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品中国现代文人(两本套装)(继《品中国文人》《品西方文人》全网畅销之后,刘小川全新品读现代文人!走进现代顶流文化圈,展现文人生命激流)
QQ咨询:
有路璐璐:

品中国现代文人(两本套装)(继《品中国文人》《品西方文人》全网畅销之后,刘小川全新品读现代文人!走进现代顶流文化圈,展现文人生命激流)

  • 作者:刘小川
  •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 ISBN:9787545577365
  • 出版日期:2023年08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99.6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45577365
    • 作者
    • 页数
      0
    • 出版时间
      2023年08月01日
    • 定价
      ¥99.6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品中国现代文人》是对于中国现代文人的品评。它是《品中国文人》《品西方文人》之后,刘小川对于鲁迅、胡适、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张爱玲、张大千、李敖(卷1),陈寅恪、林语堂、钱锺书、杨绛、沈从文、闻一多、吴冠中、戴望舒(卷2)等中国现代文化名人的一次总结和解读。 作者通过对这些文人生平经历和心路历程的讲述,反映出民国时期精彩纷呈的文人精神,也指出了一些文人存在的问题。作品以简练的笔触勾勒一个个文人的生命脉络,讲述民国以来文坛的种种掌故,如鲁迅与周作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林徽因与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的情感关系,钱锺书与杨绛的相濡以沫、张爱玲的文学创作思路、林语堂“幽默”概念的用意、闻一多的忧国忧民等比对分析,彰显了各个文人人格品质的高下之别,也反映出那段历史时期文人的本质面目。
    文章节选
    鲁迅:思想家,民族魂(节录)
    1.鲁迅的童年:母亲的影响·长妈妈的故事·迎神赛会与社戏·玩伴儿闰土
    2004年,我去绍兴,鲁迅纪念馆的杨春女士讲鲁迅先生,真让我听入迷了。前年去,新导游**讲鲁迅家如何有钱。百草园主要种南瓜。如果南瓜一直挤占百草园,我就不会再去了。南瓜给我留下了坏印象,这是**的一次,却是在绍兴——鲁迅先生的家园。
    1881年9月25日,先生诞生。
    林贤治《人间鲁迅》:“按照当地的习俗,孩子出生以后,必须先尝五种东西:醋、盐、黄连、钩藤、糖;依次尝遍了不同的几种味道,领受过小小一点刺激以后,才将奶汁送进嘴里。这样,待孩子渐渐壮大起来,便有能力去应付未来的复杂人生了。”
    这**恰好是观音菩萨的生日。南海观音手托净瓶救苦救难,鲁迅先生则手握一支笔。
    小鲁迅的祖父在北京做官。父亲沉默寡言,嗜酒;怀才不遇,屡考不第,动不动就发脾气。家里的妇人们却是亲近的、亲切的,比如祖母、母亲和保姆长妈妈。
    祖母“特别会讲故事,又幽默,古老的传说只要经过她的叙述,就会变得非常的生动迷人”。祖母讲“水漫金山”,雷峰塔就压在了小孙儿的心头。
    先生的母亲鲁瑞读过私塾,自学不倦,爱看小说、爱听戏,常邀约族人看平调艺人的演出。外婆家在三十多里外的安桥头,母亲带他去,舟行或是远足。这使我想起小时候跟着妈妈,远走眉山县永寿镇的外婆家,二十里细沙路,过一条大河,三条小河,草木虫鱼逼入眼帘,植入稚嫩的肌肤。几乎是一路翻跟斗翻进了外婆家,又蹦跳嬉戏去乡下的二姑家,七八个“宝宝”(表兄弟)伙起耍安逸。走夜路雄赳赳。艳阳下野花纷披,麦子新绿,风吹草低……
    《人间鲁迅》:“划船,看戏,放牛,钓虾,捉鱼,摘罗汉豆,看煮盐和观潮……在群体中,小樟寿懂得什么叫友谊了。”
    成群结队、高高矮矮的孩子们,每日疯进一头疯出一头。每一种游戏都是民间自发的,经过了数百年的优胜劣汰。自发生自主:生活方式的自主。
    “安桥头的迎神赛会,实在太热闹了……在看戏的夜晚,深深感受到那诗一样的氛围:朦胧的月色,白篷船,潺潺的水声,豆麦和水草夹杂的清香,远处的灯火和隐约的歌吹。”
    月黑天走夜路,夜色比墨稠,似乎整个黑暗宇宙悬在头顶上。神秘是无限的。神秘启人深思。今天的人们特别需要明白:人类在宇宙中永远微不足道;就宇宙而言,一切人类科技都是小打小闹。科技对生活世界倒是遮蔽太多。技术把自然规定为“存货”。技术摆置人,是托架。托架是海德格尔追问技术的哲学概念。
    小孩子面对屏幕声光电,一个个呆若木鸡。宅男宅女正在铺天盖地。坐着活,起身难。
    人是什么?人是动作。正常人的一辈子,应该有亿万个动作。动作大减,人是什么?
    小孩子天天都是脚板印,常常玩到黑摸门。这才叫童年。这才叫身心灵动,孕育创造性的身心灵动。当年,我们在眉山全城疯玩春夏秋冬。
    拇指取代四肢意味着什么呢?脑袋定在屏幕前,眼珠子的滑动类似玻璃球。这是生命史上的大笑话。谁来写一部《退化论》呢? 林贤治说:“至于皇甫庄的社戏,就更显得气派非凡……豆腐摊,茶摊,瓜摊,馄饨摊和酒摊,那扬起的喝彩声,和台上粗犷豪放的唱腔混成一片。”
    台上真好看,台下真好玩。
    鲁迅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家庭环境、民俗环境、自然环境都是好的。
    小孩子一起玩,没有贵贱之分。闰土,月光下手持钢叉的勇敢少年。闰土的原型叫运水……
    “保姆长妈妈像影子一样跟随着,简直无法摆脱。”
    长妈妈不识字,却很会讲各种各样的民间故事。故事是带着体温和气息的。麻烦的是长妈妈睡觉摆成一个“大”字,总是把小鲁迅挤到床边。长妈妈讲“长毛”、讲美女蛇、讲小百姓如何愚弄皇帝,膝下的小孩儿听得木愣愣的,笑得咯咯咯的,兴奋得手舞足蹈。原来龙椅上的皇帝不是个东西啊!
    长妈妈还有许多道理:人死了,不能说死了,要说“老掉了”;饭粒掉到地上,要捡起来吃,并不考虑周家的五代富裕;扫帚倒了要伸手扶;起床要理床;房间要干净;要学会缝缝补补;节俭的家风万万不能丢,丢了要败家;吃稀饭要搅,走滑路要跑;晒裤子的竹竿底下不能钻过去……诸如此类,民间规矩多得很。
    古今中外的**人物都力戒**,为什么?他们深知:人的人性与物的物性的交流,有个*佳点,朴素就是*佳点。质朴者丰富,**者单调。后者是活给别人看的。
    物欲旺盛,精气神就下降。这是铁律。
    小儿听长辈讲故事,故事中有规矩意识的萌芽。家不分贫富,首先要讲规矩。
    奶奶讲故事,妈妈讲故事,长妈妈讲故事。孩提时光的温馨讲述是要影响一生的。这个太重要了。“太重要”是说:没有人能够**地知道究竟有多么重要,再过五百年也一样。 人类要认识自身,还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
    小孩子绝不能看手机,那个叫作“瘾在逗”的急剧推高兴奋点的怪物。
    急剧推高兴奋点,刺激朝着更强的刺激,必定落入麻木不仁;又不自知,于是落入双重的麻木不仁。人才二三十岁,兴奋点就快用完了,接下来的人生路怎么走?
    网络兴奋是一种可怕的兴奋,它摧毁生活的主动性。
    经常混网络的人,现实感受力与判断力是错位的。网上越刺激,生活越茫然。嗜网者日复一日悬在空中,绝不可能脚踏实地。法国人已立法,禁止小学生使用手机。为什么?保护他们在这个年龄段的健康成长。
    2.启蒙学习:百草园·三味书屋·寿镜吾先生·《山海经》·鲁迅的**幅画
    鲁迅七岁入私塾,启蒙老师叫周玉田。几年扎扎实实的儿童生活、活蹦乱跳的物理半径、健康向上的心理诉求,伏下好的潜能,打下一生的基础。
    每一秒钟都是饱满的,恨不得一秒变三秒;每**都写满了天真烂漫。
    早年释放天性,乃是所有创造性人物的共同特征。
    中国的学龄前儿童,一定要抓紧玩,伙起玩,尽可能满足天性的需求,不要怕各种挫折。否则,小孩子大起来,毛病就随之钻出来;拧着活,逆反成常态,一家子搅成一堆乱麻。
    鲁迅七岁以后又如何呢?老师周玉田真好,除了劳心,教学生念字读书,似乎更善于劳力,他家的园子堪称百花园,他亲手种满了各种花木。
    上课前后,老师常常一手泥……
    百花园,百草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环绕未来的作家。
    老师讲《花镜》这本图文并茂的书,学生听入迷,窗外就是那些花呀树呀草呀,嗬,风中雨中,不同的光线中,花枝花朵,各呈芳姿。简直神了。
    学生要动手,动手就是动脑。动手的习惯,鲁迅先生直到晚年不变。
    雨果、尼采、托尔斯泰、维特根斯坦,都是干体力活的好把式。1926年,德国弗莱堡大学副教授海德格尔写道:山上八天的林工,然后继续写书。这本书,就是被称为人类*杰出的几本哲学著作之一的《存在与时间》。林工活不只是伐木,还要运木、改木。海氏是小镇上出色的木匠,摆弄锯子、锤子和斧子跟玩儿似的;大师喜欢踢足球和高山滑雪。 长妈妈真是好妈妈,她告假回家五六天,小鲁迅想念她。八岁的小男孩儿想啊想啊,倚门想,爬树望,“折断门前柳”。想闻长妈妈身上的气味,想听长妈妈的乡下土话,甚至想被长妈妈摆出的那个“大”字挤下床。
    人是谁?人是点点滴滴的念想,人是朝朝暮暮的牵挂。但凡有此入骨的牵挂,人,不会有轻生之念的。
    牵挂一朵花。牵挂长妈妈。
    长妈妈从乡下回来啦,居然抱回了一套小绘本《山海经》。哇,九头的蛇、人面的兽、百丈高的娃……长妈妈进门就说:“大阿官,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值几百文钱的一套《山海经》啊。长妈妈平时爱嚷嚷手头紧老家穷,可是她……
    小鲁迅一头扎进了小小的四本《山海经》,横竖看不够,于是动笔画。蒙着画、照着画不过瘾了,这小孩儿开始想着画,盯着屋檐使劲想。走路也在想,脑袋撞门框。
    画啥呢?画八斤,邻居小儿八斤,打架凶巴巴的八斤,蛮不讲理的八斤,鼻孔朝天趾高气扬的八斤。小鲁迅画了**幅画《射死八斤》,很解气。他跟八斤打过架的,不止一次。打不赢就画画。画稿不满意,撕了再画。一次次“射死”八斤,真痛快啊。
    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起中国的木刻运动,介绍德国人珂勒惠支充满战斗性的版画。木刻的战斗性不亚于油画,水墨画是不能比的。 鲁迅十二岁,离开朝夕玩耍的百草园,进了绍兴颇具名望的三味书屋。
    先说书屋的书香布局。书屋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惟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南墙的圆洞后有一间屋,悬小匾:“谈余小憩”;北面两间屋,有“仿佛吾庐”。后园一个亭子叫“自怡”,亭前花木颇壮观,有两棵百年桂花树。蜡梅北向,大天竹果实累累。
    书屋先生寿镜吾是绍兴城的名师,总是穿一件破旧的大衫,“家人给他做了一件皮袍子,他一直舍不得穿……他不抽烟,只喜欢到谢德兴酒店吃点儿酒,算是人生的一大陶醉。吃酒时,总得走进店里,不让学生看见”。
    三味书屋的环境那么讲究,而先生寿镜吾,吃穿朴素。教孩子,身教是**位的。师道尊严,质朴为先,惜物为先,知耻为先。他吃小酒也要避开他的学生。他从不滥收学生,更不问学生的家庭背景,“有教无类”。这位古城名师不搭建任何利益平台。
    小鲁迅是捣蛋鬼,老师罚他喝凉水,还要打他嘴。
    “他太调皮了,居然跑到庙会里去扮小鬼,油彩没抹干净,就跑回到书房里来。”
    他在课堂上举手提问:“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博学的寿镜吾先生一时蒙了。学生们大乐。
    老师出对课题:“独角兽。”
    小鲁迅怂恿同学答曰:“四眼狗。”
    老师猝不及防,一连串的对子顿时冒出来:二头蛇,三脚蟾,八脚虫,九头鸟……
    桂花树是可以爬的,蜡梅花是可以摘的,墙洞是可以来回钻的,秋千是天天荡的。
    十二岁的小鲁迅制作了一款书签,写下一行小字:“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他调皮捣蛋的一个原因,是他成绩好,有调皮的本钱。他的记忆力极强。
    老先生又出对课题了:“月中桂。”
    学生对“风前柳”,对“雪里梅”。
    小鲁迅脱口而出:“星里麻。”
    老师听不明白,慢慢摘下了大眼镜。这个学生解释:“星里有牛郎织女,织女星不正是织麻的吗?”
    少年,正是奇思异想喷涌之时。寿镜吾先生不打压。
    孩子们自由的思绪就像原野上不羁的风。创造性的才华在孕育中。
    如果小鲁迅不能天真烂漫,不会调皮捣蛋,那么,他后来的运思、运笔,不可能那么凝练而灵动。灵动是说:有转向的能力,有不断超越自身的能力。
    苏东坡尝言:“天真烂漫是吾师。”
    当下的一大难题是:如何保护小孩子的天真烂漫?
    童年快乐,是通向一生幸福的**桥梁。切记:**桥梁。
    童年不快乐,人格很难健全,心理毛病多。这几乎是个定律。 从五六岁到十三岁,从百花园、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绍兴古城到外婆的安桥头,小鲁迅的生活惬意而又活泼,灵动而又安静。他的脾气也不小,比如一脚踩烂了弟弟的风筝。同学叫他的外号“雨伞”,他要捏拳头,怒目而视,扔了书包打架。邻居小子八斤欺负他,他奋起反抗,包括用画笔来反抗。这些都构成了未来那一位“横眉冷对”的反抗者的雏形。
    研究鲁迅,要仔细打量他的孩提时光。
    百草园并不大,三味书屋的园子也不大,但是,“大”是什么意思呢?多大是大?
    古人云:“一微尘里斗精神。”庄子发现了无限小。
    小孩子的眼中,大抵只有心理半径。物理半径只是心理半径的伴生现象。当年我一直觉得眉山比成都大,眉山县甚至比四川省还大,自嘲感觉不对头,傻乎乎的。后来读现象学,学会了一点细心,才发现感觉是对头的,感觉隐含了内在真实。于是我写下一个句子:
    一方春水池塘,大于五湖四海。 3.家道中落:万两银票·父亲的病·价值观的形成·“沙聚之邦”
    鲁迅十三岁,遭遇了生存落差。在北京做官的祖父出事了。
    祖父周福清想买通主考官,为儿子周凤仪谋个进士及第,信封里装了一万两银票。陶阿顺送银票,地点在苏州的一条船上。副考官殷如璋正与人喝茶,接过信封点了点头。陶阿顺等了一会儿,不耐烦,当众嚷了起来:“信里有万两银票,怎么不给一张回条?”
    苏州这一嚷,绍兴的周家败了。周家不败,却难有旷世之鲁迅。
    周福清入狱,判“监斩候”:不知道什么时候问斩,悬着,有玄机。于是,周家的钱财不断往外掏,耗去了大宗家产,打通上上下下的关节,保一条人命。
    鲁迅躲到了乡下,过了大半年,返回绍兴城,继续三味书屋的学业。
    鲁迅的父亲气病在床上。这位父亲,也是性刚烈,脾气大;喜论时事,堪称绍兴业余的评论家。祖孙三代人,天性有遗传。
    祖父栽了,父亲病了,绍兴的鲁迅家黯淡了。
    瘦小的少年,往返于高高的当铺和嘈杂的药铺之间,遭遇各式人间白眼。
    家道中落,世态炎凉。天真无邪的少年,迎头碰上社会阴暗。
    三味书屋的学业中断了。
    当铺,药铺,父亲的病榻……请来的中医很奇怪,那药引子,居然要用原配的蟋蟀。昂贵的诊费、药钱一把把地花出去了,父亲的病却不见起色。鲁迅是由一张又一张庸医的脸来感受中医的。到后来,他挖苦中医,憎恨中医,到日本学西医,要救治像父亲这样的病人。
    患水肿病的父亲,终于死在绍兴庸医手上。家境每况愈下。鲁迅是老大,他的感受比两个弟弟要强得多。后来提笔为文,频频回首往事,惊异于早年生活的巨大落差。
    这个落差中隐藏着许多东西。鲁迅的回首,乃是持续地转身,打量并逼近自己的生存轨迹。而一般人不会这样。除非遭遇强刺激,常人不会去深思,更不会持续深思。
    个体回首艰难,群体更���如此。
    鲁迅痛苦而漫长的精神探索,起于十三岁。幸福的突然中止催生反思,类似少年时代备享荣华富贵的曹雪芹;而反思诱导更多的反思。鲁迅与曹雪芹有比较的空间。
    生活的落差左右着生存的向度。思索在它的连续性中显现为思想。
    思考型的鲁迅,发端于少年。此一层,学者教授们思未深也,道未详也。
    精神之路,曲折幽暗歧路纵横,乃是常态。曲折幽暗挡住了大多数人的探索。
    鲁迅在绍兴长到十八岁,启程赴南京,踏上了求学谋生之路。
    母亲送他,一路上止不住风中的泪。 鲁迅在南京待了四年,先进水师学堂,后转矿路学堂。这类官费的实用型学校,富家子弟是瞧不上的。鲁迅穷,离家远走时,母亲只给了他八块银圆。
    南京的冬天冷,鲁迅衣裳裤子单薄,经常吃辣椒御寒,伤了胃,埋下病根。
    他边吃辣椒,边读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这本书是英国人写的达尔文进化论的普及读物。鲁迅明白了进化论的道理,胃火与怒火一起烧。
    “非*宜,不能独存独盛。”
    进化论鼓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震动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清王朝不缺经济实力,却未能将财力转化成军事实力,海战陆战皆输,屡屡上演近代史上的**悲剧。
    英美的殖民术,和他们的技术一样发达。
    圆明园的大火,烧焦了鲁迅的思绪。他苦练马术,跌倒又爬起来。心中有仇恨,纵马过山溪。他刻下了三枚图章:文章误我;戎马书生;戛剑生。
    在二十丈深的矿井下,他看见“鬼一样工作着的人们”。
    穷人,穷人,穷人,南京到处是穷人。鲁迅自己是穷学生,对底层很敏感。几年来,目睹太多。从十三岁到二十岁,鲁迅的价值观趋于成形。
    他说:“父亲的死,使我想了很多事情。”
    中国历代大文豪,早年丧父的例子不少,这个现象可做多个层面的阐释。
    1900年,八国联军如狼似虎打进北京。慈禧仓皇逃走。
    而在南京的大街上,新式陆军唱着莫名其妙的军歌:“请看印度国土并非小,为奴为马不得脱笼牢。”五十步笑百步。扛枪的士兵在昂扬高歌,青年鲁迅在观望的人群中羞愧。
    满街看热闹,一人皱眉头。 南京矿路学堂一度停办,鲁迅回绍兴待了一年多。
    在家里吃白食,鲁迅很惭愧。母亲明显见老了。祖父出狱回来,不停地骂人、唠叨。
    出国的机会来了,矿路学堂派六个学生去日本官费留学,鲁迅排在第三。
    这是1902年。鲁迅到东京,学上了日语。
    鲁迅早期的雄文有《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前者发洞见云:“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的拿来主义,先在日本拿。
    鲁迅把当时的中国诊断为“沙聚之邦”,几亿人呈现为大沙漠,被刮来刮去的风不停地改变形状。无边的沙漠是如何形成的?人,又是怎样变成渺小沙粒的?清王朝的经济实力不是远胜于日本吗?为何又是沙聚之邦?
    鲁迅盯上了中国人的个性。个性不张,造就了沙聚之邦。
    中国封建社会,权力运行**化,覆盖面广,持续的时间长。而**化的封建权力注定要制造庸众,把个体变成沙子,把群体变成沙丘。
    庸众昏昏欲睡,皇帝为所欲为。二者互为因果。
    鲁迅的投枪匕首,横眉怒目,乃是针对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权力**化的恶果。
    非怒目,不足以穿透。
    《文化偏至论》强调:“掊物质”“张灵明”。
    人是万物之灵,有价值系统,有道德承载,有诗意向往,有灵光闪烁,有情义环绕。动物的决定性的因素是物质环境,而人之为人,是由文化环境来决定的。
    文化追求什么?追求价值关系。
    活着要有意义。活着有意义的人才会活得饱满,一生不虚度。
    鲁迅说:“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十几个字,预设他的终生奋斗。
    掊物质:坚决**物欲的恶性膨胀。物欲有个相关系统,调动一点,牵扯出其他。
    物的丰富,绝不等同于人的丰富性、日常生活的丰富性。
    人的质量差,物欲就高涨。 20世纪初,鲁迅在日本近距离审视欧美的物质文明,掉头为自己的民族把脉。
    中国广袤的城市与乡村,并不缺生活方式的自主,不缺低沸点的欣悦,不缺乡邻温暖,不缺诗意向往。地域的差异,催生日常生活的差异。有差异,人的面目就不会趋同,生活花样多。你喜欢不是我喜欢。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值得一读。
    清朝统治者数百年的高压、奴化、愚弄、摆置,使民族精神委顿。
    19世纪,西方列强来了。双重的压迫造成了一盘散沙。
    列强很喜欢一盘散沙,因为殖民成本低。
    鲁迅的任个人,排众数,致力于中国人的个性解放,瞄准并揭示国民顽固的劣根性。民众的愚昧和麻木,是鲁迅一生都深恶痛绝的。爱之深才痛之切,才责之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正是在这个层面上,他和乡愿式的胡适拉开了距离。
    沙聚之邦,独立个体罕见。先知先觉先行者,必定遭到“众数”的漠视、歧视,乃至敌视。苏格拉底、布鲁诺的命运都证明了这严酷的现实。孤独的反抗者浑身是伤。
    鲁迅晚年有句名言:他是为他的敌人活着的。
    鲁迅的“*痛苦的灵魂”,源于他感受和辨认黑暗的能力。
    他看得透彻,才一针见血,才直截了当。惯于作揖打躬、互相周旋的人们自然会不舒服。
    觉醒的个体面对昏睡的庸众……鲁迅发现了尼采和易卜生。而尼采发现了超人、末人,易卜**现了真理常在少数人手中。
    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他在东京《民报》创刊***祝大会的演说《三民主义与中国民族之前途》中指出:“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
    孙中山是先行者,鲁迅是先觉者。
    孙中山致力于社会革命,鲁迅全力以赴改造中国的国民性。
    这是两个不同方向的伟业。 4.日本留学:先觉者·列强侵略与救国思想·弃医从文
    鲁迅二十多岁就成为先觉者,令人颇惊讶。在日本东京,聚集着来自中国的各路豪杰:革命的、改良的、复古的、保皇的、主张暗杀的……分成若干派系,竞相发出声音。
    中国面临着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知识分子受到****的强刺激。既要反封建,更要反列强,各种各样的救国论杂然纷呈: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医学救国、黄金黑铁救国、坚船利炮救国……
    而鲁迅的救国思想,发端于南京读《天演论》的时期。鲁迅读进化论,读来读去,读出“个体”二字。这使他获得了极坚实的思想基础。
    这个基础,为他提供了人生的舞台,文学的创造性区域,韧性战斗的战场;也使他孤独、彷徨、痛苦。
    孤独乃是思想家的宿命。尼采在六千英尺的高山上俯瞰人类;超人苦口婆心,试图拯救山下黑压压的末人。拙作《品西方文人3》之“尼采”有详说。
    思想的持续重压,鲁迅独自承受。这重压,日复一日雕刻了他的面部表情。
    鲁迅先生的照片是很耐看的。郁达夫称他是中国**美男子。美在何处?美在力度。
    发现了个体,也就发现了沙粒,看清了沙聚之邦。鲁迅是研究沙粒、沙化的头号专家。而他改造国民精神的荒漠化,曲高和寡,常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尽管他装备精良——有**的思考能力,有表达思考的杰出的汉语艺术。他呐喊,投枪匕首并用,却如同置身于无物之阵。国民的五花八门的劣根性,发现它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何况要去改造它。
    “沙聚之邦,转为人国”,怎么转人国?这工程的浩大艰难与长期性,谁能测量?
    正是在这里,思想把握住*值得一思的东西。
    鲁迅为什么能看见个体?盖因他很早就“活向”个体。家学渊源,母性呵护,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健全的童年生活,奠定了他的雄厚基础。十三岁,落差来了,人受刺激,紧张的思索年复一年。江边的一根芦苇迎着大江边呼啸的长风。
    南京四年,逆境奋斗。
    二十岁前后,鲁迅形成了个体修炼的态势,步入个体的运行轨道。
    唯有这种坚实的个体,方能发现个体的对立面:庸众,沙聚之邦。
    鲁迅赢得了思想的持续喷发,“赢得了”****的麻木与黑暗。他栖身于黑暗,盖因他心中有大光明。他浑身敏感,所以他几乎洞察了一切麻木。
    说几乎,是因为思想的冲击力本身会形成某些盲点。这个稍后谈。
    鲁迅的喷发力,乃是针对黑暗的攻击力,对光明的辨认能力。
    理解鲁迅,不妨聚焦于此。他的写作风格,他的战斗姿态,他在中国不变的价值,以及他在运思过程中出现的盲点。把握鲁迅的精神脉络,乃是本文的努力方向。也许只能思到中途,但只要有思,就是好的。
    个体的特征,思为**要素。 鲁迅在东京弘文学院待了两年多,然后去了仙台,学医。严谨而又慈祥的藤野先生,后来成了他终生铭记的恩师。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但鲁迅的书房里仍然挂着藤野的照片,仍与开书店的内山完造交厚,信任日本医生须藤,这说明他确实对事不对人,待人行事,全凭自己的目光。日本军国主义和具体的日本人,他是区别对待的。
    鲁迅对西方医学有浓厚的兴趣,各科成绩好。这也如同他对地质学、生物学的浓厚兴趣。他一直是文理兼修,能同时看见物质与精神,看见二者的融合与二者的分界。
    在东京,鲁迅与许寿裳深入讨论:中国的国民性中*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
    当时的日本,由于1894年的中日海战,由于稍后的日俄战争,好战分子急剧增长,军国主义气焰嚣张。鲁迅被仙台的日本同学视为“支那学生”。成绩好反受奚落、受怀疑:一个支那人,怎么可能在骨学、神经学、血管学、解剖学、细菌学的课程上都取得好成绩呢?
    有个日本学生写信给鲁迅,开头便说:“你改悔吧!”
    鲁迅不理睬,班上的同学对他侧目而视。他住在一所监狱旁的低级旅馆,瘦弱之躯饱受蚊子的叮咬。陋室没蚊帐。顿顿粗食,咽下却不难……
    有**,学校放一部日俄战争的纪实影片,片中有个中国人,因做了俄国的奸细而被日军处死。围观的中国同胞一个个身强体壮,神情却麻木,他们在看热闹、看杀头,鸭子般伸长颈项,死鱼般的眼睛转动着某种兴奋。
    鲁迅大吃一惊。日本学生在欢呼、在起哄,打着尖厉的口哨。
    体格强壮而神情麻木的中国人……鲁迅对此印象深刻,源于他对国民性的持续追问。思想感觉化了。感觉引发更多的感觉,又反证思想。
    他做出了瞬间决断:弃医从文。
    医学是不能深入灵魂的。行尸走肉满街乱窜,“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后来他的小说《药》《示众》《阿Q正传》,对国民的麻木做了入木三分的描绘。
    鲁迅是相当敏感的。叶圣陶说:“在同时代的人中间,鲁迅先生的确比别人敏感。有许多事,别人才有一点儿朦胧的感觉,他已经想到了,并且想得比别人深。” 5.归国之后:《新青年》·《狂人日记》·《阿Q正传》·“救救孩子”
    民国初年,思想在北京的一条小胡同里高速运转。
    鲁迅一头扎进古书。为了前行,他回思历史,获得一段助跑以跃入当下。他辨认着黑暗。针对历史进程中的毒素,他携带着强大的异质性力量,跃入历史的深潭。他清点着历史的有毒物质,寻找那颗支配着无数吸盘的魔鬼般的章鱼头。
    礼教。这狰狞的章鱼之头。鲁迅自己就是礼教的受害者。那位在绍兴默默地陪着母亲的无辜的朱安……
    六年过去了。鲁迅郁积着巨大的攻击力。是的,郁积。近乎阴郁之郁积。
    思想者身在负能量中,思想者以身试毒。
    地火在运行,岩浆在奔突,自动寻找着喷射点。
    阴冷而孤独的六年,鲁迅先生完成了自身的修炼,朝着更高、更强、更坚硬、更具韧性。
    同时他也攒着钱,准备在北京买房子,把母亲和朱安都接过来,让两个弟弟的两家人一同住进来。老大要在北京安顿一大家子,一个都不能缺。这位jiaoyu部干部抽劣质烟,喝廉价酒,头发长,胡子乱,一日三餐无规律;衣服和鞋子都是旧的,破了自己补……
    鲁迅多年的郁闷也包含了性苦闷。大脑不间断的运思强制了身体。 1918年春季的某**,老朋友钱玄同来访,带来了一本《新青年》杂志,请鲁迅写一点文章。鲁迅淡淡的,他说了一段后来被引用无数次的话:“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钱玄同反驳:“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鲁迅抽了几支烟,才同意给《新青年》写稿。
    这一年的五月,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问世。这是漫长的封建礼教史上的**声惊雷,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块奠基石。现代小说自《狂人日记》始。
    “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中说:“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
    直面人生的鲁迅,发现了瞒和骗。两个字,概括了多少事,多少怯懦的、丑陋的内心。
    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
    战士鲁迅,如此登场。《狂人日记》的主题只有几个字——“礼教吃人”。
    强者吃弱者,弱者又吃更弱者,于是吃人的筵席就排得很长了。人肉筵席五花八门。
    清朝中叶的思想家戴震说:“后儒以理杀人。”理,是清朝盛行的程朱理学,是“灭人欲存天理”的那个理。曹雪芹与戴震气息相通,所以才写出豪门大族的那么多惨死。
    封建统治者在举起屠刀的同时,玩弄着各式各样的软刀子。鲁迅反抗屠刀,又辨认软刀子。辨认的艰难在于:仁义道德贯穿了封建社会的教育体系,渗透各地的风俗。
    仁义道德,在它的源头上、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不是这样的。历代杰出的儒者、文人,亦在**维护着这个源头。即使封建统治**,也从来不乏敢于为民请命的“中国的脊梁”。
    而鲁迅在当时,必须亮出彻底反封建的战斗姿态。
    针对封建礼教的**化、日常化,必须以另一个**来揭示它。否则,礼教强大的遮蔽功能将抵消任何揭示的力量。
    思想的高速运行显现了穿透力。1908年,二十八岁的鲁迅写《文化偏至论》,亮出了他的辩证思维。偏执有洞见。或者说:偏执的洞见。尼采的哲学中,偏执的洞见很多。
    思之力,并无现成的制动系统。先要动起来,火箭般冲出大气层……
    在这里,思之力乃是杀伤力。
    《狂人日记》是岩浆的喷发点,从此,鲁迅一发不可收。六年的沉默、沉积,来了个大爆发。
    《药》。
    《祝福》。
    《故乡》。
    《铸剑》。
    《孔乙己》。
    《在酒楼上》。
    《阿Q正传》。
    《黄花节的杂感》。
    《记念刘和珍君》。
    《为了忘却的记念》。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阿Q正传》编入小说集《呐喊》,一经问世,轰动全国。连云南昆明这样的西部偏远城市也供不应求。小说连载到第四章,茅盾惊叹:“这是一部杰作!”
    鲁迅剖析国民魂灵的手术刀,首先对准他自己。
    混合了自卑与自傲的“自欺欺人”的心理模式,是鲁迅揭示的。
    由此**了这种心理模式的对立面:勇于解剖自己;触及灵魂;人贵有自知之明;批评与自我批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对这些句子耳熟能详。
    毛泽东把鲁迅精神带到了新中国。
    鲁迅以轻松的笔调为阿Q画像,同时检点着自己身上的阿Q因素。
    比如“忘却”。鲁迅显然敏感这个词,他目睹了那么多锥心的事,想忘却,但忘不了。推己及人,他发现了国人的忘却。
    鲁迅对各种类型的“忘却”深恶痛绝。
    然而,忘却也是弱者的特征,弱者的生存术。此一层,鲁迅先生思未深也。试想:如果阿Q不善于忘却,桩桩屈辱铭心刻骨,他还能在未庄混下去、活下去吗?悲剧多了,忘掉悲剧,才能摆脱残酷生活的纠缠,忘得越快越好。
    忘却的**,在鲁迅的笔下。
    鲁迅先生对阿Q们、对孔乙己们,对“鸭子般伸长颈项”的可怜又可恨的看客们,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作家“揭出病苦”,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
    中国灵魂手术之**刀,鲁迅当之无愧。
    《阿Q正传》问世以后,数十年间一直处于激烈的争论中。争论的焦点是:阿Q这个艺术形象,是否指向中国社会各**?阿Q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吗?
    1933年,鲁迅在《再谈保留》一文中又说:“十二年前,鲁迅作了一篇《阿Q正传》,大约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的。”
    鲁迅认为,“中国国民性的堕落……*大的病根,是眼光不远,加以‘卑怯’与‘贪婪’,但这是历久养成的,一时不容易去掉”。这“一时”是多久,鲁迅先生没有讲。
    几千年形成的病根,一二百年难以去掉。历史有不易察觉的惯性。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读《阿Q正传》深有感触,他写道:“可怜的阿Q将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可见,国外也不乏阿Q。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阿Q正传》是一篇好小说,我劝看过的同志再看一遍,没看过的同志好好地看看。”真该好好地看看。一本好书,不妨看十遍八遍。少年看不懂,过几年再看,有了人生阅历再看。
    一般来说,严格意义上的好书是不大叫人愉快的。卡夫卡、伍尔夫、契诃夫、加缪、海明威、杰克·伦敦……文学大师们叫人愉快吗?
    在时下的语境中,阅读变成“悦读”,真是一大笑话。浅阅读严格对应浅表性生存,快餐式生存。米兰·昆德拉发现了这个,写《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鲁迅探究国民性由来已久,《呐喊》是一次集中喷发。他要“救救孩子”,免得他们长大后,“昏天黑地在社会上混”。
    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很遗憾地发现,“阿Q”还在到处走,怯懦、油滑、轻佻、短视、中立、骑墙、乡愿、两可;麻木、侥幸、忘却、投机、算计、钻营;自卑、自傲、自欺欺人、盲目自大、装腔作势、欺软怕硬、鬼头鬼脑、嬉皮笑脸、娱乐至死……虽然他已经不戴毡帽,不唱“我手执钢鞭将你打!” 6.家庭纷争:弟弟周作人·弟媳羽太信子·绝交书·砖塔胡同
    20世纪20年代初,鲁迅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的心”。他的作品吸引了大批追随者。追随者众,意味着那个年代数不清的青年在思索。
    鲁迅仍在jiaoyu部做佥事,兼了北京大学的课,讲中国小说史。1919年,他花掉多年积蓄,卖掉绍兴老屋,在八道湾买了房子,将母亲、朱安和两个弟弟都接来同住。
    他回过一次绍兴,闰土(运水)来看他,当初的英俊少年变得木讷、迟钝,四十多岁已是满脸皱纹。鲁迅写下**的《故乡》,忧郁的目光瞄准饱受欺压的底层民众。
    鲁迅回故乡卖祖屋,却干了一件很不该干的事:他烧爷爷的日记。
    林贤治《人间鲁迅》:“烧到祖父的日记时,建人不免犹豫。桌子般高的两大叠日记。线装得很好的日记。用红条十行纸抄写的字迹工整的日记。他向大哥道:‘这日记也烧掉吗?’
    “‘是的。’鲁迅答道,但接着问:‘你看过吗?’
    “‘还来不及看。’
    “‘我翻了翻,没有多大意思,买姨太太呀,姨太太之间吵架呀,写这些有什么意思?’
    “建人忆起祖父临终前发高烧的时候,还在记日记,心里想,总不至于都写姨太太吧?于是说:‘他一直记到临终前**的。’
    “‘要带的东西太多,还是烧了吧!’
    “这样,两大叠日记本子,连同当年皇帝赐封的两副诰命,都付之一炬了。”
    鲁迅这一烧,九泉下的祖父和父亲都要流泪。真不该,非常不该。
    年近四十岁的光棍鲁迅,烦祖父身边的姨太太们。那么多日记本,鲁迅何以单单敏感姨太太?生存情态决定意识的向度。性苦闷旷日持久。
    烧日记的执念,有多少潜意识的含量呢?这一层,鲁迅有能力反观他自身吗?
    祖父的日记不仅有家族记录,更有官场的、科场的、社会的记录。恐怕有百万字。
    绍兴一把火,天堂泪如雨。这是何必?
    鲁迅先生的反封建肯定有反过头的地方,我们不必为尊者讳。
    1919年,鲁迅介入《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前后,他的小说、杂文,皆呈井喷之势。北京的刘师培、辜鸿铭等人筹备《国粹学报》《国粹丛编》复刊,鲁迅写信对钱玄同说:“中国国粹,虽然等于放屁,而一群坏种要刊丛编,却也毫不足怪。该坏种等,不过还想吃人……”
    信的末尾又挖苦:“然既将刊之,则听其刊之,且看其刊之,看其如何国法、如何粹法、如何发昏、如何放屁、如何做梦、如何探龙,亦一大快事也。国粹丛编万岁,老小昏虫万岁!”
    烧祖父日记,骂国粹丛书,做过头骂过头了。
    鲁迅这是明确地以**反制另一个**吗?不是。他意识不到这个。他干了,助推他的是潜意识。此后十几年,他并未有效地清理那些盘根错节的潜意识。
    也许无人做得到,包括弗洛伊德和荣格。
    …………
    周作人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强调抽象的自由。其实他自己未必信。作人,后来做了汉奸。陈独秀说他向强者献媚,击中他的要害。
    1923年7月,鼎鼎大名的周氏兄弟失和。鲁迅四十三岁,周作人三十九岁。
    鲁迅生活在八道湾,却是家庭生活的旁观者。二弟、三弟的一家子,有儿有女,欢声笑语。朱安自居一室。吃饭在一处,吃完了,鲁迅去他的前院书房。他每天向母亲问安。
    7月14日,鲁迅日记:“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饭,自具一肴,此可记也。”
    鲁老太太说:“大先生和二先生忽然闹起来了,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头天还好好的,兄弟二人还忙着把书抱进抱出的商量写文章呢……”
    此后五天,兄弟冷战。
    周作人给哥哥写了一封绝交信:“鲁迅先生:我昨日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难,——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实人生……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别的话。愿你心安,自重。七月十八日,作人。”
    绝交书一般都不长。
    鲁迅看了信,请人到后院,把周作人请来面谈,周作人不来。
    林贤治写道:“当初,离开日本是为的谁呢?买下八道湾是为的谁呢?排长长的队伍日夜索薪是为的谁呢?……所有的钱都交出去了。”
    jiaoyu部欠薪,鲁迅排队索薪。许广平《鲁迅回忆录》:“鲁迅在八道湾住的时候,初期每月工资不欠,不够时,就由他向朋友告贷……”
    每月六百元是很大的一笔钱,十倍于普通家庭的开销。鲁迅在jiaoyu部、北京大学拿薪水,连同可观的版税,全部交给二太太。二太太叫羽太信子,周作人在日本留学时与她结婚。
    周作人旅日六年,大小事不管,一切由鲁迅操劳。钱理群教授的《周作人传》记之甚详。
    周作人从绍兴到北京大学任教,鲁迅费尽了周折。周作人生病住院,鲁迅天天跑医院……
    鲁老太太实在忍不住了,对人说:“这样要好的兄弟都忽然不和……我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道理来。我只记得:你们大先生对二太太当家,是有意见的,因为她排场太大,用钱没有计划,常常弄得家里入不敷出,要向别人去借,是不好的。”
    郁达夫《回忆鲁迅》:“有时候鲁迅对我说:‘我对启明,总老规劝他的,教他用钱应该节省一点,我们不得不想想将来。他对于经济,总是进一个花一个的,尤其是他那位夫人。’”
    一是钱。另一个问题是所谓性骚扰。
    《周作人传》:“当时与鲁迅、周作人双方都有密切交往的章廷谦(川岛)曾对鲁迅博物馆工作人员说:‘鲁迅后来和周作人吵架了,事情的起因可能是,周作人老婆造谣鲁迅调戏她。周作人老婆对我还说过:鲁迅在他们的卧室窗下听窗。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为窗前种满了鲜花……主要是经济问题,她(羽太信子)挥霍得不痛快。’”
    周建人《鲁迅与周作人》:“她(信子)并非出身富家,可是气派极阔,架子很大,挥金如土。家中有管家齐坤,还有王鹤拓及烧饭司务,东洋车夫,打杂采购的男仆数人,还有李妈、小李妈等收拾房间,洗衣、看小孩等女仆二三人……她经常心血来潮,忽然想起要吃饺子,就把饭菜退回厨房,另包饺子。被褥用了一两年,还是新的,却不要了。赏给男女用人,自己全部换过。”
    周作人夫妇那边主仆一大群,鲁迅这边形单影只。那边挥金如土,这边衣裳、皮鞋打了补丁,去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教书,去jiaoyu部上班。可怜的大先生一忍四年。
    1923年的夏末,鲁迅搬到窄小阴暗的砖塔胡同。
    1924年6月11日,鲁迅日记:“下午往八道湾宅取书及什器,比进西厢,启孟及其妻突出骂詈殴打,又以电话招重久及张凤举、徐耀辰来,其妻向之述我罪状,多秽语,凡捏造未圆处,则启孟救正之。”
    《周作人传》:“据说周作人拿起一尺高的狮形铜香炉向鲁迅头上砸去,幸亏别人接住。”
    《人间鲁迅》:“章廷谦闻声赶到西厢房,正好遇到作人举起墙角的狮形铜香炉,向鲁迅头上砸去,便急忙抢了下来。”沉重的铜器为什么要砸向头部?
    写闲适小品文的周作人,何以如此行凶?单怪那恶妇,理由不充足。
    他的闲适从何而来呢?这是一朵恶之花吗?温文尔雅、闲适古朴的下面隐藏着什么?
    1937年,周作人在北平附逆。 鲁迅搬到砖塔胡同后,老母经常过来。
    孝敬长辈,民间有两个试金石:想得到还是想不到;看得粗还是看得细。
    鲁迅看母亲的生活很细的。孝与敬,以毫不经意的方式流布于日常。
    此一层,在今天无限重要。何以无限重要?只因千家万户,秘而不宣的辛酸事正多。
    多少辛酸事,只能悄悄讲……多少当妈的泪往肚子里流。
    孝顺未必好。但孝敬一定是正能量。
    **,断不可接受的是:这种家庭中*大的正能量的动态性衰减。
    讲道理是没用的,几个动作胜过一堆道理。
    1923年10月,鲁迅花八百元,买下西三条胡同21号,一所旧院,六间房。大作家手头没钱,许寿裳、齐寿山各借四百元给他。他亲自设计修改,改成了一座小巧的四合院,他的书房叫老虎尾巴。他把母亲接来。母亲喜欢花木,他种下了一片太阳花,订购了丁香、碧桃、榆叶梅,种在母亲的窗前。周作人夫妇在八道湾花天酒地。鲁迅不会向他借钱,尽管八道湾三进大院是鲁迅花巨款买下的。倒是便宜了那个日本泼妇。
    在砖塔胡同住了五个月,鲁迅写下《祝福》《幸福的家庭》《在酒楼上》,写了论文《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发表了**演讲稿《娜拉走后怎样》《未有天才之前》,校勘了《嵇康集》,编完了《中国小说史略》。
    工作,工作,工作。 7.朋友与爱人:瞿秋白·冯雪峰·郁达夫·许广平·《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先生一向很平和。激烈的人往往能平和,脾气大的人往往心肠好,迥异于乡愿之辈。砖塔胡同的俞氏姐妹,对鲁迅的亲切与朴素,感受颇深。
    鲁迅挣钱多。北新书局一度欠他的版税八千多元,逐步结清了,那可不是小数。后来他在上海定居,也能享受,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的,家里常有客人,也时常吃得挺好,下馆子、坐汽车、看电影。有一次他对萧红说:电影没啥好看的,看看动植物还可以……
    看完电影,回大陆新村的家,若是人多,小汽车装不下,他让别人先走,自己倚着苏州河的栏杆吸烟等车。他烟瘾大,小听装的好烟是留给朋友抽的,比如上海��名的“黑猫牌”。他自己抽廉价的“品海牌”,一支接一支,袅袅在静夜里;写作到半夜,先生也吃点饼干,也喝点小酒,也望望夜幕深处的街市,也听听有轨电车的声音。
    鲁迅一生利他,毫不自私,凡事替别人着想。
    鲁迅给朋友写信,平和而又随意,与杂文的风格很不同。鲁迅书信集,厚厚的两大本。
    他的书法文人气浓,绵中带骨;随手书赠朋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在郁达夫组的饭局上赠给柳亚子的;诗后题跋说:“达夫赏饭,客人打油……”
    写给瞿秋白的则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瞿秋白精通俄文和俄国文学。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鲁迅托人带去一条火腿。他想写红军的小说,细听冯雪峰讲红军的故事、毛泽东的故事。他保存过方志敏烈士的遗物、书信,两次会见陈赓将军。
    鲁迅横眉执笔的那张像,叫人看不够。那份冷峻,中国罕有。面部轮廓有如雕刻。
    他走路步子迈得很快。有一幅照片是在去讲演的路上,呼呼生风的样子。他头发硬,一根根迎风上举,没一根趴下。
    许广平形容说:“真当得怒发冲冠的那个‘冲’字。” 1923年,鲁迅在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当教授,上下一身黑,衣衫、皮鞋都有大大小小的补丁,小姐们哗然,一个个掩了嘴娇笑。可是台上一开讲,下面清风雅静了。
    学生当中,就有许广平。还有一位脸蛋儿圆圆的、杏眼儿亮亮的刘和珍。
    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后,北京女师大的学生运动进入高潮。
    《人间鲁迅》:“在jiaoyu部的支持下,杨荫榆暗中制订了一个毁灭女师大的计划。”
    8月1日,这个绰号“恶婆婆”的女校长,带军警一百多人包围了女师大,切断电线,停止伙食,强令住校学生离校。刘和珍、许广平等率领学生反抗。下午,下大雨了,杨荫榆指使军警殴打女学生,女学生们仆倒在泥水中,学生的裙,学生的血,学生翻转泥水的肢体与面容……泥水中有刘和珍、杨德群。暴雨中的暴行。柔弱者的反抗。
    鲁迅带病去女师大,坚决抗击女校长。
    22日,杨荫榆武装接管女师大。女学生们又遭“混合军”殴打,重伤二人,失踪七人。
    杨荫榆的背后是章士钊,章士钊的背后是段祺瑞。正当女师大学生秣马厉兵、背水一战的时候,章士钊秘密呈请段祺瑞,撤除鲁迅的jiaoyu部佥事的职务。
    从1912年到1925年,佥事做了十三年。jiaoyu部佥事,分管社会教育司。
    收入减少了,鲁迅也生气,买了几盒**烟抽给人看。
    24日,许寿裳、齐寿山联名发表《反对章士钊的宣言》。二人都是jiaoyu部的**干部。宣言宣告:“自此章士钊一日不去,即一日不到部!”
    许寿裳还把《宣言》抄送了章士钊。很快,许、齐二人被免职,失去高薪。
    9月,章士钊的势力卷土重来。“警察厅接受章士钊的指使,天天到学校传人。”女师大的几个学生**东躲西藏。许广平等学生躲进鲁迅的家。
    疾风骤雨的间歇,盛开了爱的百合花。挑明了。“小鬼”命令鲁迅戒烟戒酒。酒戒了大半,烟戒了小半。有**他在外面喝多了,许广平说:“不诚实是很叫人难过的,你知道吗?”
    鲁迅低了头,小声答:“我知道……”酒瘾又犯时,许广平流泪。
    为了让鲁迅戒烟,她和另一个女生许羡苏,在客厅跟鲁迅谈了一通宵。
    此间的鲁迅先生,走路蹦蹦跳跳,西三条的四合院无处不歌,“他还双手撑着桌子,像当年做学生的时候上体育课一样,从这边纵身跳到那边”。
    10月,许广平在报上发表爱的宣言《风子是我的爱》:“不自量也罢!不相当也罢!同类也罢!异类也罢!合法也罢!不合法也罢!这都于我们不相干,于你们无关系,总之,风子是我的爱……”
    11月,北京数万工人、学生举行大规模示威运动,游行队伍冲进卖国贼段祺瑞的官邸,怒毁章士钊、刘百昭等人的私宅。段祺瑞逃走。月底,女师大复校。斗争胜利了,鲁迅先生题词,引用了古诗:“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1925年的鲁迅先生,既是战士又是恋人。
    1926年3月,腥风血雨。
    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张作霖开战,日本帝国主义见奉军失利,唯恐失掉它在华的既得利益,炮击国民军。16日,又纠集英、美、法、意、荷、比、西七国,向段祺瑞执政府发出“*后通牒”。18日,北京各界十万人在天安门广场,召开“反对八国*后通牒国民大会”。会后,两千多人组成的请愿团直奔铁狮子胡同。
    段祺瑞下令开枪。子弹横飞,棍棒乱打。
    段祺瑞杀死始终微笑着的、温和的、圆脸的刘和珍。一共杀死四十七人,伤二百余人。
    刘和珍的老家在江西,家中唯有老母亲和弟弟。段祺瑞的卫队专挑短发女生开枪,刘和珍恰好是短发。她中弹,张淑静想扶起她,也中弹。杨德群又来扶她,也中弹,并且,头部挨了沉重的棍棒。三个女学生倒在血泊中……
    人坏起来无边无际,任何毒蛇猛兽不能比。列强虎视眈眈,军阀气焰嚣张。
    许寿裳和林语堂赶到国务院,“只见尸体纵横,鲜血遍地……杨德群的尸骸,横陈在一张板桌上,下半身拖露在旁”。
    《人间鲁迅》:“刘和珍!去年tian an men集会,在棍棒交加中,大家亡命地逃开,回头看她手执校旗,矗立不动。”回头见刘和珍的是许广平。
    3月25日,刘和珍、杨德群的追悼会在女师大礼堂举行。
    刘和珍的未婚夫方其道的挽联:“生未同衾,死难同穴,劳燕每分飞,六载订婚成一梦;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疆场空有约,**溅血泣黄泉。”
    追悼会上全体学生放声大哭。
    我念高中时,语文老师讲《记念刘和珍君》,几次背过身去。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
    林贤治写道:“惨案发生后,鲁迅一连几天吃不下饭,说不出话,过度的悲愤使他病倒了。”劝解、问候的人纷至沓来,鲁迅先生只有一句:“刘和珍是我的学生。”
    陈源等走狗文人在《现代评论》上大造舆论,诬蔑学生、群众手执“有铁钉的棍棒”,是“自蹈死地”,许多妇女小孩“是被群众挤倒后踏死或踏伤的”。
    陈源称:“以后不再参加任何运动。”这种话,胡适也认同。胡适写信给鲁迅、陈源,试图调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乡愿面目一露,鲁迅十分反感。
    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
    段祺瑞给《现代评论》拨过一千元。
    北京警察厅开的黑名单中,有鲁迅。
    3月26日,段祺瑞执政府宣布:通缉共产党人李大钊和国民党进步人士。
    4月,张作霖手下的北京卫戍司令下令:“宣传赤化、主张共产,不分首从,一律死刑。”
    军阀一丘之貉,背后各有列强。
    鲁迅躲进了熟悉的山本医院。先生写下民国时期*为沉痛的文字:《记念刘和珍君》。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
    “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目录
    品中国现代文人1 鲁迅: 思想家,民族魂 001 胡适: 二十世纪一大乡愿 085 林徽因和他们: 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 111 张爱玲: 无根才女的绝望花朵 185 张大千: 画家与名利场 205 李敖: 奇男,奇文,奇情 233 后记 261 品中国现代文人2 沈从文: 历史巨浪中的一条小船 001 陈寅恪: 一个生活在过去的 饱学之士 047 林语堂: “从血泊中寻出闲适来” 105 钱锺书·杨绛: 学界**伉俪, 文坛白首双星 075 戴望舒: 雨巷诗人的绛色沉哀 147 吴冠中: 加强型生存八十年 173 闻一多: 诗人,学者,斗士 203 后记 229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