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即本书序言 路易斯·韦恩,那个画猫的男人 崔莹/文 1860年8月5日,路易斯·韦恩出生于伦敦,他的爸爸从事和纺织业有关的工作,妈妈设计地毯的图案。很不幸的是,路易斯·韦恩天生兔唇,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十岁才开始上学——这样他就不容易被比他年纪小的同学嘲笑欺负。成年后,路易斯·韦恩开始留络腮胡,可以用胡子遮掩天生的缺陷。路易斯·韦恩有五个妹妹,是家里的老大,他不喜欢学习,经常在学校打架,有几次,鼻子都被打扁。他的乐趣是去听理工科的讲座,他喜欢码头,喜欢船,并对工厂和机械着迷。年纪稍微大点时,他开始对政治感兴趣,并参加时政讨论,他仿佛意识到上学的重要性,也不逃课了,突然变成了好学生。路易斯·韦恩十六岁的时候,成为西伦敦艺术学院的学生。 路易斯·韦恩回忆童年:“小时候,我对音乐、绘画、写作和化学都很感兴趣,我从未计划成为艺术家。”实际上,他当时喜欢的是音乐,他甚至创作了一部歌剧,并邀请他崇拜的演员亨利·伍德(Henry Wood)爵士出演其中的角色。学音乐的同时,路易斯·韦恩开始画画,原因很简单,绘画能给他带来收入。路易斯·韦恩认为:“做画家要比做音乐家容易得多。”终,路易斯·韦恩不得不放弃音乐,全心画画,是因为父亲威廉·韦恩得了肝硬化,帮妈妈抚养五个妹妹的责任落在了他身上。靠着家里微薄的存款,一家人省吃俭用,路易斯·韦恩读完西伦敦艺术学院,随后他在那所大学谋得教职。 也许是因为天生兔唇,路易斯·韦恩性格古怪,不喜欢和人交流,他也不喜欢当老师,他隐隐厌恶这份工作,觉得教书除了能挣钱,自己毫无收获。他不甘心就此平平淡淡过一生。于是,路易斯·韦恩拿着自己设计的作品——圣诞节贺卡图案,毛遂自荐,拜访了很多出版商,并到处投稿。1881年的冬天,他的幅作品发表在12月10日的《文体新闻画报》上,那是一幅红胸灰雀停落在灌木丛中的绘图,名为《知更鸟的早餐》。路易斯·韦恩喜出望外,借着这个机会,他继续自告奋勇,终说服《文体新闻画报》的主编雇用了他。路易斯·韦恩也找到了心爱的女人——他妹妹的家庭教师,比他大十岁的艾米丽(Emily Marie Richardson)。这样的选择令两家人都感到失望,但是路易斯·韦恩宁愿疏远家人,也不愿意放弃爱的人。1884年1月30日,路易斯·韦恩和艾米丽结婚,双方的家人都没有在场。有喜欢的工作,有爱恋的女人,并暂时不必去想那些繁重的家庭负担,路易斯·韦恩感到很幸福。 不久,一只叫彼得的猫“闯入”他们甜蜜的二人世界,并且,这位小成员改变了路易斯·韦恩的一生。 快乐的时光像是流水一样匆匆而过。艾米丽被查出患了乳腺癌晚期,她卧床不起,彼得成为她忠实的伴侣,而她二十四小时守候在彼得身边,也令彼得享受到无限的陪伴和关爱。路易斯·韦恩回忆:“妻子不得不待在家里,彼得时时都感受到爱,它也不会孤独。”并且,彼得让空气里的很多悲伤和不快烟消云散,每每看到彼得,路易斯·韦恩都会如释重负,“它躺在妻子的床上,爪子和身体靠在妻子的胳膊上,它温暖着妻子,减轻了妻子的烦躁和苦闷。”路易斯·韦恩也常常教彼得一些伎俩逗妻子开心,比如让彼得躺下装死,给它戴上眼镜,让它双爪捧起贺年卡。路易斯·韦恩表示,这只黑白相间的猫,是他见过的聪明、乖巧和温顺的猫,它也成了路易斯·韦恩练笔的模特——他画它照镜子,看窗外,偷喝木桶里的水,玩线团,藏进盖箱,打哈欠,挠痒……路易斯·韦恩把这些作品拿给艾米丽看,艾米丽又会开心很久。 彼得的画栩栩如生,博得亲朋好友的好评,艾米丽建议路易斯·韦恩把这些画拿给《文体新闻画报》的主编看是否可以发表,但是路易斯·韦恩不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因为在当时,人们喜欢狗而不喜欢猫。1909年,路易斯·韦恩写道:“当我刚开始画猫时,猫是受人歧视的动物,如果哪个男人从事和猫有关的工作,都会被认为充满女人气。”画猫只是一种放松和消遣,路易斯·韦恩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画狗。 然而,不是狗而是猫让路易斯·韦恩成名,之前,小猫彼得的出现,路易斯·韦恩的练笔,彷佛都是为了这**。1886年,路易斯·韦恩为童书《斑猫夫人的机构》画了插图,这本书讲述的是名叫黛安娜的小女孩被送往“斑猫夫人的机构”学习像猫那样行事的故事。这本书的立意新颖,插图充满童趣,很快被**一空。路易斯·韦恩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找到《文体新闻画报》运营部经理威廉·英格拉姆(William Ingram),向他解释猫插图如何受欢迎,如何有市场潜力,希望为圣诞节增刊画一系列以猫为主人公的插图。威廉被说服。之后的十**内,路易斯·韦恩完成了一百五十多张猫图,画册名为《一只猫的圣诞晚会》,增刊出版后,路易斯·韦恩一鸣惊人。 路易斯·韦恩感到成功近在咫尺,艾米丽对他事业的转机也倍感安慰,然而,幸福还没有完全到来,艾米丽的病情就加重了,并在《一只猫的圣诞晚会》出版后的第五周去世。此时,两人刚刚结婚三周年。路易斯·韦恩痛不欲生,脾气更古怪,曾经整日和他的妻子相偎相依的小猫彼得成了他的伴侣。十一年后,彼得去世。彼得死在路易斯·韦恩的怀抱里,路易斯·韦恩很少给人讲,但是他一直相信,妻子的灵魂到了彼得的身上。 路易斯·韦恩更努力地画画,心情低落的时候,他从画画中获得解脱。“我喜欢画家科尔布尔德(Edward Henry Corbould)的一幅画,一位头上顶着扫帚的陆军中尉撞到了士兵的帐篷上,他的头上起了个大包;第二幅是,一位胖将军坐在床上挠头,看起来勃然大怒,他头上也顶着个大扫帚。在我抑郁时,这些画让我感到快乐,让我能继续坚持画画。” 从1890年开始,路易斯·韦恩的创作风格有了明显改变,他开始画卡通化了的猫:或者把猫画在人的处境里,或者把人画成猫。但路易斯·韦恩坚持他并没有故意把猫卡通化,他画的就是他看到的,“把人当猫看,或把猫当人看”,他说他偶尔会拿着速写本,到餐馆或其他公共场所,画那里的人,把他们画成猫。路易斯·韦恩通常把猫画成成年人,而不是孩子。在他的作品里,酒吧里的男猫戴着单片眼镜,讲着黄段子,和邻家女猫调情;打扮入时的女猫手持扇子,左顾右盼,又像是在哼一首老情歌;残暴的猫警察在轰赶猫擦鞋匠;戴着礼帽、一本正经的猫正为刚偷来的钱包扬扬自得。路易斯·韦恩画的不仅仅是猫,而是生活,是人生百态,而这些作品,也正是画给成年人看的。 路易斯·韦恩是左撇子,一般只用左手绘画,他画笔下的猫偶尔也是左撇子,比如猫用左手钓鱼、挖洞、打高尔夫球——做一些非凡的事情,并用右手写东西、抽烟,做一些日常的事情。他画画很快,四十五秒钟就可以完成一幅猫图。他从不吝惜自己的才艺,去小卖部、药店买东西,经常会主动向对方要纸笔,信手画出一只猫,送给对方。 路易斯·韦恩画过这样一幅画:隔着篱笆,一只猫和另一只猫对话,远处是一辆摩托车,路上有一截尾巴。基茨夫人说:“太棒了,我不知道你是一只曼岛无尾猫!”提佩先生回答:“我也不知道,直到摩托车让这成为可能!”这幅作品想要表明的是,凡事都有利有弊——猫让路易斯·韦恩出名,也让他被迫成为猫的亲善大使,他不得不接受各种各样的流浪猫。他的邻居描述:“他家的猫太多了,屋子里住不下,就在花园里安了家。这些猫很野蛮,看到陌生人会嗷嗷叫。”路易斯·韦恩呼吁公众要耐心对待猫:“不要提高嗓音对它们讲话,因为它们会害怕。”他的猫作品和他的主张逐渐改变了英国人对猫的态度,也让猫越来越有地位。路易斯·韦恩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时间机器》的作者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评价:“在英国,假如有猫长得不像路易斯·韦恩画笔下的猫,那它们应该为此感到羞愧。”同一年,路易斯·韦恩被选举为英国猫俱乐部主席。 妻子去世后,路易斯·韦恩和家人的关系得到了一些缓和,他搬回家住,继续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他没多少钱,只能给妹妹们买旧衣服穿;这些女孩也很少出门,更没有机会去度假。路易斯·韦恩不擅长讨价还价,也没有做生意的头脑,他画作的再版版权早已被精明的出版商垄断。当他带着新设计的圣诞贺卡找到出版商时,却被告知类似的产品已经滞销。路易斯·韦恩当然明白类似的产品指的是他之前设计的、被出版商再版好多次的圣诞贺卡。没有人需要他的新的作品,路易斯·韦恩穷困潦倒,此时,路易斯·韦恩的小妹妹又得了精神病。雪上加霜的是,1907年的夏天,路易斯·韦恩输了一场官司,他几乎无路可走。从未出过国、快要五十岁的他突然决定去美国——纽约的一家杂志社邀请他过去工作,这是他后的救命稻草。 1907年10月12日,路易斯·韦恩坐上了去美国的船,原计划只在那里待几个月,却待了两年。路易斯·韦恩一度以为在美国找到了新的事业,美国的报纸称他是“世界上棒的画猫的插图师”“人类的朋友的描绘者”,并大篇幅宣传他的观点:“英国插图师认为,猫是世界上聪明的动物,是男人的朋友!当主人很安静时,猫会乖乖地趴在主人的旁边;当主人兴奋时,猫会认为和它玩乐的时间到了;当主人发怒时,猫会藏到沙发后或角落里。”但是不久,在了解了猫在美国的处境后,路易斯·韦恩开始为这里的猫打抱不平:“我发现纽约的猫大都住在地下室里,住在楼梯下阴暗的小房间里,住在杂乱的仓库车间里,它们的周围是噪音和垃圾,它们的脾气暴躁,野蛮,和人疏远,它们一点不像英国猫那样养尊处优。猫的可塑性比狗强,但需要有钱有闲,或者有社会地位的先生女士的照顾。”路易斯·韦恩的言论招致美国主流媒体的不满,认为他以猫揶揄美国社会对外来移民的怠慢。处处受攻击、被误会,路易斯·韦恩在美国过得越来越不开心,他想回家,但不能空手而归——除了对猫感兴趣,路易斯·韦恩也对美国的新发明很感兴趣,他发现一种独特的发白光的灯,他想这类产品在英国一定有市场,不知是头脑发热,还是受了蛊惑,路易斯·韦恩用自己的全部积蓄购买了这类灯在英国市场的专利权,结果,这类灯在英国根本卖不出去,路易斯·韦恩彻底失败。 1910年是路易斯·韦恩生命中的第二个不祥之年——他的母亲去世,他崇拜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去世,他彷佛又失去了一次父亲。载着路易斯·韦恩设计的瓷猫的船在驶往美国的途中被鱼雷炸弹击沉,所有的经济收入也随之沉入大海。这一年秋天,路易斯·韦恩还莫名奇妙地从公交车上摔下来,昏迷了好几天。有记者如此描述这次事故:公交车行驶中,一只小猫突然跑来,司机紧急刹车,导致事故发生。路易斯·韦恩醒来的句话是:“小猫怎么样了?”也有些人把路易斯·韦恩的精神病归罪于这次事故。 路易斯·韦恩还未完全恢复健康,次世界大战爆发,纸张严重匮乏,人们对路易斯·韦恩的作品的需求几乎是零。路易斯·韦恩甚至连水电费都交不起。为了避免尴尬,他常常会主动画一幅画赠送给收费员,以表示歉意。一位出版商回忆:“他刚领取了一百英镑的支票,但他走进我的办公室希望和我单独说话,他问我是否可以借给他五先令。” 上帝又给了路易斯·韦恩几次机会。因为经常设计电影海报,路易斯·韦恩和电影人伍德认识并合作制作卡通电影。伍德觉得路易斯·韦恩画画快,并且希望能够靠他的名气吸引票房。路易斯·韦恩答应了,但是画十六幅单图才能填满一秒钟电影片段的工作量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经过无数天的疲惫工作后,以猫为主人公的卡通电影《蹑手蹑脚的猫咪》诞生了,这是世界上部卡通猫电影,**的菲利克斯猫卡通电影也在其后。然而,该电影的票房并没有预料中的好。1920年,一位好心的出版商很同情路易斯·韦恩的处境,出版了四本由路易斯·韦恩主笔并插图的乡村童话,希望能够帮他东山再起。这套书类似毕翠克丝·波特(Beatrix Potter)画的《小兔彼得的故事》,充满田园气息,但是这套书没能**。1922年,这位出版商又出版了路易斯·韦恩创作的一只叫查理的猫的故事,这只猫诙谐有趣,像是查理·卓别林,也没有成功。 路易斯·韦恩的名字不再有吸引力,他被人们彻底遗忘。路易斯·韦恩的心情也随之越来越糟糕。在给朋友的信件中,他絮絮叨叨,更多的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给自己鼓劲儿,他写道:“我正深陷困境,但是再过两周,我就会好转,我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此时,路易斯·韦恩已经六十二 岁,却依然像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而实际上,这样的臆想也在表明,路易斯·韦恩的精神开始不正常。因为他脾气古怪,不擅长与人沟通,他的亲朋好友很久才意识到他得了精神病——他提出养殖斑点猫,人们以为这只不过是他的新的创业尝试,直到他和人约谈参加猫展,而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展览时,人们才恍然大悟。他说他看到很多灵魂,开始反复陈列家具,半夜跑到街上大喊大叫……妹妹们忍无可忍,带他去看医生,医生诊断路易斯·韦恩得了精神病,并把他送进米德尔塞克斯精神病院。 米德尔塞克斯精神病院的条件很差。路易斯·韦恩一遍遍谴责妹妹们在害自己,并说自己有**量,而大多数时间里,他都在埋头画画。妹妹们自作主张卖掉路易斯·韦恩生病前的作品,换得生活费。同时,她们紧紧抱着哥哥这棵摇钱树,频繁地到精神病院探望,给哥哥带去纸笔和颜料,哄骗他继续绘画,并想方设法带走他新完成的作品。虽然路易斯·韦恩已经过气,但依然有足够的人肯购买他的原作。在精神病院住了几年,路易斯·韦恩的病情没有任何好转。一次偶然的探访,出版商丹·瑞德(Dan Rider)认出了路易斯·韦恩,他颇为惊讶:一位有名望的艺术家怎么会落魄成这个样子?在他的号召下,路易斯·韦恩基金会成立。《每日写真报》举办了路易斯·韦恩比赛,每天刊登读者的插图作品,为路易斯·韦恩筹款。当时的英国首相拉姆齐·麦克唐纳(Ramsay MacDonald)也很关注路易斯·韦恩的状况,安排他转院到贝特莱姆**医院。 在**医院,路易斯·韦恩的病情大有好转,并且基金会的资助让他得以安安静静地生活,创作。他像往常一样不吝纸笔,谁找他画画,他都给画。圣诞节前,医院邀请路易斯·韦恩帮助装点��房,他欣然应允,在医院门厅大镜子的木框上画了很多小猫——这些小猫正欣喜若狂地望着圣诞节布丁。圣诞节后,这块镜子被摘下包装好,留到下年用。如今,这块镜子依然在贝特莱姆**医院。1939年7月4日,路易斯·韦恩因肾衰竭去世,一个月后,就是他七十九岁生日。 路易斯·韦恩画笔下的猫都有一双大眼睛,眼神中带着忧郁。大眼睛模仿的是人的眼睛,大眼睛里藏着的是路易斯·韦恩的幽怨——大概在隐隐埋怨天生的缺陷,埋怨命运早早夺走妻子的生命,埋怨战争令他的事业跌宕起伏。我不禁想起同样患了精神病的天才艺术家梵高。美**手唐·麦克林(Don McLean)在梵高的画作前才思泉涌,写下《星夜》:“你承受了多大的痛苦,你努力想获得解脱,没人想听也没有人在听,也许他们永远不会知道。”幸运的是,路易斯·韦恩在猫的世界里获得解脱。在他的作品里,他可以变成任何一只猫,和其他猫毫无障碍地交流,尽管那个世界里同样有战争,有血腥,有不公正……但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是,路易斯·韦恩是那个世界的 主人。 References Parkin, Michael (1983) Louis Wain’s Cats, Thames and Hudson, London. Dale, Rodney (1977) Louis Wain: Catland, Manga Books, London. Dale, Rodney (1968) Louis Wain, the Man Who drew Cats, William Kimber & Co, London. Allderidge, Patricia (2000) The Cats of Louis Wain, Bibliotheque de l’image, Paris. Silvester, John (1994) A Catland Companion, Crescent Books, 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