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怎么做?(在课例中让教师理解新课标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
QQ咨询:
有路璐璐: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怎么做?(在课例中让教师理解新课标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

  • 作者:郭华 等 著
  •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9135089
  • 出版日期:2023年08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提出要“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2022年版义务教育学科类课程的课程标准大多在课程内容板块新增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并规定要用不少于本课程10%的课时来实施。本书针对课标这一新的要求,围绕老师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困惑,探讨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背景、意义、类型、进阶安排,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主题确定、目标确定、任务设计、评价设计,以及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研活动和学校管理,帮助学校和教师将新课标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中。本书整体风格简明清晰,通过以案说理的方式展开,既有理论探讨,也有案例剖析,对老师们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文章节选
    什么是跨学科主题学习?怎么就算跨学科了呢?语文课堂上的配乐诗朗诵算不算跨音乐的主题学习?物理课上利用数学公式计算是不是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究竟该如何理解? 若就课标而言,跨学科主题学习就是各学科类课程的课程标准中用10%的课时来体现课程综合化和实践性的那部分内容,而且在不同学科的课标里名称不尽相同。例如,数学课程沿用了2001年版和2011年版课标中的“综合与实践”,但强调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综合���通,主张以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来展开,化学课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名为“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生物学课程的名为“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物理课程的名为“跨学科实践”,语文课程的名为“跨学科学习”,历史和地理课程的则名为“跨学科主题学习”。 当然,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解绝不能这么表面。2022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标指出:“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学生的基础、体验和兴趣,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地理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的是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的整合,以及围绕某一主题所展开的综合学习,突出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三个关键词—“跨学科”“主题”“学习”。 “跨学科”所要表达的,是基于学科、超越学科,立足学科、主动跨界,是自觉主动关联其他课程以实现分科课程实施综合化的努力。这种主动的“跨学科”与学科教学中一直都有的“学科相关”有微妙的差别。“学科相关”是学科间内在关联的自在展现,也是学科内容本身的特点。例如,物理相关数学;历史相关地理;语文要想讲出文天祥《过零丁洋》的磅礴气势,就必须讲文天祥、讲南宋的那段历史。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课程都不是纯粹单一的学科课程,都与其他学科“相关”。而2022年版课标所主张的“跨学科”,相比“学科相关”而言,更强调自觉主动的跨学科意识和努力,不仅要主动加强学科间的内容关联,更要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角度,主动建立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关联,并将其转化,变为有真实情境的、学生能够主动介入的学习主题。例如,如果“配乐诗朗诵”仅仅是在语文课上由老师展现,音乐只是一个便于理解诗歌的背景音,不需要学生去分析音乐与诗在音律、内容等方面的匹配度,不需要学生自己去选择诗或配乐,不需要学生去解决一个主题任务—如根据诗歌去配乐并说明其恰切度—这就不是跨学科主题学习,而只是这节语文课的上课方式。 “主题”是实现“跨学科”的中介,可以说,正因为有“主题”才需要“跨学科”。“主题”通常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有真实情境的综合问题,需要学生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去应对解决。如此,“跨学科”的“学习”便由主题催生。2022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标提供了一个跨学科主题学习示例—“我的家在这里”。这个主题示例说明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帮助学生整合相关学科知识的重要媒介:“本学习活动围绕‘家乡’这一主题,将地理课程及其他课程中涉及的乡土知识,以及学生身边的各类学习资源进行整合,设计为一个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在这里,“主题学习”必定是“跨学科”的。当然,课程设计的逻辑是倒过来的:结合学**展需求及本学科的内容特点,有意识地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将本学科知识、方法与其他学科综合起来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主题”。例如,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聚焦真实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体现鲜活的实践特征”;历史学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也是如此:“从特定的问题意识出发,将分散在不同地方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形成既在时段上纵通又在领域上横通的通史意识;同时借助不同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2年版课标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各门学科自觉从综合育人的角度出发,通过强化学科间的联合,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去解决真实问题的机会,以便他们形成对事物、对世界的整全认识,形成综合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而加深对本学科意义和价值的认识。跨学科主题学习与项目化学习、STEAM、问题解决等有类似之处,又有不同。要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关注它们之间高度的相似性。它们都强调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复杂问题,甚至跨学科主题学习就可以用项目化学习、问题解决等形式展开。不同之处在于,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超然于学科课程之外的专设课程或活动,而是设在学科课程里的,是课程内容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课程实现课程目标不可或缺的内容与方法。在这个意义上,它有更系统而严谨的课程设计,在内容范围、难度水平、活动方式等方面,与本课程的其他内容密切协调、共成一体;它还是本课程主动打开的一个联系社会生活的气口,是本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的桥梁。在这个意义上,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带动本学科教学思路的整体变革,让学科教师更主动地关注社会生活、学**展;将本课程有机融入学校整体育人课程体系中,与其他课程共同承担育人功能,进一步推动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建设。因此,相较此前各学校开展的STEAM学习及学科内的项目化学习,在学科课程内设置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学科依托,有系统进阶,既横向关联相关学科,又实现学科内容的纵向贯通,有通盘考量、系统规划,能够确保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实的发展。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一线学校开展的项目化学习、STEAM、问题解决等,大多主要依靠的是个别**教师的自觉,既无制度要求,也无充分的条件支持,效果如何更不能强求。但在课程标准中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就把原来个别教师、个别学校的自觉行为,固定为制度要求,变成每个学校、每个教师必须要做的常规活动。可以说,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置,是在保留分科设置课程的前提下,用制度来保障学科间的沟通、联系与融合,以实现分科课程的综合化和实践性的一种重要举措。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