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县的农村,记得家乡有一条小河,冬季水浅的时候,可以蹚水过河。小时候,夏天到这条小河游泳,非常凉快。碰到雨季的时候,河里有很多鱼,这些鱼会迎着田埂**下来的水,在水草里面快乐地逆流而上。这些可爱的鱼儿争先恐后,力争上游,煞是好看。这些童年的记忆,今天回想起来,仍非常深刻。后来我从武汉回去看到这条河,已经不能游泳了。因为经济发展,当地在河的上游水库附近建了一个化肥厂,化肥厂的污水污染了这条小河。再后来,也就是近些年,为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理念,抓生态保护工程,“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当地关闭了上游的化肥厂,这条小河的生态慢慢又恢复了一些,但已经找不到儿时的情景和感觉了。湖北是千湖之省,我的家乡属于江汉平原,盛产各种淡水鱼类。后来我被派到内蒙古挂职工作两年,去过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和库布齐沙漠,还去过只有金黄色的胡杨林坚守着的额济纳,也去过内蒙古东部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和森林覆盖的阿尔山和大兴安岭。我在一年四季皆绿的温暖的广州工作生活了近30年。也有幸去过美国的得州休斯敦大学做过一年半的访问学者。在美国得州,我曾经开车去过得州的奥斯汀和圣安东尼奥,还有休斯敦附近的大学城——美国得州农工大学所在地。所有这些经历中,自然生态环境给了我很大的冲击,留下很深的印象。比如,美国得州面积很大,像内蒙古的旷野,但与我国内蒙古又有很大不同。内蒙古的生态非常脆弱,地表只有很薄的一层土壤,下面近100米全是沙,如果这层土壤被破坏,就很容易沙化。美国得州的土地很肥沃,下面都是黑土地,类似我国的黑龙江北大荒。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生态系统类似,今天的商业系统,已经演变为依赖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商业生态系统。这样的商业生态系统的参与者依赖互联网或者物联网平台,互相依赖,以便更**地生存。这些参与者类似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彼此依赖,影响彼此的命运。如果生态系统是健康的,个体“物种”就会茁壮成长。如果生态系统被破坏,个体“物种”就会深受其害。今天的商业生态系统参与者,类似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个体物种,已经构成一个彼此依存的命运共同体。
这几年,因为做海尔共赢增值表研究院的研究员,我会利用寒暑假带领团队赴海尔进行实地调研,每次调研大概一个星期。到海尔的实地调研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是海尔的“物联网生态品牌战略”。海尔从*初的**战略到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全球化品牌战略、网络化战略,再到今天的物联网生态品牌战略,经历了六个战略发展阶段。海尔物联网生态品牌战略,是依托物联网平台构建的商业生态系统。“产品被场景取代,行业被生态覆盖”是海尔让我得*深的话语,也是今天基于物联网的商业生态系统的真实写照。
正是基于上述的经历和研究经验,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魏文老师邀请我组织团队来翻译《共赢——商业生态与平台战略》一书时,看到原著,我非常激动和感兴趣。因为这本书里讲的内容,与我和我的团队这几年接触和感受到的中国典型企业正在实践的精彩的中国故事十分相似。
本书由三大部分组成:第1部分是生态系统的框架,包括第1章商业网络再思考,第2章命运共同体,第3章集体行为;第2部分是生态系统战略,包括第4章运营战略,第5章网络核心型战略,第6章坐收其利型和支配主宰型战略,第7章利基型战略;第3部分是竞争的基础,包括第8章架构、平台与标准,第9章整合、创新和适应,第10章市场设计、运营和竞争,第11章商业生态管理:颠覆、进化与可持续发展。
本书是扬西蒂和莱维恩基于他们的企业咨询项目和研究总结提炼而成。既有丰富的实际案例,又有基于物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思考、理论发现和总结提炼,非常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比如,关于商业生态系统健康的三个标准——生产力、稳健性和市场缝隙的创造力,
关于新的商业生态系统的战略——网络核心型、坐收其利型与支配主宰型、利基型三大战略,关于商业生态系统共创共享共赢的基础论述等都非常具有创新性和理论意义。全书引用了非常丰富的典型案例来阐述和解说,比如凯马特和沃尔玛,微软和IBM,利丰、美林和嘉信理财,eBay和安然等。这些内容读者易读、易懂、易学,非常接地气。无论是上游供应商,还是下游客户,亦或是同行的竞争对手,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大家不仅仅是商业合作伙伴关系,还是有机的商业生态系统中的“物种”,需要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相互依存,共创新质生产力,共建商业命运共同体,共创、共享、共赢,这是未来物联网生态系统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