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是“高考”落榜生 洪秀全在想推翻清朝皇帝之前,原来的人生理想是做一个清朝的好官,希望有朝一日可以为民做主,可以治国安邦,可以为君分忧。 毕竟在封建帝制时代,造反可是一个高危职业。在中国历史上,农民造反成功的例子实在是太少了(好像只有刘邦和朱元璋成功了,其他的比如陈胜、吴广,黄巢以及李自成等人,后都失败了,很多人还死得挺惨)。所以,对于大多数农民子弟来说,好好读书才是自己的初心和梦想。所有读书人都有一个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没有人天生就想造皇帝老儿的反,就连孙悟空,刚开始不是也想当一个天庭的官吗?所以,对于洪秀全来说,人生初的梦想还是要读书。毕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而造反这条路,基本上就是找死。 所以,洪秀全他爹原本也不是上帝,就是广东花县农村一名老实巴交的农民。洪秀全本人原本也是中国千千万万的儒生之一,以金榜题名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信奉的是儒家经典,拜的是孔老夫子。 甚至,洪秀全原本都不叫洪秀全,他原来叫洪火秀(估计洪秀全命中缺水也缺火,他爹才给起了这么一个名字)。洪火秀这个名字,怎么看都没有洪秀全高大上,没有洪秀全这个名字霸气。按照太平天国官方的说法,洪火秀之所以改名为洪秀全,是因为“火秀”这个名字犯了上帝的名讳(当时上帝“耶和华”翻译成“耶火华”),上帝托梦说他可以叫洪全,也可叫洪秀全,就是不能叫洪火秀,这个名字太萌太傻,也犯了上帝的忌讳。另外,也有人分析,洪火秀之所以改 名洪秀全是因为这位洪先生胸怀大志有帝王之命,“秀全”二字拆开即是“禾乃人王”,粤语里“禾”和“我”相近,也就是洪秀全自命为“人王”,所以才改的名字。 不管这位洪先生到底因为什么而改名,以后还是叫他洪秀全吧,这样更熟悉些,叫起来也方便。 1814年1月1日,洪秀全出生于广东花县一个小村庄的客家农民家庭里。他刚出生不久,洪家就举家迁往花县县城西南的官禄?村。当时的官禄?村极其穷困,到底有多穷呢?有民谣为证: 官禄?,官禄?, 食粥送薯芋, 乌蝇担粒米, 追到新街渡。 意思就是说,苍蝇在官禄?的人家里叼走一粒米饭,即使飞到十多里之外的新街渡这个地方,人们也要追上去,从苍蝇嘴里把那一粒米追回来。 这个地方太穷了! 穷苦人家的孩子改变命运的机会太少了,要么好好读书,考取功名,要么去做个山贼,劫富济贫,倒也有个好生活,至少吃得饱。但是,做山贼毕竟有丢命的危险,读书则没有这种风险。因此,洪秀全决定选择个改变命运的方式——好好读书。 传说他天资聪颖且勤奋好学,很快就能熟读四书五经,很是让他的父亲老洪先生高兴,也让他的老师们感到高兴,都觉得洪秀全将来一定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面对父辈和老师的殷切期望,洪秀全肯定也是倍加努力,希望将来考个功名,让父亲过上好日子,将来有机会做一个大清的好官,为道光帝分忧解难,甚至成为一代名臣也不是没可能。 清朝科举考试分为秀才、举人和进士三个级别。而秀才要分两次考试,次是县考,合格了再到府里参加院考,中了才能叫作秀才。1827年(道光七年),洪秀全要去参加科举考试了。洪秀全顺利通过了县试,然后兴高采烈地怀揣着金榜题名的梦想赶往广州参加府试。结果,洪秀全是兴高采烈而去,垂头丧气而归。洪秀全次府试名落孙山。 洪秀全决定不抛弃、不放弃,做一个自强的小宝宝,要加油,回去好好复习,来年再战。 洪秀全回家了,开始复习,这一复习就是七八年。 其间,他还被本村私塾聘为塾师,靠教授儒家经典来维持生计。 1836年,洪秀全22岁。这一年,他第二次赴广州参加府试。 不幸的是,他又落榜了。在走出贡院考场的时候,垂头丧气的洪秀全碰到了正在传教的史蒂文斯。史蒂文斯看到这个可怜的年轻人,觉得自己有义务去感化他,于是便塞给洪秀全一套9本的《劝世良言》。在洪秀全看来,考完试还有人送书,真是不错,先拿回家再说,能看就看,不能看的话,回头卖给村头收废纸的老王。 就这样,洪秀全把这套书拿回了家。但是,洪秀全并没有仔细读完这套书,只是随手翻看了一下,这书上写的都是什么玩意儿啊?什么耶火华,什么上帝,什么地狱,什么天堂……但是,洪秀全看到了几个非常关键的字。个是“洪”,因为这本书里说洪水摧毁了这世间的一切生灵,并且这场大洪水是奉了“耶火华”的旨意,第二个字就是“耶火华”里的“火”字。洪秀全心想,我太牛了,我的名字(洪火秀)里竟然有“洪”又有“火”,这也许就是天意吧。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此时洪秀全的梦想还是要考取大清朝的功名,还要做一个大清朝的好官,不太相信这些看起来乱七八糟的东西。于是,洪秀全就把这套书顺手放在了书柜里,又去好好地复习那些儒家经典了,准备下一次的考试。 又复习了一年,到了1837年,新年一过,洪秀全又去花县参加县试,非常顺利通过了县试,再一次得到了去广州参加府试的机会。 第三次参加府试,洪秀全觉得自己完全没问题了。毕竟,他这么努力,没有理由考不过啊!在洪秀全看来,这次一定要考过,一定要为父母争口气,金榜题名,衣锦还乡。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这次考试,洪秀全又失利了。 洪秀全怎么就考不上秀才呢? 有人认为这一定是因为清朝的科举制度已经烂掉了,选拔不出像洪秀全这么**的人才;或是因为那些考官收了有钱人的礼,像洪秀全这种寒门子弟根本没有机会。 但是,事实可能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样! 清朝的科举制度肯定有自己的问题。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与其他朝代相比,清朝的科举管理和运行更加严格和公正,清朝历代皇帝对于科考舞弊都是零容忍,一旦发现,抄家灭族,绝不姑息。所以,纵观清朝将近三百年,总共才发生三起科场舞弊案,清朝的科举还是相对风清气正的。所以,我们得换一个角度思考一下:也许是因为洪秀全的文采或是其他什么确实不行呢? 洪秀全的文采我们暂且不讨论,以后我们有的是机会欣赏他的 “文学才华”。现在,我们只要对比一下洪秀全和曾国藩这两个死对 头的书法,你就明白洪秀全为啥考不上了。 正所谓: 为君分忧是本心,奈何科举频落第。 待到劝世良言日,终与上帝成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