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抄本包括稿本和抄本,前者指著作者著作的底本,是书籍的原始状态,*能准确表达著者思想;后者系稿本或刻印本的复写本。在中国古籍中,抄本是一种特殊的版本类型,也是著述保存和流传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我国图书主要靠抄本流传;印刷术发明之后,依然有不少图书靠抄本得以存世。 较之刻本,抄本有自己的特点。首先,作为作者手稿的抄本,呈现的是书籍的原始面貌,是祖本,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其次,有些书籍虽有刻本传世,但并不能反映著者原稿面貌,可能经过刻印者的删改,而根据原始稿本誊写的抄本无疑保留了更多原书面貌。第三,有些书籍从诞生之日起,一直未能付刊,只以抄本形式流传。抄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藏书家黄裳就曾提出“凡是抄本,不论新旧,皆为善本”的说法。 明代印刷术的发展已相当成熟,当时刻书地区之广、刻书机构之多,都是前代不**拟的,但当时官、私抄书活动依旧盛行。其中毛氏汲古阁作为明代后期抄书、刻书、藏书的机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各家抄本中,毛氏汲古阁抄本存世量多而抄写精良、影响*大,是明末清初名家抄本的典型代表。“毛抄本”在版本学上已成为专有名词。其抄本所选择的底本多为宋元旧刻,保存了