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忘樱桃,不负芭蕉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青春易逝,一不留神就从眼前飘过去了。留神了又如何呢? 青春一样不会慢下脚步,一样是迅疾的,像骑着单车飞奔的少女,长长的马尾辫被甩在身后,马上要掉下来的样子。 一个朋友和我说,时光很宝贵,又很琐碎,有时候想要珍惜它,又不得不沉入它的琐碎里慢熬。我说,多少人都是走不出自我的。多少人,都是在原地画着圈圈。好像一直在走,其实只是原地踏步而已。什么才是真正的行走?要看你带走了多少风声,要看你存储了多少鸟鸣。 还有一个朋友忽然说自己有些“恐生”,不是怕见生人,也不是孕妇怕生小孩,而是恐惧活着。他说人到中年,就开始遭遇各种亲人离去的噩耗,这让他有些受不了,他说希望自己能在他们之前先死去,那样他就不会这样担心和害怕了。 我不知道这都是怎么了,好端端的人为什么都要躲到晦暗的角落里去,晒晒太阳不好吗?可以补钙,可以杀菌,可以把皮肤晒成健康的古铜色。 我告诉这位“恐生”的朋友一个电影里的故事:一个人在年轻时想过自杀,在凌晨来到一个樱桃园里。为了系自缢用的绳索,他爬上了樱桃树,然后尝了一粒樱桃。正是这粒樱桃的滋味让他活了下来。 樱桃总有落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一种假设:当樱桃变成了樱桃罐头,是樱桃们重新活过来了吗? 悲观的人和我说,悲催的人生就像老鼠过街,提心吊胆;乐观的人和我说,精彩的人生就像孔雀开屏,光芒四射。 我对他们说,人生不只有悲观和乐观,还有顺其自然。悲命可以,莫要悲心。阳光在,树在,花在,爱意充盈,世界的缺陷和曾经的伤害,暂且可以既往不咎。 上帝的可爱,不只是因为他创造了生命,发明了死亡,更是因为他在从生到死的路上,撒遍了鲜花,铺设了美景。 红的樱桃,绿的芭蕉,都是绝美的好时光。我们怎忍辜负呢? 我对着空白的纸说:倾诉吧,有什么委屈、什么怨恨,都说出来吧。说出来之后,就欢快地奔跑吧,或者愉悦地散步,别弄皱了时光。 流光容易把人抛,莫忘樱桃,不负芭蕉。 把生活变成诗歌 记得小时候,一个夏天的夜里,有一只飞虫飞进了我的耳朵里。我慌张地使劲拨弄耳朵,可是那个顽皮的小飞虫死活不肯出来。我急得哭了起来。 奶奶取来清油,她说,往耳洞里滴几滴清油,就可以把飞虫的翅膀粘住,然后憋死它。 而母亲却让我站起来,把耳朵对着明亮的灯泡,并像变魔术一样地趴在我的耳根上喃喃低语:“虫儿虫儿快出来,给你光亮让你玩……”果然,不一会儿,虫儿就慢慢爬了出来,围着灯泡快乐地旋转起来。母亲说,虫儿*喜欢的是亮光,哪里有亮光,它们就会朝哪里飞奔。 对于两种不同的方法,诗人孙晓杰解释道:前者是生活,而后者就是诗歌。 奶奶去世的时候,我既伤心又害怕。一个疼爱我的人永远地走了,再也不回来。蓦然间,令我感觉到生命的黑暗。父亲来开导我,他摸着我的头说:“奶奶出远门了,那个方向是通往天堂的方向。”这样的解释让我的心锁顿时打开,父亲把我的悲伤改编成了童话。 从此我微笑着生活,我知道奶奶希望我这样。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给自己,也给别人以微笑,把手中的爱尽力播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说他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一个老师批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另一个老师祝愿道: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有一次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先生女士,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 人生也是这样,当你被一件事情困扰的时候,想没想过换一种方法来解决它呢?我们每个人,无法主导生命,却可以改变生活。那个时候,你会觉得生活是一件很诗意的劳作,而并不仅仅是从一只肩膀到另一只肩膀的疼痛。 生命中没有导演,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尽管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是一本陈年旧账,但我们可以把它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可以改编成散文,那些坎坷和灾难可以改编成小说。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悠闲而又充满诗意;时而又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的编剧。 月亮是妈妈的枕头 拗不过一个老师朋友的再三请求,我这个“知名作家”只好临时客串,给她的学生们上了一堂作文课。为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我做了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落叶、微风和弯月。我想让孩子们用尽可能多的词汇来比喻它们。卡片在孩子们手中快乐地传递着,仿佛在传递一个快乐的消息。他们浮想联翩,各种各样的比喻层出不穷,卡片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孩子们天真的想象。 我拿着那充满童稚的卡片,一张张读下去,“落叶是秋天的信笺”“落叶是冬天的请柬”“微风是我在夏日午睡时,外婆手中轻轻摇动的扇子”“弯月是被嘴馋的天狗咬了一大口的月饼”,读到这些精彩的句子时,我都会让写下这个句子的那个孩子站起来,顺便夸赞他们几句,满足一下孩子们小小的虚荣心。孩子们活跃极了,给予那些写出了精彩句子的同学长时间的掌声。这堂作文课既生动又活泼,比我预想中的效果要好。在旁边听课的朋友也偷偷为我竖起拇指,对这堂作文课很满意。读到*后,我的眼睛一亮,被一个更为新颖的比喻吸引了:“弯月是妈妈的枕头。”虽然新颖,但我认为这个比喻句不大贴切,为什么单单是妈妈呢?我这样问的时候,那个叫陈露的小女孩站起来,涨红了脸说:“妈妈累的时候可以枕着它好好睡上一觉。”我说:“不如改作‘弯月是上帝的枕头’,因为上帝在天上,离那个枕头更近些。”我和她开着玩笑。她没表示赞同也没表示反对,依旧涨红着脸,好像是要为自己辩解,却欲言又止。我便借题发挥,让同学们来评断这两个句子哪一个比喻得更贴切一些。同学们立时乱作一团,叽叽喳喳地开始评判,或许是孩子们慑于老师的权威,*后一致认定“上帝的枕头”更为贴切。 “那枕头是妈妈的。”这是我听到陈露**声若蚊蚋的辩驳,在孩子们的喧嚣里,显得有些纤弱无力。 下课后,朋友对我说:“陈露的那个比喻句是有根据的,因为她的妈妈就在天上。从她一生下来,她的妈妈就去世了。”我无比惊讶:“那你为什么不早点提醒我?”我埋怨着朋友。 “可是陈露不想让同学们知道她是一个没有妈妈的孩子。”朋友说,“上学**天她就偷偷和我拉钩,让我为她保守秘密。现在,还整天和同学们炫耀自己的妈妈是世界上*漂亮的妈妈呢。” 我懊悔不已。我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啊!“弯弯的月亮是妈妈的枕头”,回头重新想想,这个比喻句是多么贴切!妈妈在天堂里,不是正好可以枕着那轮弯月吗?那枕头是妈妈的。我的耳边一直回荡着她为自己辩驳的话。这里面裹着一颗多么执着的爱着妈妈的心啊。我仿佛看见,她正捧着妈妈的照片,委屈地掉着眼泪。她想给妈妈一个温暖的枕头,却被我无情地夺走了。我给孩子那颗固执又柔软的心,泼了冷水,造成了怎样的伤害。 “明天让我再给孩子们上一节作文课吧。”这一次,变成了我对朋友的请求,“我要给孩子们好好讲讲月亮,这个枕头本就该是妈妈的,上帝,请先靠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