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三版)北京大学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教授著 现当代文学书及中文系考研重要参考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三版)北京大学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教授著 现当代文学书及中文系考研重要参考书

  • 作者: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 著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347775
  • 出版日期:2024年05月01日
  • 页数:592
  • 定价:¥9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将中国现代文学史分为三个十年,即1917年—1927年、1928年—1937年6月、1937年7月—1949年9月,是为本书的三编。通过这三个十年,展现了这一通称为“现代”段落中的“文学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对传统文学的历史性变革与改造,对外来文学资源的改造和运用,文学语言与形式方面的变革,及其在“思想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方面发挥的特殊作用。全书论述各时期文学的思潮与运动,各文体的状况及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代表了文学史研究的前沿成果。 本书获首届“王瑶学术奖”,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材和“十一五”**规划教材,也是多所高校的考研指定参考书。在高校的覆盖率及学界的引用率都居于同类书前列,发行量超160万册。 第三版基本上保留了第二版(1998年修订本)的体例框架,部分章节吸收了学界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我们自己的研究心得;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调整了内容的写法;重新做了史料核实考证,补正了上一版的疏漏。其中有些章节的改动比较多,如“文学思潮与运动”(一)(��)、“新诗”(一)(三)、“散文”(二)、“戏剧”(三)、“郭沫若”、“茅盾”、“巴金”、“沈从文”、“赵树理”等章;特别是
    目录
    初版序言 王瑶 前言 **编 **个十年(1917年—1927年) **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一 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二 外国文艺思潮涌入和新文学社团蜂起 三 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 四 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章 鲁迅(一) 一 《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二 说不尽的阿Q 三 《野草》与《朝花夕拾》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三章 小说(一) 一 “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 二 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 三 “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四章 市民通俗小说(一) 一 “鸳蝴”开启直接源头 二 对峙迫使旧派向“俗”定位 三 市民通俗小说类型的形成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五章 郭沫若 一 《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二 《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 三 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 四 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剧作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六章 新诗(一) 一 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二 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三 变革中的新诗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七章 散文(一) 一 《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二 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三 冰心、朱自清与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 四 郁达夫与创造社作家散文 五 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散文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八章 戏剧(一) 一 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 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 三 业余的、非营业性的“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的倡导 四 小剧场培育的田汉、丁西林等话剧文学的开创者及其创作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编 第二个十年(1928年—1937年6月) 第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一 19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二 革命文学论争与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文学思潮 三 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 四 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章 茅盾 一 茅盾的历史贡献 二 茅盾的小说成就 三 茅盾的理论批评与其他方面贡献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一章 老舍 一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二 《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 三 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二章 巴金 一 青春的赞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 二 《家》的杰出成就 三 深沉的悲剧艺术:巴金后期小说创作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三章 沈从文 一 “湘西文学世界”的创造者 二 乡村叙述总体及其对照的世界 三 散文艺术与“沈从文的寂寞”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四章 小说(二) 一 “左联”与左翼小说 二 京派小说与其他独立作家的小说 三 海派小说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五章 市民通俗小说(二) 一 雅俗互动的文学态势 二 张恨水等言情写实小说的俗雅融合 三 武侠想象世界的现代拓展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六章 新诗(二) 一 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 二 后期新月派的创作 三 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七章 鲁迅(二) 一 鲁迅杂文的重大意义 二 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 三 《故事新编》:鲁迅*后的创新之作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八章 散文(二) 一 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 二 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和风格多样的散文 三 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 四 报告文学与游记 附录 本章年表 第十九章 曹禺 一 从《雷雨》到《原野》 二 《北京人》与《家》 三 曹禺剧作的命运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十章 戏剧(二) 一 走向广场:无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与农民戏剧的倡导 二 职业化、营业性剧场戏剧的确立与夏衍、李健吾的创作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三编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 第二十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三) 一 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 二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三 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十二章 赵树理 一 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二 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 三 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十三章 小说(三) 一 暴露与讽喻 二 体验与追忆 三 通俗与先锋 四 现实与民间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十四章 市民通俗小说(三) 一 雅俗对立的部分消解 二 通俗小说的“现代化” 三 大众文学在现代社会生长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十五章 艾青 一 艾青的历史地位 二 独特意象与主题 三 忧郁的诗绪 四 诗的艺术与形式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十六章 新诗(三) 一 从同声歌唱到七月派诗人群的出现 二 从冯至等校园诗人群到以穆旦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 三 敌后根据地的诗歌创作:诗的民间资源的新的吸取与创造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十七章 散文(三) 一 报告文学的勃兴 二 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 三 小品散文的多样风致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十八章 戏剧(三) 一 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 二 大后方、上海“孤岛”:剧场戏剧再度兴起 三 沦陷区:职业化、商业化的剧场戏剧的繁荣 附录 本章年表 第二十九章 台湾文学 一 台湾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轮廓 二 台湾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 附录 本章年表 修订本后记 第三版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