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枕上诗书·国学系列 全4册套装 (中国艺术、古文、情笺、国学入门推荐读物)
QQ咨询:
有路璐璐:

枕上诗书·国学系列 全4册套装 (中国艺术、古文、情笺、国学入门推荐读物)

  • 作者:徐若央、文安、李悠
  •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 ISBN:9787516833674
  • 出版日期:2023年04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194.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唯美中国艺术艺术》 中国艺术,拥有独特的风格与魅力。 风雅千年,意蕴悠长,是中国人才懂的**之美。 读懂中国艺术,是中国人的美学必修课。 读懂中国艺术,才能读懂中国人的美。 《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经典古文》 古文,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 是中国人才懂的风情,是中华文明智慧的传承。 本书精选从夏商到晚清的古文名篇, 一生一定要读一次。 《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唯美情笺》 情笺是古代人表达爱意的媒介。 本书精选古代Zui浪漫的情诗书信,字字传情,句句有意,美得让人心醉。 《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经典国学》 国学之于国人,是传承,是智慧。能修身,齐家,开智,成才。 学习和了解国学,有助于丰富和提升我们的精神生命,使我们获得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文章节选
    《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唯美中国艺术》 《奉对帖》——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帖名:《奉对帖》 种类:行草 作者:王献之 创作年代:东晋 备注:收入宋《淳化阁帖》,真迹已佚 【释文】 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匹,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如果爱情有颜色,王献之的爱情便是一条色带,从温柔的红粉,到致命的黑暗。 东晋宁康元年(373年)的冬夜,幽深寂静,寒风裹着霰雪的颗粒,敲打着屋檐窗棂,也敲打着尘世中所有的凉薄。秦淮河畔乌衣巷的王氏大宅里,王献之斜坐在榻上,听着雪落下的声音,满眼忧伤。他与妻子郗道茂已离婚数月,不知道她近日怎样,这样寒冷的天气,可有厚实的衣物?万般惦念中,他提笔写下了一封信,大意是:虽然已相对多年,但快乐时光如白驹过隙太为短暂。那种额头相碰的幸福,总希望能更多一些。原想与姐姐比翼齐飞、白头偕老,怎么知道竟要分别,实在是深深的惆怅。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姐姐?思念蚀骨,哀痛难耐,无计消除,只有等我气绝魂归的那天,才能止住这份思念的痛苦吧。 这封信后来被收录到了《淳化阁帖》的第九卷中,因首行有“奉对积年”的字样,故得名《奉对帖》。《淳化阁帖》是热爱书法的宋太宗赵光义命令内府制作的,一部汇集了先秦到隋唐一千多年间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被誉为“法帖之祖”。所谓法帖,就是传统法式,将古代**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供后人临摹学习。《淳化阁帖》共十卷,其中九、十卷都是王献之的书法作品,可见王献之在书法界的地位。 王献之的父亲是“书圣”王羲之,父子二人并称“二王”,王献之又被称为“小圣”。这是书法史上父子皆负有盛名的书法家中,实力不相伯仲的。在东晋后的南朝齐、梁之间,王献之的书法受推崇,名声甚至大过王羲之。到了唐代,因唐太宗偏爱王羲之书法,王羲之的光彩又渐渐盖过王献之。 王献之在幼时学的是父亲的书法,后来学习“草书之祖”张芝的笔法,并有了**性的突破。王羲之精通真(楷)、草、隶、篆各体并融会贯通,而王献之虽不如父亲诸体皆精,却独辟蹊径,在草书方面远远超过父亲。草书在当时还是新兴不久的书体,他脱去了王羲之草书中的“隶意”,即古朴质厚的意味,更加婉转超逸。一般父子的书体基本处于同一时代,而他较父亲将草书推进了数代。他创草破正,打破楷书、草书的界限,在行书的基础上,**行草书体,书法史称之为“破体”。字体流便简易,可草可行,随意而书,飘逸不羁。 王献之的字体秀丽媚趣,他的学生羊欣评价其书法“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即王献之的字体不如他父亲遒劲、风骨,但妍媚秀逸超过了他父亲,更加缠绵秀丽。此外,王献之的书法审美主张抒情艺术,他创造了“一笔书”,草书相邻两字上下相连,一笔连贯数字,一气呵成完成了一件书法作品。这幅作品是一个整体,每个字都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气韵一贯到底,是后代狂草浪漫主义书风的先锋。 《奉对帖》具有王献之书法的典型特点。行草字体,用笔外拓,圆转秀润。结体松散,骨力柔弱。而全文一笔书写,似断似连,欲断还连,字与字之间牵丝映带相连,更显缠绵。 它的独特之处、价值所在,是它没有那么和谐完整。前面整齐,后面狂放,整体风格并非一以贯之。王献之在写这封信时,情绪哀伤痛苦,便难免流露于笔端。前边的字体柔媚娟秀,情绪尚能控制,但是在“以之偕老”之后,明显开始失控,宣泄之情喷薄而出,字迹也狂放游走起来。尤其后“绝气耳”三字,字字啼血,“耳”字拖尾极长,几乎不能辨识,似乎能看到他耗尽后一丝力气写罢后气殆痛苦的样子。(图1) 《奉对帖》把抒情的特性发挥到了**。任情为书,笔随意动,让观者随着字体气韵而沉浸在伤痛中无法自拔。这样的感染力是一般书法作品难以企及的。 《奉对帖》寄到郗道茂手中后,随着她的离世,几经辗转,原信已不知所踪。只留下背后凄婉的故事,令人扼腕叹息。 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东晋建元二年(344年),出生于乌衣巷的王氏大宅中。彼时正是王羲之卸任江州刺史后赋闲在家的时光,对于这个小儿子,王羲之多了几分老来得子的宠爱,也多了闲余的时间教导。 王献之自幼聪颖好学,却不喜谈笑,寡言持重。七八岁的时候,王羲之开始教他书法。一次,王羲之看到王献之正在练习写字,便悄悄走到他背后,出其不意地去夺他的笔,却没能夺下。小小的孩童将手中的笔抓得紧紧的。王羲之大喜,感叹:“此儿后当复有大名!”一语料中。王献之跟着两位哥哥王徽之、王操之去拜谒名士谢安,一番交谈寒暄离开后,其他人问谢安王氏兄弟孰优孰劣,谢安盛赞小的王献之:“小者佳。” 永和七年(351年),王羲之任会稽内史,八岁的王献之随父赴任,来到了山明水秀的会稽郡。两年后,他跟随王羲之参加了那场古今瞩目的“兰亭雅集”,他是年龄小的参与者,虽无诗作,却深受影响。 在会稽,王献之与大他一岁的表姐郗道茂相识。郗道茂是名臣郗鉴的二儿子、王献之的舅舅郗昙的女儿。她温婉聪慧,心思灵动,与王献之的稳重寡言恰好相反。两个对彼此好奇的孩子正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年纪,他们一起吃住玩闹,读书游戏。成人世界的烦恼还很遥远,他们在门阀望族的庇护下,如彩云包揽,霞光披身,流连在江南庭院琉璃幻彩的红粉绮梦中。 时光在烟雨青石里催红了樱桃,染绿了芭蕉,总角孩童转眼长成了落落少年。永和十二年(356年),十三岁的王献之出仕做官为州主簿,第二年入京建康,为秘书郎,做了与父亲当年同样的官职,却更加游刃有余。 王献之成为王羲之七个儿子中出色的那个,兰亭余韵将风雅镌入他的骨中。他的书法已声名在外,坊间流传着他练字用了十八缸水的励志故事,他在寺庙墙壁上用扫帚蘸墨随意题写的字,被住持拓印珍藏,观者如云。他的品性依然寡言少语,淡然飘逸,他和哥哥王徽之同处一室,家中着火,王徽之跑得鞋都掉了,而他缓缓由仆人搀扶出来,风度不改。他的容貌优雅俊美,清瘦白皙,喜欢穿宽袍大袖的衣服,风吹来衣袂飘飘,仿佛画里走来的**。史书说他“风流蕴藉,乃一时之冠”。 这样清贵的世家公子,自然引得众多高门大户求取婚配,但王献之心有所属。早在会稽时,他已明白了世间的温柔美好所在。高平郗氏也是**望族,而王献之的母亲郗璿正是郗道茂的姑母。亲上加亲,青梅竹马,门当户对,没有比这更**的姻缘了。王羲之亲自书写《与郗家论婚书》,赞美郗道茂“淑质直亮,确懿纯美”,恳请郗家同意“使子敬为门闾之宾”,结成秦晋之好。 升平四年(360年),十七岁的王献之与十八岁的郗道茂成婚。“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他们祈愿白首偕老,一生相随。 一年之后,他们的女儿玉润出生了,王羲之对其极为疼爱。在她生病的时候,王羲之写了《官奴帖》(又名《玉润帖》)提及她的病情,并且反省孙女生病皆是因为自己的过错,焦急、自责之情溢于笔端。然而,就在《官奴帖》写完没多久,孩子还是夭折了。而郗道茂的父亲郗昙与王羲之也相继离世。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王献之、郗道茂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命运的无常,他们更加珍惜彼此,相互扶持,相互慰藉,在悲痛中逐渐蜕变成长,成为夫妻间好的模样。 按规制,王献之要为父亲守丧三年,不得外出做官。他在会稽的云门山购置了一处宅院,一边守制,一边过着半隐居的读书生活。那里青山环抱,翠谷幽静,门前正对着若耶溪。他们如世外桃源的**眷侣,烹茶弹琴,读书写字,云门山至今仍留有王献之的洗砚池。他们也时常在莲花盛开的若耶溪泛舟,荷风送来香气,他们像孩提时那样额头相碰,相视一笑。那片清清溪上的荷粉,是王献之一生中温柔的旖旎。 三年服丧期满,兴宁三年(365年),王献之回到朝中复职,与郗道茂住回乌衣巷的王氏大宅。受父亲王羲之的影响,王献之对官场功名十分淡泊。每日写字、会友之余,便是与郗道茂伉俪情深,携手相游。 他们的琴瑟和鸣为人称道,却引人垂涎,其中就包括新安公主司马道福。司马道福是简文帝司马昱的第三个女儿,初封余姚公主。她的生母是以贤德闻名、备受宠爱的徐贵人,故而司马道福从小深得父皇喜爱,养成了骄纵跋扈的性格。她早已对如芝兰玉树般的王献之一见倾心,只是当时使君有妇,罗敷有夫,她已嫁给了谯郡桓氏大司马桓温的次子桓济,纵然神女有情,也只能暗暗放在心底。 咸安三年(373年),桓温病重,知道几个儿子不堪重任,便将兵权交给了弟弟桓冲。桓温的儿子桓济和桓熙不服,意图谋杀桓冲夺权。事情败露后,桓熙、桓济兄弟被流放到了长沙。司马道福与桓济和离,之后,她对王献之重新起了争夺之意。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她对王献之仰慕许多年,而彼时的高平郗氏,随着郗鉴、郗昙等人的去世,已没落失势,因此司马道福肆无忌惮。 于是,朝廷一道诏令,命王献之尚[1]新安公主。 犹如晴天霹雳,王献之和郗道茂措手不及。东晋以至南朝的宋,很多世家子弟并不愿尚公主,因为公主往往依仗**权势,对驸马颐指气使,倨傲不恭。王献之的从祖父王敦杀人不眨眼,甚至胆敢起兵叛乱,可即使是他,在妻子——晋武帝的女儿襄城公主面前也不敢大声喘气。而桓温尚的晋明帝的女儿南康公主司马兴男,更是极其专制。在那个纳妾成风的年代,桓温纳妾李氏,却不敢带回家,只能偷偷养在外面。后来司马兴南知道了,提刀奔向李氏的住处,不过当她看到姿容绝美的李氏后,扔下刀说道:“我见汝亦怜,况老匹夫乎。”这也是成语“我见犹怜”的来历。 王献之淡泊仕宦,又与郗道茂情深意笃,决不愿意离婚尚公主,多次拒绝。然而郗家衰败,呈现颓势的王氏自然愿意王献之尚公主为宗族借势。王献之无力抗衡,只能破釜沉舟。他用艾草烧伤自己的双脚拒婚,称“跛足,不堪匹配公主”。他原以为公主不过是爱上他的皮相,他自毁“美玉”,公主必会厌弃。 然而司马道福决不罢手,她直言:“就是瘸了,我也嫁定了。”事到如今,还有几分是爱情的执着已不知晓,也许更多的是金枝玉叶的自尊和**的脸面。前半生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司马道福怎能输给一个落魄的世家之女?她完全不懂,强扭的婚姻是她的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君命难违,一封和离书结束了王献之和郗道茂十几年的婚姻。郗道茂的父亲郗昙早已去世,无家可归的她只能去投奔会稽的伯父郗愔。 烟雨凄迷的秋晨,王献之拖着受伤的脚,一瘸一拐为郗道茂送行。两人挥泪作别,无语凝噎。他从秦淮河畔送到城门,又送到郊外,送了一程又一程,不愿分离。明代书画家唐寅根据这段故事绘制了画作《王献之休郗道茂续娶新安公主图》(图2),画中传达了王献之夫妻郁郁悲凉的情怀。怎么会不悲凉呢?从亲密的额头相碰,到如后世人所言“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当初许诺的白首偕老,还是落了空。 司马道福终于如愿嫁给了王献之。没有任何资料记载他们的婚后生活,留下的只有王献之不断写给郗道茂的信。《奉对帖》《姊性缠绵帖》(图3)《思恋帖》,一封封不绝如缕。对郗道茂的挂怀,成了王献之灰暗的日子里的信仰和光。 在《姊性缠绵帖》中,他写道: 姊性缠绵,触事殊当不可。献之方当长愁耳。 大意是,姐姐的性格多愁善感、敏感多思,遇到事情不可这样。献之为此也很发愁。 王献之明白郗道茂的处境,在那个年代,虽为和离,也与被休的弃妇差别无二,周围一定有诸多闲言碎语、嘲讽冷眼。她又在伯父家寄人篱下,只怕婢女仆从,都不惮释放自己的恶意。七百多年后与她处境相似的唐婉,用一首《钗头凤》诉尽了被丈夫陆游休弃回家后的凄惶: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王献之在《姊性缠绵帖》中开解着郗道茂,劝她凡事不要郁结于心,终只会伤害自己。 而在另一幅《思恋帖》(图4)中,他更加狂热地表白着自己的情感: 思恋,无往不至。省告,对之悲塞!未知何日复得奉见。何以喻此心!惟愿尽珍重理。迟此信反,复知动静。 大意是:思恋无时无刻不在弥漫,反省令悲哀充塞,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怎样才能让你明白我的心。唯愿你能多保重,无论早晚,好歹回复一封信,让我知道你的近况。这封信更加没有任何含蓄,情感直白,如爆发的火山一样炽烈,他的后悔,他的爱恋,都在每个字里发烫到融化。也许郗道茂已很久没有给他回信了,他的盼复带着几许哀求。 《奉对帖》比这两封更加痛彻心扉,感怀至深。王献之用深情的笔触追忆了过往,也用缠绵的笔法诉说自己的懊悔和相思,成为流传至今的宝帖。 这些书信郗道茂应当视为珍宝,看完也不舍得丢弃,妥为收藏,否则不会在后世得以流传。那是她在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生活中,仅有的支撑和温暖。可她无法向王献之回信倾诉,一则无用,徒增情感牵绊;二则若藕断丝连惹恼了公主,后果也不堪设想。这场巨大的变故,给她造成的伤害比王献之更深,但她也更清醒。她早已明白,从离开乌衣巷的那天起,她就没有了生机,只是在熬日子。没过几年,郗道茂郁郁而终。 郗道茂的离世,令王献之的世界变成了黑色,再无快乐,只剩病痛。如今留下的《肾气丸帖》《消息帖》及《江州帖》等诸多法帖中,记载着王献之腰痛腿软、头痛、胛痛等病症。就连他流传下来的笔墨真迹《鸭头丸帖》(也有说为唐摹本),也是因为鸭头丸**水肿效果不好导致他极其苦闷而写的。 王献之的脚,在“炙脚抗婚”后留下了终身的后遗症,反复发作,行动不便。他经常在书信中提起足疾,这是他终生难以愈合的伤,也是他心头的伤痕。它如一道鸿沟,横亘在他与司马道福的婚姻中,永难逾越,提醒着他逝去的美好,逝去的表姐郗道茂。 对于司马道福而言,这样的婚姻终究不是她想要的那么温柔多情。她想要他的温柔,却不知他并不是对谁都温柔。她张牙舞爪地掠夺,早已摧毁了温柔的可能。 十年过去,光阴冲淡了爱恨情仇。太元九年(384��),王献之与司马道福有了一个女儿,得名王神爱,后来嫁给了寒暑饥饱都不能辨的白痴皇帝司马德宗,那是另一个悲剧的开始。之后史书再无司马道福的记载。史学家根据她的谥号“愍”——含义是忧患痛心——推测她死于难产。她得偿所愿,为所爱之人生了孩子,用性命圆满了这场蚀骨纠缠。只是不知道她临终时,是否觉得冰冷的婚姻值得? 司马道福去世后,王献之纳了一名叫桃叶的女子为妾室。传说她长得很像郗道茂。她的娘家在秦淮河对岸,每次回去,王献之都会送她到渡口。那个渡口被后来的文人骚客称为“桃叶渡”,至今仍是秦淮古渡。桃叶害怕水流湍急,王献之便作诗安慰: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待橹。风波了无常,没命江南渡。 目送她的船渐行渐远,他仿佛看到了当年郗道茂离去的凄凉身影。桃叶像郗道茂,但终究不是郗道茂。王献之的世界依然灰暗。 太元十一年(386年),病痛交织的王献之进入了弥留之际。按照道家的风俗,家人请来道士上表文祷告,让他忏悔自己所犯的过错。他想了许久,缓缓说出:“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在他人生的后,牵挂的只有他的爱人。带着对郗道茂的思念与内疚,他合上了双眼,年仅四十三岁。 三个人的爱情太拥挤。爱情固然美好,遗憾的是总有先来后到。一纸婚书的承诺不容亵渎,更不容巧取豪夺。当爱而不得,体面地退出,成就对方,也许是对爱情好的诠释。 [1] 尚:娶公主谓之尚。
    目录
    《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唯美中国艺术》 《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经典古文》 《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唯美情笺》 《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经典国学》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