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关心的是企业所处的整体经济的性质和方向。它影响**或地区的经济运行是否健康,后者又决定了企业或产业能否获得足���的回报。宏观环境中*重要的经济因素是经济增长率、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可支配收入水平以及人们的消费倾向。由于经济增长能够带来顾客消费的增加,因此,经济增长通常会缓和产业的竞争。企业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扩大规模提高利润。经济下降(衰退)会导致顾客消费减少,加剧产业内的竞争。
利率水平对企业产品的需求影响很大。如果顾客购买产品需要从银行借贷,那么利率对这种购买的影响会非常大。房地产市场是这方面的典型,贷款利率直接影响需求。利率还对汽车、家电、资本设备的销售有重大影响。对于这些产业中的企业而言,利率上升构成威胁,利率下降则形成机会。利率还影响公司的资本成本以及筹资和投资于新资产的能力,进而影响公司的投资积极性。利率越低,资本成本越低,公司投资的积极性越大;反之则相反。当然,利率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的经济政策,并不是越低越好;并且政府也可以根据产业的发展需求,有意识地控制不同产业的借贷水平,对产业的投资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
汇率决定了不同**问货币的相对价值。汇率变化对于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着直接影响。汇率升高,有利于外国商品的进口而不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例如,1985-1995年间,美元相对日元贬值,从1美元兑换240日元下跌到85日元,急剧抬高了进口日本汽车的价格,为美国的汽车制造业提供了一些保护。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处于升值态势,这对中国企业的出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汇率的高低还影响一个**的外资吸引能力。人民币的升值有助于国外资金的流人。
通货膨胀破坏经济稳定,导致经济增长减慢、利率升高和汇率波动。如果通货膨胀率较高,那么投资的风险增加。通货膨胀不仅增加投资风险,而且破坏人们对未来的经济预期。在通货膨胀环境下,企业无法准确预估未来的****率。这种高度的不确定性令企业不敢投资。企业投资的退缩引起经济活动收缩并*终导致经济陷入低谷。因此,通货膨胀率高是产业中的一种威胁力量。另外,通货紧缩也是经济中一项不稳定的因素。如果商品价格持续下降,单位产品中的固定费用比例上升。这对于必须按时支付固定费用的高负债的企业和个人危害特别大。在通货紧缩的环境下,债务会消耗家庭和企业的现金流,降低社会的购买力,导致整体经济活动水平的下降。 企业战略管理表面上看是指对企业战略的管理,实质上是指对企业的战略性管理,即运用战略对企业进行整体管理,使企业在竞争激烈和动荡多变的现代市场条件下,持续地建立竞争优势,持续地满足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各种需求,实现持续发展。伴随着外部环境的快速转型,从战略缺失的企业转变为战略**型企业,是30年来中国企业管理转型的一个明显特征,而且将继续是中国企业管理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虽然发展历史仅仅50来年,但已形成庞杂的知识体系。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到底应该使学生获得哪些战略管理知识、具备战略管理的哪些能力,从不同的战略管理教材来看,取舍与组合并不完全相同。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通过一个学期的系统学习,应当并完全可以使未曾系统学习过战略管理的学生形成完整的战略管理知识与能力架构,具体做到:**,较深刻地理解企业战略管理所关注的**问题及其对战略管理知识系统的内在规定性;第二,系统掌握战略管理的概念体系、基本原理、战略逻辑、管理要径、常用工具与方法;第三,深入了解影响企业成败并具有决策挑战性的重大战略及其管理问题;第四,建立较强的战略思维、战略分析、战略决策和战略管理操作能力;第五,了解战略管理的前沿动态和观点。但是,目前市场上还难以找到能够较好地同时满足这些要求的教材,这是我们进行本教材开发的直接动因。
基于上述考虑,并从便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要求出发,本书对内容、体例和案例分别进行了精心的安排、设计和选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内容安排上,强调荟萃经典、瞄准主流、突出**、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紧扣中国战略管理实际需求。第工篇绪论,突出介绍企业战略的本质、焦点和特征、战略思维模式,使学生对战略管理的重要性、挑战性、所关注的**问题和基本原理等获得较深入的了解。第Ⅱ篇战略分析,**介绍针对企业这种特定的组织,如何建立和发现作为战略制定依据的关键性约束条件,使学生具体详细地了解相关的原理、主要路径、常用方法和工具,既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与分析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战略管理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