个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
    以摩根索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在二战之后建立了国际关系学科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现实主义,并迅速取得主导地位。这个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学,王逸舟在《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一书中对其归纳了七个方面的内容,指出:“从20世纪中叶的美国外交政策学,到今天多数西方**的对外政策,贯穿着一条‘利益一权力一平衡’的粗大线条。”现实主义认为,国际政治是权力政治(power politics),**对权力的追求源自人的本性和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学是围绕这一**动机理论展开的。
    摩根索认为,外交是**权力的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根据已拥有的潜在的实力确定**的目标;第二,评估别国的目标及其为实现这些目标已拥有的潜力和实力;第三,确定双方的目标在何种程度上可以相容;第四,决定和实施适合于实现**目标的手段。基辛格指出,合法秩序的基础不一定是正义,其基本原则是游戏规则为大国所接受,将国际社会变成一个阿隆(Aron)所说的“同质系统”(homogeneous system)。因为,在一个异质系统(heterogeneous system)中,革命性力量会挑战现存国际社会并以军备竞赛取代外交手段。
    ……
    目录
    前言
    **章 学科概述
    **节 外交政策分析的产生
    一 研究外交政策的传统视角
    二 外交政策分析的对象和相关概念
    第二节 外交政策分析的理论框架
    一 外交决策理论
    二 比较外交政策
    三 官僚组织模型
    四 心理和社会环境理论
    第三节 外交决策单位分析法
    一 国内政治与外交政策
    二 外交政策单位分析法
    第四节 外交政策分析的发展
    一 决策学
    二 领导人特性研究
    三 文化、身份和社会组织理论
    思考题
    第二章 理性选择理论
    **节 理性行为体
    一 理性行为
    二 理性行为体假设
    第二节 理性选择模式
    一 理性选择的内涵
    二 理性选择的过程——*优决策的视角
    三 理���选择的过程——合理满意的视角
    第三节 博弈论的应用
    一 博弈论与国际关系研究
    二 博弈的种类和原理
    第四节 理性威慑理论
    一 威慑的概念及分类
    二 拒绝式威慑情形下的理性决策
    三 惩罚式威慑情形下的理性决策
    思考题
    第三章 官僚组织理论
    **节 官僚组织理论的缘起
    一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二 施奈德的外交决策“大理论”
    三 埃里森的外交决策中层理论
    第二节 官僚组织理论的三个分析层次
    一 小团体决策
    二 组织过程
    三 官僚政治
    思考题
    第四章 认知心理理论
    **节 认知心理学在外交政策分析中的应用
    一 外交决策心理分析的由来
    二 研究路径与内容
    第二节 行为准则、认知图和意象理论
    一 行为准则
    二 认知图
    三 意象理论
    第三节 知觉与直觉
    一 国际政治中的知觉
    二 政治直觉理论
    思考题
    第五章 前景理论
    **节 前景理论的基本原理
    一 前景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 前景理论的基本原理
    三 前景理论对决策的解释
    第二节 前景理论与外交决策
    一 前景理论与国际关系研究
    二 传统威慑与认知威慑:对威慑模型的再探讨
    三 前景理论的优势与缺陷
    思考题
    第六章 外交政策分析的战略视角
    **节 对外战略决策的概念、基础和系统
    一 对外战略决策的概念
    二 外交战略决策的基础
    三 外交战略决策的系统和过程
    第二节 战略决策的运作
    一 战略目标的评估
    二 实力与资源评估
    三 战略手段的选择
    思考题
    第七章 外交政策分析的文化视角
    **节 文化概述
    一 文化的定义
    二 文化的基本特征
    三 文化模式形成的原因
    第二节外交决策分析中文化分析模式的缘起
    一 文化与国际政治学
    二 文化与外交政策分析
    第三节 文化如何影响外交政策
    一 思维方式
    二 文化认同
    三 价值偏好
    四 **角色
    五 制度文化
    六 组织文化
    第四节 关于文化视角的争论
    一 文化的构成要素
    二 文化的定义和操作化
    三 文化与外交决策
    四 文化视角下**和与社会群体的分野
    五 文化的演进与变化
    六 文化分析与理性选择模式的关系
    思考题
    后记
    编辑推荐语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的系列教材之一。外交政策分析,又称外交决策学,是对外交决策者与所处研究之间在不同层次上的互动方式和互动过程的理论探讨,目的是寻求外交决策过程和影响因素的一般规律。全书共分七章,内容概括:该学科的框架性理论、*新理论发展、理论模式的具体应用等。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